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公眾號:冷冷的馬來西亞
不知不覺,到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已經一周了。
經歷過繁忙而瑣碎的整理房間、入學注冊、體檢、買東西,以及在International House、Ips、學院、體檢中心(Life Care)、商場幾點一線連抽轉的一周,總算有了些安定的感覺。目前萬事俱備,只差開課。也終于有時間到學校里轉轉,熟悉環境,把我第一周了解到的一丟丟事情寫下來。
17年5月,我在一本冊子上第一次看到馬來亞大學的介紹,知道它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
2018/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87位,2018/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區)排名第22位。
在網上找到關于馬來亞大學校園的照片少之又少,而且質量欠佳,都像從幾尺厚的灰塵里翻出來的老照片,讓人實在沒有辦法對它的樣貌產生好感。
所以我其實沒抱多大希望的來到了馬來亞大學。可當我看到學校第一眼,就感覺:
emm……這里竟然還挺好看。
原來,馬來亞大學不是灰色,而是彩色的。
馬來亞大學建在一大片熱帶雨林里,參天大樹和熱帶植物在校園里隨處可見。空氣清新,含氧量超高,總是給人一種馬大=度假村=氧吧的錯覺。
校園里樹多,花也多,隨便走幾步就能遇見幾棵開花的樹,緬梔子(雞蛋花)、小茉莉、紫薇,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風一吹過,花就一朵一朵啪嗒啪嗒落下來,像忽的下起一陣小雨,掉得滿地都是。
吉隆坡最近的天氣,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場陣雨。上午藍天白云,午飯后就開始陰云密布,醞釀風雨。
吉隆坡的藍天就像等公交,你出門的時候,天就勉強藍一點給你看;當你穿著睡衣打死不想出門的時候,天就變得越來越藍越來越透徹越來越好看,天氣預報說好的陣雨也莫名其妙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果不需要拍照的話,其實陰天帶著涼爽的風,倒是很適合出門辦事、逛街。
另外讓人忍不住感嘆的是學校里設施完善,也很人性化。(和國內的一些學校相比。)校內設有免費飲水處,學生可以自己用杯子接水,沒有杯子也可以直接飲用。由于天氣原因,這邊提供的都是冰水。
除了飲水點,每個學院有自動販賣機,學校自動販賣機里的飲料價格都不貴,例如Ips、經濟管理學院的自動販賣機不論品種,售價1馬幣。可選飲料大致有可樂、檸檬汽水、果汁、咖啡(稍貴一些)、立頓……
一聽可樂在吉隆坡的正常售價是1.5馬幣,我在KLCC(雙子塔)買過4馬幣一聽的,相比起來,學校的飲料還是很便宜了。只是剛買到的水略冰,不喜歡喝太冰的話可以先放一會兒再喝。
大多學院在一樓提供自習區域供學生學習、休息,有的像水吧,有的像小花園,有的是桌椅,基本都帶有電源可以給手機和電腦充電,還有風扇。在走累或者感覺室內空調溫度太低的時候,可以出來坐一坐。
很多院系帶有自己的運動場和就餐點。Ips附近的足球場是一大片真正的草地,踩上去軟乎乎的,很舒服。
(請翻轉手機,謝謝。)
在室外活動時,建議隨身攜帶驅蚊水,因為植物多,所以蚊蟲也多。這邊是熱帶地區,要過好認真驅蚊每一天。
聽說圖書館內部很豪華,坐等公共假期之后圖書館開門了進去一探究竟。
我還在學校里看見了皮劃艇,傳說中的游泳池目前沒有找到,會再接再厲的。
關于馬大的交通,學校有校車,總共5條線路(A/B/C/D/E)。校車每天會定時定點接送學生,運行范圍覆蓋INTERNATIONAL HOUSE和校區各區域、院系。
校車免費。
學校內除了校車,還有共享自行車和共享電動車(UNiRIDE),以及其他公交車。例如T815、T789。
T815經過INTERNATIONAL HOUSE, 馬大是終點站,這路車會繞著馬大主干道環校一周,沿途經過的院系和辦公樓都設有站點停靠。所以當沒有趕上校車,或者沒有校車的時候,可以選擇坐公交。票價是1馬幣/人,也可以辦一張當地的公交卡,會便宜一些。
到Mid Valley(購物商場)購物需要坐一站T789換乘T788(一站路)。
