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注視著地上的螞蟻,并友情地拿出家里的蜂蜜來給它們吃;當孩子蹲下身,撥弄小花小草和它們說說話;當孩子停足,在傾聽鳥兒的啾啾和蟲兒的唧唧時......我的內心總會泛起柔情蜜意,舍不得驚擾他,總是停下來,靜靜地看著,因為我知道,那是他跟它們在對話,在追問小小靈魂的秘密......
一個孩子對自然界的美和在他面前所展示的現象的神秘感到激動和驚訝,能對它們有怦然心動的情懷,他會找到準確而生動的詞句去表達它們。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創造性的書面作業——寫童話和寫作文等,是在智育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孩子們編寫童話故事,這些童話故事的依據,就是他們用敏銳的智慧從大千世界中覺察到的那些微妙而多方面的依存關系。如果沒有童話,兒童的完滿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智力發展的“童話期”不單單是思想的童年期,它還是兒童用獨特的、無法以任何別的東西相比擬的眼光來看待自然界和人們的關系的時期。
蘇霍姆林斯基真不愧是著名教育家,這幾句話,勾起我長長的回憶。我們成長之路和他的教育理念是如此吻合。
在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故事.....
那是2014年4月23日,也就是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孩子做了個夢,那年他才只有一年級。
當時在朋友圈,我是這樣記錄的,早上一覺醒來孩子喊道,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很美的故事。然后他就奶聲奶氣地跟我說了一個很完整的童話故事,當時他是跟我這樣說的,“你一定要記下我這個偉大的夢。”那天早上因為時間的關系,我說傍晚放學的時候媽媽給你記錄下來。那天傍晚回家,我沒有急著燒飯,而是先記他的這個故事。故事的大概內容:那是一個小姑娘叫小艾莎在墻上畫了一只貓。剛畫完貓的三條腿,警察叔叔來了。所以這只貓只有三條腿。接下來在這只瘸腿貓身上發生了很好玩的故事......
沒想到我懷有一顆童心在對待他做的一個夢,僅僅只是做了一個夢,我卻認真把它記下來,鼓勵他畫出來,而有了后來的很多很多故事......至今他寫有十六集的“瘸腿貓”童話故事,圖文并茂,很是精彩。我們從那以后,我們每年給“瘸腿貓”過生日......這些童話故事,以及陪伴過程中的成長故事,育兒故事,全部編進我們自己建立的“瘸腿貓”博客和“瘸腿貓”微信公眾號上了。
2017年的夏天,西藏之行,回來后他寫了十多篇作文,包括三篇詩歌。之前我還在糾結要不要給他報班培訓作文,但沒想到之后,這十多篇的作文,其中三篇讓他獲得了第十五屆“西湖杯”全國青少年文學大賽小學組“小作家獎”.....那一篇篇從孩子的童真純凈的視覺去感受到的世界,那是對周圍世界漠不關心的兒童是永遠找不到這樣的詞句,感覺不到的美妙。
蘇霍姆林斯基說:才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由我們教育者發掘出來的。這就要求我們運用自己的教育技巧,明智地去塑造人的心靈,正像雕刻家使用刻刀去雕刻一塊大理石那樣。如果沒有雕刻家的智慧和創造,大理石仍不過是一塊不成器的石頭而已。
一個孩子如果有了創造性的能力,但如果一個大人缺乏童心,無視孩子眼中的美好感受的話。我想那天早上,我如換了另外一種態度,“什么夢,不就是一個夢,有什么好講,快讀書,好好讀書,成績才是最重要......”我想結果都不是今天這樣的,也就沒有我今天一篇又一篇地寫著感悟至深的閱讀書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