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需同情,盡管你總看到我還是一個人過著。
我無需同情,盡管我將近30歲卻還是孑然一身。
其實我并不孤獨,并沒有你想象那么孤苦可憐,并不是內心蕩漾,饑渴難耐,我只是這樣子的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方式活著。
其實波并不孤獨,一個人吃飯,看電影,逛街,并非是強顏歡笑,我只是有些無聊,并不悲傷。
其實我也并非大女人,也有恐懼、也有痛苦,也需要肩膀,但他們并非我的必需品。
所以不要對我說,找個人陪所以才勸我戀愛結婚。我不愿反駁過多,只是我暫時需要。
有的人會為未來計劃很多很多,家庭、孩子、教育等各種問題。我暫時沒有心理去承擔一份大的責任。
我的未來其實我早就看到,不可更改,只是方式的不同在變化。
26歲生日那天,我簽署了器官捐獻志愿書。我想從那天,我就看見了人生的終點,一直奔向的地方。而我現在只是盡可能地在這段旅程中看到更多的風景,盡我所能地,去做個人。但是好難,是不是!
前段日子,我跟老媽說,以后不要帶孫子了,前半輩子花費在我們身上,很厲害了。后半輩子就沒有必要再操勞了。我帶您出去玩,看3D電影,逛街.......她說到時候(看電影)怕別人笑她鄉下人一驚一乍的,她的樣子很期待能看3D電影。
想到之前看的《降臨》里,一直在想為什么能“預知”未來,她卻沒去改變?死亡的結局是不可更改,360度未她護航,是不可能的。因為她是個有意識的人,不受任何人管制。而在你惶惶驚恐中,會錯過更多。大概真正重要的,不是肉體,而是與之相伴的過程。
嗯,說到底了,不要給我說媒了,神煩呀!
要相信,運氣好點的話,說不定天上就掉了適配器下來了,不要摔壞了就行了。
人生不就這樣: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