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伯庸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李善德
初讀《長安的荔枝》,這個名字實在是平平無奇,沒有引人一閱的強烈想法。后來推薦的人多了,就去了解了一下,原來是一本寫歷史故事的書,內容詼諧生動,把沉重的歷史用一種生活化的輕松方式描寫出來,這樣倒是不常見,我以前很少看歷史故事就是太寫實了,歷史太沉重,不論是朝代更迭還是民生疾苦,階級桎梏統統都很壓抑,但是這個故事好像寫得不太一樣,于是我在拼多多購入了一本價值9元的印刷書,一看就停不下來。
這是一本古代版生活小說兼古裝版職場小說,是一個職場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主人公李善德是一個苦哈哈的打工人,是一個歷史洪流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人,是官場上的小透明,也是小家庭里的頂梁柱。平生心愿就是在奮斗了大半輩子,40歲的時候能夠在長安這座一線城市買個小房子,一家人可以不用一直租賃房屋生活。
但是房價居高不下,買房欠下貸款,上班被中層領導和同事們聯合設計,被送上了嶺南的旅途,去完成那個顯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皇帝送去新鮮的荔枝。絕望之下,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命喪黃泉之前與妻子離婚,讓妻子、孩子規避債務,而杜甫給他講的一個老兵的勵志故事,才讓他有了一些下定決心向前走的勇氣。
小說圍繞著復雜的唐代職官結構和行政運作機制展開,各種利益的博弈、管理層內部的矛盾、職場的情商、不得已的違規,甚至還有不斷修改需求的“甲方”。真的會讓讀者有一種深切的代入感,仿佛看到了職場中卑微求存的自己??吹健傲鞒淌侨跽卟乓裱囊幘亍薄斑B做噩夢都在工作”誰不苦笑。
但是與此同時,還有一種貫穿全書的堅韌不屈的精神能讓人沖破這一切阻滯,那就是豁出命去守護我們所珍視的東西,它帶來闖勁,也讓我們不至于最終活成自己所討厭的樣子。李善德就是一個小樣渺小又強大的存在,他憑借著這種精神,對得起職責,對得起家人,更對得起自己。
促使李善德下定決心向前走的是杜甫講的一個老兵的故事,真實鮮活的殘酷,又充滿了與命運對抗得無與倫比的勇敢力量,我想每個人聽后都會有所感觸。
“老兵講,他年輕時被迫離開家鄉,遠赴西域戍邊。那是他第一次遠別親人,也是第一次上戰場,何時會死也不知道。而軍法極嚴,連逃都逃不掉。他一個年輕孩子,日夜惶恐驚懼,簡直絕望到了極點。有一天,他在戰場上被一個兇狠的敵人壓住,眼看要被殺,他發起狠來,用牙齒咬掉了對方的臉頰肉,這才僥幸反殺。老兵突然明白了,既是身臨絕境,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說不定還能博出一點微茫希望。從那以后,他拼命地練習刀術,練習騎術,每天從高山一路沖下,俯身去拔取軍旗。憑著這一口不退之氣,他百戰幸存,終于從西域安然回到長安城里。”
李善德一個人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難,行至嶺南,在處處碰壁絕望尋死之際,想到自己需得做個飽死鬼,在吃飯的時候結識了一位改變他命運的胡商,兩人最初以利益相連,到后面引為知己再到后面因誤會相別,這一段經歷著實引人觸動。朋友、家人、前途,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怎么做才是對的呢?李善德經歷了種種幸運與不幸,最后選擇了無愧于心,放下一切,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簡單的生活。
李善德待家人以至誠,其妻待他亦如是。他夫人同樣善良豁達,支持他的一切選擇,義無反顧地跟他走?!八@個人哪,笨拙、膽小、窩囊,可一定會豁出命去守護他所珍視的東西?!彼姆蛉颂岬剿麜r,是一種滿滿的信任與親昵?!笆四炅耍陂L安為了生計奔走,其實并不開心。如果離開能讓他念頭通達,那便做好了。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長安。”
這不僅僅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職場求生存的故事,還是一個描寫平凡簡單幸福的生活的故事。可以學到職場情商——做官之道,其實就是三句話:和光同塵、雨露均沾,花花轎子眾人抬。一個人吃獨食,是吃不長久的。也能學到——天下送客最好的手段,莫過于“借錢”二字。還能學到生活之道—大使莫氣惱,本地有句俗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此乃養生之道啊。
當然,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不同的人生閱歷,讀此書時亦會有不同的感觸。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作者的筆觸下,勤勞、善良、正直又復雜的主人公再也不是歷史洪流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是歷經艱難,依然堅守初心,勇毅前行的強大的鮮活的人,是大家生活中最難得的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