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沒有嚴(yán)浩導(dǎo)演,就沒有三毛寫劇本。沒有張愛玲,也就沒有《滾滾紅塵》。
這部電影有太多東西可以說了,一上映就在金馬獎獲了八項大獎,是林青霞唯一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電影,但是直到現(xiàn)在誰也不會再提,連她自己都不提。因為電影的男主角是秦漢。就是那個林青霞愛了一輩子,不惜成為第三者的最愛,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正是兩個人一生中最浪漫熱戀的時候。
故事中的女主角沈韶華是愛而不得的第三者,扮演她的林青霞也是愛而不得的第三者,寫故事的三毛也是一輩子愛而不得最終自我了斷,而故事的原型——張愛玲與胡蘭成,也是愛而不得的第三者。
她們都是多情多才,敏感天真的,也都把青春里所有風(fēng)華與浪漫,熱情與溫柔,冷漠與狂暴,以及對愛情毫無理由的相信,全都燃燒給了一個一輩子都不能講名字的人。
面對愛情,她們近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須飽受折磨,飽受肉體與靈魂的燃燒之苦。
《維摩詰經(jīng)》上說,是身如焰,從渴愛生。也許我們的肉身就像火焰,一切都從渴望愛而生。
1
我從來都不愿意寫跟愛情有關(guān)的文章,也不愿意聽并無多大真情實意的甜言蜜語和承諾,也時常在眼淚面前心里漠然,小情小愛略顯矯情,無病呻吟實在無聊。生活里的愛情承諾,實在言比人輕。這不是說我不相信愛情,在我心里,真正的愛情圣潔如信仰,我相信我憧憬我羨慕我嫉妒,但是眼睛里耳朵里的愛情,卑鄙齷齪下流忘恩負(fù)義落井下石,各懷鬼胎全部都是聊齋志異,算了,五欲橫流的世界人性大抵如此。不寫,實在是不愿意骯臟的故事玷污了本該美好的東西。
所以跟愛情有關(guān)的小說,我只看過三毛、張愛玲、安妮寶貝。我要看的可能原本也不是愛情,而是那些為了愛燃燒自己的人,既然我始終無法親眼看見愛情的神圣面,那我寧可站在愛情的陰影里,用一雙慈悲眼看盡悲慘。有人說,這叫悲觀,我不以為然。
慈悲,不是用眼睛盯著所有美好的事物。慈悲,是始終注視著這世間每一個殘酷。用生命尋找美好,又在美好中感到恐慌。
2
《滾滾紅塵》整個小說,是三毛以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劇本形式來寫的,故事的原型就是大作家張愛玲與漢奸胡蘭成3年的愛情,每一個情節(jié)都有極強的鏡頭切換感,除了下面要說的故事本身,學(xué)習(xí)寫劇本也是一個很好的教科書。
從故事的一開始時代背景怎么設(shè)立,時代背景又與人物之間的時間聯(lián)系,每一個人物的年齡、性格、情感、理想的設(shè)定,彷佛后面的要上演的故事不是作家寫的,而是每一個具體時間里具體的人各自性格決定的命運。
每一個篇章的劇本前,三毛都放了一首蘇東坡的詩,可見她對蘇軾的鐘愛。寫這個劇本的時候,三毛已經(jīng)46歲了,這時候離荷西的去世已經(jīng)有快十年了,這十年是三毛高產(chǎn)的十年,也許經(jīng)歷那么多愛的流浪而未有果,就與漂泊流浪的蘇軾之間有了英雄惜英雄的感覺。1991年三毛自殺時,張愛玲還在美國孤居,時間上有交集的兩個女人,就這樣用另一種方式互相透露心聲。
3
張愛玲的真實故事是要比《滾滾紅塵》還要殘酷的,大概三毛在寫的時候,對張愛玲惺惺相惜之外,有一種自憐憐她的憐憫,還有一種打抱不平的豪情,更有一種將心比心的理解。