其實學校大門外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購物中心KL Gateway,阿里巴巴就在那邊的寫字樓上。在校內乘坐T789,一站后就到達KL Gateway。也可以從學校走過去。
只是吉隆坡幾乎家家出行都開車,路上很少有行人,人行道也不健全。大多時候你會發現身邊車流不斷,路上卻只有你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大多學生會選擇到Mid Valley買東西,那里的東西相比KL Gateway品種多,價格也相對實惠。Mid Valley比KL Gateway遠一站路。從Mid Valley坐T790可以直接回INTERNATIONAL HOUSE。
平時出行也可以選擇這邊的打車軟件Grab。
在Google play里下載Grab,注冊好就可以使用。Grab和滴滴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可以現金支付。
說起Grab,昨天我打車回宿舍,車費是6馬幣,因為沒有零錢,就給了司機51馬幣。然后司機退給我50馬,只收了我1馬幣(司機是馬來人)。
關于坐車奇遇,我室友也遇到過,但都是些令人感動的事。
一說起馬來西亞,中國人想到的第一個詞應該是“排華”,對這個國家也多多少少心存顧忌。但危險是不能被杜絕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我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每次去藏區,身邊的朋友會對我說,“注意藏人。”去新疆,大家會說,“注意新疆人。”大家都覺得中東、敘利亞、埃及、馬來西亞不安全,但是誰能保證成都沒有壞人呢?上半年九眼橋、高升橋發生搶車事件讓我和身邊的女性朋友每天下班后都飛快趕回家。注意安全才是第一要義。
安全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有安全意識才最重要。
到不同地方,還是應該認真感受不同文化,和當地人的善意。
來這邊之后通過自己的感受,以及和身邊的留學生交流,馬來人大多是善良的,至少馬大是這樣,吉隆坡是這樣。
記得我第一次到INTERNATIONAL HOUSE的那天是早上6點過,天還沒有亮。INTERNATIONAL HOUSE沒有開門,我拖著行李箱打算到附近轉轉。一個打掃清潔的馬來阿姨看到我連忙出來喊住我,說我一個女生在外面晃不安全,讓我到里面坐著等office上班。
很多朋友跟我說馬來西亞人辦事效率低,這個我的確遇到過,比如我的簽證照片上傳錯誤,整整一個月才改過來。但EMGS的工作人員經常會晚上十一點回郵件處理我的問題,而且很有耐心、很客氣。
上一周是注冊周,報道時間是9:00-16:50,負責辦事的老師中午都沒有午休;辦理的資料、文件在規定時間內可以拿到,不會拖拉,讓你白跑。而且有任何不懂的事情他們都會耐心回答,幫你解決,也不會嗆人。不論是學校老師,銀行工作人員,還是商場的保安或者街上的路人。
前天晚上和在英國留學的朋友聊天,她說英國整個國家的生活狀態都很隨性,辦事效率約等于一天能做一件事,換學生簽需要八周,但我從沒聽過大家說過英國如何如何。
所以一個地方究竟是什么樣子,還是需要自己去感受,而不是根據別人的評價進行判斷。
來到馬大一個星期,一切感覺還好。唯一想說的是這邊的公交真的不好等。因為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車,路上的公交車都空蕩蕩的,沒有幾個乘客,于是班次也就不像國內那樣頻繁。
也提醒在馬來西亞和即將來馬來西亞的朋友,平時出門盡量用雙肩包,單肩包都背在不靠公路的一邊。雖然是少數,但這邊的飛車黨確實存在,防范于未然才能好好保護自己。
沒車的人,天黑以后最好在家里呆著。雖然華裔司機說這邊并沒有國內說的那樣嚇人,但天黑以后哪里都不太安全。不論男女。
另外,吉隆坡的公交需要招手停,不會見站就停。下車需要按鈴,不然直接會把你拉到終點站。過馬路也是需要按鈴的,不然紅燈不會變綠燈喲。還有就是——學校很大,多大坡多彎道,還會有猴子出沒??,步行需三思。(學姐說我連學校的一半兒都還沒逛到,我可是快日行2w步了啊喂。)
更多關于馬大學習生活,以及馬來西亞、東南亞地區的旅游攻略,以后會定期更新,感興趣的盆友請關注我。??
注意安全,好好學習,用心生活,下一周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