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幾乎不寫和熱點有關的文章,討論的人太多,見解觀點都已滿滿當當,不缺我一個。
但因為最近“向往的生活”快被白百合圈粉的我這次很想說點什么。
『1』
16號凌晨一點多,接連三天都有動靜的陳羽凡在微博上發了一個視頻,語氣很平淡的向廣大圍觀群眾們敘述了幾個事實,第一:那就是他和白百合早在2015年就已經協議離婚了。
第二:之所以不公布是為了孩子著想,不愿影響他的健康成長。
第三:他本人將無限期的退出娛樂圈。
如果真的如他所言是早已經協議離婚,那么最近瘋狂熱傳的“白百合出軌事件”也就不再成立,白白糟蹋了各界人士對新浪貢獻的流量熱度。
兩個明星的婚姻,能在離婚之后還一直在鏡頭前努力上演著伉儷情深的形象,是否真的全部是為了孩子?
有待商榷。
『2』
誰也不能否認離婚就是兩口子的事兒,可作為兩個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在前腳被爆出軌、社會輿論紛紛指責、眼看以往辛苦建立的所有人設全部倒塌的情況下,后腳就立馬甩出一句“我們早已經離婚了”。
這種行為是否能為所有人接受,暫且不談,可是他打出的是“為了孩子”這張特別戳人心的牌,這和當年許婧說是為了陳赫演藝事業才隱瞞離婚事實相比,它勝在它贏得了人心。
在中國式婚姻里,有多少雞肋婚姻或者名存實亡的家庭,都是“為了孩子”而存在,所以這個心理共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人們所能接受的。
接受歸接受,不過這種方式是否一定就是對的?
我們進入社會后常會被教導,謊言分善意和惡意,很明顯,這個視頻的重點在于告訴我們:我們離婚沒公布,就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這個善意的出發點叫:全是為了孩子。
以一種掩蓋偽裝和平的方式維持著虛假的幸福夫妻形象,說好聽些叫善意的謊言,說難聽點這就是變相欺騙,對外欺騙大眾,對內欺騙孩子。
所謂“想給孩子營造一個完整的家”,難道是等孩子長大再告訴他“爸爸媽媽已經離婚啦”,那他的心中也仍然會有被騙的感覺吧;更何況,現在是以這種娛樂方式突然曝光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孩子的傷害指數肯定更大。
每個孩子一旦出生,就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和獨立發展軌跡的社會人,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立的人格尊嚴、擁有自己的思想意志,他們并非父母的附屬品,應當受到父母的接納、尊重和平等對待。
陳白兩人的孩子今年已經九周歲了,會知道大人們之間的事。這次全民興奮的八卦,或許已經成為孩子心底的一道陰影。
『3』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文章“中國式婚姻的八大病態現象”,其中有一條就是為老人孩子苦守不幸婚姻。
我覺得應該再加一條“為了父母孩子隱瞞離婚的事實”。
為了孩子苦苦維系一段已經沒有未來的感情的父母和已經領了綠本還在孩子面前扮演嚴父慈母角色的父母一樣讓人心生厭惡。
他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父母其實早已貌合神離,那很多孩子可能會問,既然你們早都離婚了?干嘛不告訴我?可悲的是很多父母還給他們扣上了一個“我們都是為了你”的大帽子。
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想說:
你們欺騙我,還說你們一路忍辱負重全是為了我。
若真是為了我,當初你們就不該選擇離婚啊!不能瞞我一輩子,何苦瞞我一陣子。
已經離了婚的夫妻就像是一杯有了雜質的水,沉淀下來時看上去和一杯普通的水無異,可只要輕輕一晃,混濁一片。
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你的情緒配偶和情感附屬,假如兩個人真的選擇結束婚姻,請記得坐下來告訴孩子:
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但依然愛你。
中國式婚姻里的痛苦,別都由孩子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