胡蘭成,比張愛玲大14歲,一個是當(dāng)時上海最負(fù)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跟《滾滾紅塵》里的情節(jié)幾乎一樣,在抗日勝利前夕,胡蘭成是汪偽政府宣傳部的文化部長,為日本人做事,本身也確有文采,但也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徹底的漢奸。1943年,胡蘭成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封鎖》,瞬間就覺的被擊中了,托人打聽原來是一個只有23歲的女孩寫的,于是仰慕的不得了。
出名要趁早,是張愛玲的名言。她也的確這樣,她的文筆還未成熟就已見蒼老,但也有著跟所有天才一樣的敏感、孤僻、情緒化。三毛也是,故事里的沈韶華亦復(fù)如是。所以在沈韶華的人物設(shè)定描述中,你幾乎會分不清,到底是在說張愛玲,還是在說三毛,還是在說沈韶華,或者是在說自己。
“韶華一生的追尋,不過兩件事情:一、情感的歸依,二、自我生命的展現(xiàn)。韶華是燃燒靈魂的代表”
所以無論是故事里的韶華,還是原型張愛玲,都是沒有什么政治觀念的,只是把胡蘭成當(dāng)作一個懂她的男人,而不是汪偽政府的漢奸;對于胡蘭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她似乎也并不想到天長地久的事。她在一封信中對胡蘭成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里來來去去亦可以。”
胡蘭成有3個老婆,第一個病死了,第2個給他生了4個孩子,第3個是個舞女。一見到張愛玲,就迷得五迷三道的,回去就跟第2個離了婚,與舞女?dāng)嘟^了聯(lián)系。
張愛玲曾給胡蘭成送過一張自己的照片,照片的背后附了字,說自己見了他,只覺得自己很低很低,都低到了塵埃里,但是她心里是歡喜的,仿佛在塵埃里開放出來的花朵。
4
兩個人在張愛玲的摯友炎櫻的見證下,交換生辰八字就結(jié)了婚。炎櫻就是《滾滾紅塵》中月鳳的原型,交換八字也在故事里有演繹。結(jié)婚兩個月后,胡就去了武漢,那會正在打武漢會戰(zhàn),一個漢奸逃亡到那,張愛玲擔(dān)心的不得了,反復(fù)叮囑,還教他改名換姓掩護(hù)身份。
她教他要么叫張招,要么叫張牽,這樣無論在哪里,都能記得她在招喚他,牽掛他。
但胡蘭成畢竟是個毫無責(zé)任感的人,就跟故事里的主人公章能才一樣,對每一個女人都是真愛。來武漢不久,他便與漢陽醫(yī)院一個17歲的護(hù)士周訓(xùn)德如膠似漆。他不向小周隱瞞張愛玲,還娶了小周,說服她做了自己的妾,而張愛玲對此一無所知。她給他寫信,訴說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還是那樣投入地愛他。
1945年3月,胡蘭成從武漢回到上海,在張愛玲處住了一個多月,才將小周的事情告訴了張愛玲。她是震動的,因為她把自己對胡蘭成的愛看的是那樣堅貞不可動搖的,但又怎么會冒出來一個小周?但她仍是愛他的。于是她只有默默承受。兩個人在一起,胡蘭成倒是再也不提小周了,也許生性涼薄的人,就是這樣一個只看見眼前的人。
5月,胡蘭成又回到了武漢。一見到小周,就有回家的感覺,又把張愛玲給忘了。時局大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蘭成末日也來了,重慶方面定會懲辦他這樣的漢奸。于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張嘉儀,稱自己是張愛玲祖父張佩綸的后人——果是姓張,只是不叫張牽或是張招,住在高中同窗的家里。
