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L下個月要結婚了。驚詫之余,去翻了微信通訊錄,她的頭像不知道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對依偎的戀人。
我們的交流僅限于節日她群發祝福給我,我的回復是節日快樂加表情的標配,字數從來不超過兩行。
年初和L重又聚首,她摟著我的肩膀,無限感慨,“我們兩個以前關系多好啊”。她在做美妝行業,看著我畫的眉毛鉆研許久,說哪種眉型更適合我?!暗饶憬Y婚我可以給你盤頭發?!蔽叶Y節性地說還早,當作拒絕。
我沒想到她會專程跑到我家來敘舊,因為兩家的矛盾彼此一直保持著社交禮儀般的往來。兩次飯局都遇見她,但沒說上話。匆匆離去倒不是故意躲著她,也不至于,其間有不打招呼尷尬打了招呼更尷尬的人,索性一起冷落,另外也確是有急事雖不至于著急到撂下碗筷就走,但想到結束后還要告別寒暄一番,吃到五分飽就打了招呼離席了。到家之后找零食這又是后話了。
她說著過去的事情,我媽媽在一旁插嘴,“你以前老是欺負她,她的新裙子你都要搶著穿。”“我哪里有欺負她?”她一臉無辜,而我很不道德地在心里冷笑。話匣子慢慢打開,像久別重逢的老友那樣,也許是被那句“我們以前”觸動了心腸。
第二天她開車到我家樓下接我。第一次見她系著圍裙熟稔地切菜配調料,她以前……是只負責吃的那個。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她說自己的新工作以及以后的計劃。
“怎么決定留在老家工作了?是不是婚事定下來了?”我笑著打趣。沒想到她誠實地點了頭,“那個人你應該認識,是你小學同學?!睂λ杏行┯∠螅郧俺37艑W后一起結伴回家,為人正直老實。
“你媽媽還說我小時候老欺負你,有嗎?”
“何止是小時候?你記得你做過什么嗎?”我讓自己的語氣盡量像開玩笑,那件耿耿于懷的事就要脫口而出,“算了,都過去了。”
我想她不是健忘,只是遲鈍,對遲鈍的人很難有憤怒的情緒,也不忍心去破壞這份遲鈍才有的快樂。
飯后L和她妹妹X,我們仨坐在沙發上各玩各的手機。L說我們來張自拍吧,我們仨對著鏡頭,只有L在努力找角度,X笑得敷衍,我心里想的是,“見鬼了!”那一瞬間想到了小時候一起上學,想到了中午十二點我們三個躲在草叢里看著遠處的大白鵝驚呼“鬼火”。回去的時候整理照片,把鏡頭模糊的刪掉最后還剩下一張,我猶豫著要不要一并刪除,最后加了鎖。偶爾不經意翻到那張照片匆匆劃過去。
再翻出那張照片,背景亂糟糟,光線也差,P圖軟件恐怕也難掩我生病的疲態,可是它還在相冊里。
其實早就釋懷了吧。從未心生怨念,可那些消失了的東西怎么都找不回來。我們就像陌生人。這不是什么可悲的事情。
也許有時我們不是缺乏原諒的度量,只是沒有那份問“為什么”的勇氣,我們終究沒有放下身段問出那三個字,所以懷著不甘心,一直沒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