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財務報表,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和數據,我們每個字都認識,但由每個字組成的詞可能都不太好理解。
面對這樣頭大的局面,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認識甚至讀懂財報呢?如何通過讀財報去了解一家公司呢?如何以老板的視角去分析財報指導公司的業務規劃呢?又甚至是如何通過讀懂財報去做價值投資呢?
問題很多,答案要有耐心的慢慢尋找。
今天小蔥就帶大家以一種有趣的方式,結合我們生活中的例子,來了解一下財務報表長什么樣子以及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家公司,那應該以何種方法來更快更有效的認識它。
一、財報的分類及作用
在了解財報長什么樣子之前,我們要對財報的類別和作用有個大致的了解,就好像一個男孩在認識一個女孩子之前,都要先看看她的大致樣貌、身高、胖瘦等幾個特征,如果覺得滿意了再找機會做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分為三類: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小蔥嘗試來用一種通俗的語言,帶大家分別了解一下這三個財報。
上面兩張圖是著名數字力講師MJ老師的獨創,目前已申請專利,不過小蔥可以效仿“拿來主義”,借鑒一下老師的方法和精髓。
具體來講,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間(a certain period)利潤實現(或發生虧損)的財務報表。通俗來講就是,到年底了,公司老板看看,今年我們大家辛苦了這么久,到底賺錢了沒有呀?此時看利潤表就能一目了然了。
那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又是什么呢?維基百科是這么解釋的,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的狀況)的會計報表。也就是說,公司老板到年底盤點一下,今年公司的錢都花在什么地方了?買了哪些資產?錢又是從哪兒來的?以及我們還欠別人多少錢呀?這些都可以從資產負債表里一探究竟。
除此之外,財務報表中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報表,就是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了。我們還是先看下官方定義,是指反應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看著官方定義這么拗口,大家不要著急,小蔥來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下什么是現金流量表,也就是說,公司老板關起門來算一算,我們辛辛苦苦賺的錢是不是都能穩穩的變成現金,收入囊中啊?此時看下現金流量表就一清二楚了。
我們來總結一下第一部分,此時大家一定已經明了,利潤表的作用是“賺錢”,資產負債表左邊框框的作用是“花錢”而右邊框框的作用則是“找錢”,最后現金流量表的作用是“算錢”。
二、生活經驗暗喻財報知識
很多小伙伴學習財報知識時,可能遇到最大的瓶頸就是財報中的專業術語,讓我們苦惱不堪,其實我們也可以嘗試用生活中的小經驗來暗喻財報知識。
我們不妨把財報當成公司交的一份體檢單,無需完全了解和背誦類似“血紅蛋白”、“單核細胞百分比”這樣的醫學術語,我們只要看最終的體檢結果是否超出正常范圍,就能在短時間內對這家公司的身體狀況有個大致的了解。
下面我們就嘗試用生活中的經驗來具體理解三張財務報表。
(1)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
利潤表告訴我們的是一家公司在一段時間內,是賺錢還是虧錢的狀態。簡單來講是收入-支出=結余。在這里,“一段時間”可以指一個月、一個季度、半年或者一年,對應財報就是月報、季報、中報和年報。
同時,利潤表就像一個漏斗,由于收入來源不同,有營業收入、其他收入、利息收入等,我們的支出也分為很多項,營業費用、成本、利息支出、所得稅等。因此,公司收進來10個億,最后減去各項支出,可能只剩2個億了。
對應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中去就是,對于上班族來說,假如我們每個月的工資為一萬,那我們日常的開銷,如衣食住行、教育孩子、娛樂開銷等等都是屬于生活費用的范疇。又比如,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社交的屬性,時不時的來一些“紅包”、“白包”的炸彈。再或比如,我們每月的車貸、房貸的利息支出、生病需要看病的費用,以及上交政府的所得稅等等。最后到手可能也寥寥無幾。
在理解了我們每月的收支情況后,再去嘗試理解公司的利潤表,是不是就簡單太多啦,我們來看下圖,之間可能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呢。
所以,對應下來,所謂的個人工資就是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樣我們生活中的一些費用,對應的就是公司的營業費用(官方稱為推銷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等)。我們暫且忽略這些專業名稱。再有就是“其他收入/支出、利息收入/支出、所得稅”等等。對應個人科目的理解,這些項目加減到最后才算是公司的凈利潤。
在此小蔥帶給大家一個思考題,如果想增加個人的“凈利潤”,我們應該從哪幾方面來著手呢?答案肯定是“開源節流”咯,“開源”可能是提高工資,或者是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節流可能是降低我們生活的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這里先提醒一下,利潤表只是預估的概念,我們僅供參考。
(2)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我們來看下一張圖。
我們辛苦幾年賣命,終于也有了些積蓄,個人利潤表開始有錢了。賺來的錢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左邊體現,另一部分在右邊體現。具體來說,放到左邊一欄的錢具體包括:留一部分現金、可能朋友有借錢的需求、買輛代步工具、投資點股票以及買房或提升自己的能力報學習班等等。
而放到右邊一欄的錢具體包括:還掉欠別人的錢、還放貸車貸等等。
那具體到公司層面,其實資產負債表和個人的表基本一致,公司層面在右側多了一欄“股東權益”,如下圖。
要注意的是,資產負債表有三個特點。
其一,該表是特定某一天的余額的概念,比如207年12月31日,在這一天所體現的定量。
其二,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有利潤后,錢都會兵分兩路。放入左邊是處理資產,放入右邊則是處理負債與股東權益。
其三,資產負債表是一個平衡的報表。最大的特點是“左邊=右邊”,即“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3)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以個人生活經驗來說,如果賺的少,但開銷也小,則不礙大事。但如果手上沒有現金可以開銷了,恐怕很快就處于走投無路的境地了。
對于公司也是一樣的道理,哪怕公司并沒有獲得利潤,處于虧損狀態照樣可以經營很久,但如果有一天沒有現金流了,資金鏈斷裂了,可能公司就會面臨破產、無法生存的局面。
而現金流量表,就相當于一家公司的心臟,也是三張報表中最為關鍵的一張。就如同一個美女,五官特別精致、三圍也很完美,但心臟卻停止跳動,確實是一件很讓人遺憾的事情。
所以,股神巴菲特尊崇“現金為王”的概念,是有其道理的,因為現金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條件。
三、財務報表的閱讀順序
我們不但從大面上了解每個報表的大致含義,財務報表的閱讀順序也至關重要。我們“不讀財報就出局”的優秀助教阿華將五大數字力及其指標整理成了思維導圖。
圖中共有五項財務比率,這也是MJ老師的“五大關鍵數字力”。
這五大關鍵數字力分別是現金流量、經營能力、獲利能力、財務結構以及償債能力。
無論是在那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財報都可以通過這五個維度來深度解讀。
我們不妨把財報當成一種語言來去理解,翻譯成我們生活中的語言就很方便理解。
“現金流量”意味著“比氣長,越長越好”,也就是說現金流的持續能力越高越好。
“經營能力”指的是“翻桌率,越高越好”,也就是說周轉率越高越好。
“盈利能力”可以說明“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盈利能力越高越好。
“財務結構”想告訴我們的是“那根棒子”的位置在哪兒?同樣,也是越高越好,也就是說負債越低,棒子越高。
“償債能力”代表著“你欠我的錢能換嗎?”當然也是越高越好了。
當然,市場變幻莫測,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這五個模塊的重要性也是各不相同。
我們通過以上三個角度的講解,大家是否對財報有了大致的認識呢?在以后的文章里,小蔥會繼續帶大家了解財報,我們一起學習,邁入財報的世界,開啟不一樣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