沒幾天就與同窗家中一個寡婦庶母同居在一起,出行對鄰都已夫妻相稱。這段在《滾滾紅塵》中有很氣人的情節(jié)描述。此時的張愛玲,就像故事里的韶華一樣,背著漢奸女人的名頭,常常遭人羞辱欺凌,家里的東西被搶的搶,砸的砸,家徒四壁,也不會令她難過,只有思念才讓她難過。于是砸鍋賣鐵想盡一切辦法寄錢給自己的愛人,沒想到養(yǎng)活的卻是愛人與他的情人。
終于得著機會,孤身一人去溫州尋覓自己的愛人,在院門口一張望就都明白了,這兩人舉手投足親密的像夫妻,自己倒像個“外人”。故事里有個情節(jié),章能才叫寡婦“小傻瓜”,讓韶華忍無可忍,自己經(jīng)歷那么多生活的窮困潦倒來到這里,是為了來愛他,而他卻把摟她在懷里時的體己話,說與另一個女人聽,還拿兩人做比較。
離開溫州的時候,胡蘭成要送她,天下著雨,真是天公應(yīng)離情。這場雨,也沖刷了他們曾經(jīng)的“傾城之戀”。張愛玲已經(jīng)知道,她這一生最美的愛情,已經(jīng)走到了辛酸的盡頭,再有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臨行前,張愛玲對胡蘭成說了寥寥幾句傷心話:“倘使我不得不離開你,不會去尋短見,也不會愛別人,我將只是自我萎謝了。”故事里的沈韶華則說的是:“我沈韶華用不著你來打傘”。這大概是三毛對于張愛玲那種卑微離開的憤憤不平吧。
張愛玲愛的卑微,三毛愛的深刻,林青霞愛的義無反顧。張愛玲一人獨居美國游離在愛之外,用孤獨完成對生命的抗?fàn)帲蝗簧骼怂奶帉ひ挘谑チ宋ㄒ荒茏屗捕ǖ暮晌骱螅米詺⑼瓿蓪ι陋毜牡挚埂?b>或許這空蕩蕩的人間,就是無論你靜守,還是動蕩,終是孤獨的。
回來后的張愛玲,還資助了很長一段時間胡蘭成與寡婦的生活,生怕他在流亡中受苦。1947年6月10日,胡蘭成受到了張愛玲寄給他的最后一封信。他內(nèi)心知道這是為什么。愛玲寫道:“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jīng)不喜歡我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jīng)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
5
她愛胡蘭成,不然不會寫了一輩子他。
寫他寫得事無巨細(xì),把他們每一次相處的點點滴滴溫情瞬間,全都拆碎了,一點一點拿出來放在很多個故事里去回憶。《小團(tuán)圓》里,她寫他喜歡抽煙,每次到她家里做客走以后,她都會把煙頭留著,放進(jìn)信封。《異鄉(xiāng)記》里寫自己去溫州找他。為他消瘦,為他被人罵漢奸,但又從不愿他知道。
但她也恨他。
所以把對愛情的怨念也一個一個放在故事里,撕碎自己的似的寫。很多書里都有一個男主人公,他自私但迷人,薄情但溫情。她說他“完全不在乎我的死活,只保留他所擁有的”。他把每一句對她說過的話,都對其他女人說了一遍。
放手,是境界最高的釋然,尤其在不舍時,那便是一種智慧,一種胸襟。只是這智慧被常人理解皆之為冷漠,這胸襟也淪為了絕情。
胡蘭成的自傳《今生今世》里,字里行間竟還是洋洋得意,每一個都是真愛,每一個都拿得起放得下,他的“失控”,實在因為他潛意識里就想在張愛玲身上追尋一個才有所用,情有所托的心靈境界,但又沒求與她在生活秩序上的同步。所以他放不下她的才氣,但也會被能給他“洗衣做飯”的煙火女人打動。
他從來不提愛她,只是占有擁有剝奪她的每一個當(dāng)下,又吝惜給她未來,在每一個自保的時刻棄她而去。她的眼睛里只看到他,而他的眼睛里裝的都是別的女人,然后拍著胸口跟你說:“在這里,她跟你不能比”。
三年的婚姻,一輩子的難受。諷刺的是胡蘭成后來逃亡到日本,與一個上海青幫大流氓吳四寶的老婆佘愛珍在一起,與她白頭偕了老。
舉世皆言男人長情而亂情,女人專情而絕情。可有些人愛你,就像落在桌上的一滴清水,風(fēng)一吹就蒸發(fā)了,布一擦一切都了無痕跡。而有些人的愛,卻是一滴葷油,風(fēng)吹不走,布擦不掉,落下就印一層斑白。
許多愛都不能善終。就像韶華愛能才,張愛玲愛胡蘭成,三毛愛過自己的老師和學(xué)長,林青霞愛秦漢一樣,非對等之愛,亦非相溶之愛,來得漫長又突然,來得幸福又孤單。韶華、三毛、張愛玲,都可以失掉一切去換對方的愛戀,可他們都不能。
這種絕對的愛戀,總是夾著一股天生帶來的憂郁與孤獨,無法讓被愛的人輕松,而自己也像荒原里的野草,會隨著任何一股風(fēng),就無意識的抖動。這抖動里,究竟藏了多少愁怨,別人根本沒法懂。
6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63年前,一位17歲的教會中學(xué)的女學(xué)生寫下了這句話,沒有人意識到,這是一段傳奇的序幕。63年后的今天,無數(shù)的人為她的文字折服,為她洞悉的離恨愛動容。
有人說張愛玲拜金,聽信她在有些文章里的自嘲,頭腦簡單的就覺得人家當(dāng)真是愛錢。在這一點上,我與三毛看法一致,而三毛的看法就都藏在了《滾滾紅塵》中對韶華的人物設(shè)定介紹上。
無論張愛玲,還是沈韶華,都是出身貴族大家庭,外曾祖父是李鴻章,張佩綸飾她的祖父。一直被人視為“一個在糖果中長大”的小姐。事實上她對金錢的不關(guān)心,并不是她如此不缺,而是天性里自帶的“癡”,將生命的注意力,全放在“情感與自我”的糾纏追尋中。
她后來對錢的專注,不如說是迫于無奈,家族的沒落和胡蘭成漢奸女人的身份,讓她嘗盡了生活的艱辛,她不愛,可她迫于無奈,她懂錢的好處,也想用錢維護(hù)自己不多的尊嚴(yán)。那是一種很復(fù)雜的心態(tài),不是愛錢,不如說是領(lǐng)教了錢的力量,不得不俯首稱臣。
所以在《紅玫瑰,白玫瑰》等很多作品中,每當(dāng)提起錢,都帶著一股討好的自嘲。
心愛之人的涼薄與周邊人的勢力,從繁華瞬間掉進(jìn)窮迫的淤泥溝,不愛錢,但也明白了它的重要和能耐。在《滾滾紅塵》中那個沒人拜訪時鋪桌子的印花白桌布,來人時就變成了舊旗袍外的白披肩,那個隨手打賞送信人的金戒指,大抵就是三毛對這事的看法了。
在那個封建士大夫家族沒落的時代,幼年的張愛玲印象最深的是繁華的無可挽回:
“覺得一切的繁華都已經(jīng)成了過去,我沒有份了,躺在床上哭了又哭,不肯起來,最后被拉了,坐在小藤椅上,人家替我穿上新鞋的時候還是哭——即使穿上新鞋也趕不上了。”
隨手打賞的闊綽,既是千金小姐遺留的陋習(xí),也是對錢的毫無概念。看過白先勇的《臺北人》,你就會明白,為什么窮成那樣還要用披印花桌布當(dāng)披肩了。民國時期,有很多如張愛玲一般的家族,一夜之間從繁華之頂沒落,從平靜的生活陷入局勢的動亂,那個努力維持的“小資”情調(diào),不過是她們拼命要保住的自尊,這自尊是生活的白桌布,也是自尊的白披肩。
7
故事里沈韶華的父母,也基本以張愛玲的父母為原型,母親的新派與父親的守舊成了天生的敵人。母親在張愛玲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跑到法國去讀書。父親將恨意轉(zhuǎn)嫁到張愛玲身上,沒多久又娶了繼母,繼母常用小事在父親面前誣陷她,父親總是不聽不管直接先打她。
她渴望穿遍世間顏色,卻只能穿繼母舊棉袍,“穿不完得穿著,就像渾身都長了凍瘡,冬天都過去了,還留著凍瘡的疤”。一次,為了一點小事誣陷張愛玲,遭到父親的毒打后被囚禁在一間空房子里半年,她看到了“板樓上的藍(lán)色的月光,那靜靜的殺機。”甚至得了痢疾,父親也不管醫(yī)治。《滾滾紅塵》中則用自殺替代了這一細(xì)節(jié),來體現(xiàn)父親的無情,也是三毛的絕對,倘若是她,她一定無法忍耐,就此了結(jié)。
塵世有多么繁華熱鬧,張愛玲隨手輕輕一揭,卻讓我們看見繁華似錦的幕布后哀涼的人生荒漠。一般蒼涼,灰暗陰郁,而她的蒼涼卻是五光十色的,溫暖的,舒適的,讓你一步一步沉下去,一寸一寸的撕裂。
盡管張愛玲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情感不是千瘡百孔的”,但她還是執(zhí)著地追求著一份完整的感情,她知道“我將只是萎謝了!” ,三毛看得出,從溫州回來的張愛玲,應(yīng)該就像故事里的韶華一樣,心 被 狗 吃 了,在沒有心的了。
在《滾滾紅塵》中,沈韶華將逃亡臺灣的唯一一張船票,從跑單幫做代購一心愛她的余老板那里騙來,給了章能才,把活著的機會還是讓給了他。章能才沒能跳下船,余老板卻義無反顧的跳下了船,陪在了韶華身邊。她怨了這個救命恩人一輩子,卻也跟住了他。最終因為曾經(jīng)發(fā)表的文章和敏感的身份,死于文化大革命。
真實中的張愛玲,因為抗戰(zhàn)的勝利也使她的處境尷尬起來,她曾在有日偽背景的雜志上發(fā)表過不少文章,她還是大漢奸胡蘭成的妻子。她本來是一個遠(yuǎn)離政治的人,但在當(dāng)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中,張愛玲只有很識時務(wù)的保持沉默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張愛玲成為上海市的文藝代表,但她對自己能代表什么人感到茫然,面對越來越濃重的政治氣氛,她感到從未有過的陌生和恐懼,她決定逃離。
輾轉(zhuǎn)到了美國結(jié)了婚,和一個比她大30歲的美國過氣的劇作家,他還是一個共產(chǎn)主義的信奉者。在漢奸悖時的當(dāng)口,張愛玲嫁給一個地地道道的漢奸;在資本主義的國度,她嫁給了一個共產(chǎn)信徒,面對命運的撥弄,她的感情背后滿是捉弄。
11年后,癱瘓的丈夫去世了,張愛玲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她拒絕給所有的熟人回信、拒絕電話、拒絕見客,沒有她所追求的愛,沒有她曾過眼的繁華,她只是靜靜地孤獨活著。1995年9月8日中秋節(jié),張愛玲一個人在紐約的公寓孤獨地離去。
8
我們女人啊,不把心掏出來,就不能活啊。月鳳把心給了小勇,陪著他革命在學(xué)生運動中被機關(guān)槍掃成了篩子。年幼的玉蘭,被買她的老爺強暴懷孕,又被太太踢碎了肚子,她把心全給了春望,可春望死在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nèi)戰(zhàn)上。韶華把心和身全給了章能才,可他糾結(jié)的懦弱,矛盾涼薄的情感,毀了她一輩子的愛情信念。都說亂世莫道兒女情,其實亂世情更深。
起初不經(jīng)意的你,和少年不經(jīng)事的我。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全是流傳的因果。來易來,去難去,數(shù)十載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
滾滾紅塵,都交給時間來仲裁,紅塵滾滾,全靠業(yè)障因果來評斷吧。
/焦尾推薦書籍/
《滾滾紅塵》-三毛,是三毛所著的第一個中文劇本,也是三毛的遺作。講述了抗戰(zhàn)時期女作家沈韶華和為日本人辦事的章能才之間的愛情糾葛。劇本采用劇中劇的形式。1990年,導(dǎo)演嚴(yán)浩改編成電影,由林青霞,秦漢,張曼玉主演
簡書作者:吳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