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先生》已經接近尾聲,我在追劇中數次淚崩。淚崩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一個人都想被人小心呵護,細心珍藏,妥善安放。
第一次淚崩,是佳禾不忍面對奶奶在她面前反復提及她遠在天堂的爸爸。佳禾坐在黑夜里的街邊,掙扎著叛逆著不愿與陸遠回家。一則是父愛缺失的痛苦不想面對現實里奶奶的提及,二則是害怕陸遠在她十八歲的時候會把她拋棄。她小心翼翼,淚流滿面地問詢陸遠十八歲之后還會不會管她,那種不確定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讓人看了跟著心疼。好似被主人遺棄在街道的小貓小狗,被父母遺棄在福利院的孩子,希望有人能帶她走,給她一個溫暖的家,不再流浪,不再漂泊。不管是否貧窮,只想擁有那一份真實的溫暖。
陸遠心里也很難過,忍住眼眶里的淚水,說出了最為動人心弦的話:成年人和小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是,成年人得自己收拾爛攤子。陸遠對佳禾的感情是復雜的,既有對佳禾父親去世帶來傷害的愧疚、心疼,又有照顧佳禾過程中與她產生的父女親情。陸遠或許不會是一個慈祥的爸爸,他不會在佳禾哭鬧的時候輕聲細語地安慰,他多數會選擇最為犀利的方式讓佳禾知道生活殘酷的真相。但是,這種殘酷會由他自己背負,爛攤子自己來收拾。他看到這樣的情況,心里也會痛苦糾結,但淚水只能背地里偷偷流到自己心里,任由其生根發芽。
佳禾與陸遠的感情再次讓我淚崩,是佳禾發現陸遠有遠行的打算。她以為陸遠會像以前那樣天涯海角都帶著她,趕緊打包誓死追隨。她或許也是覺察到了什么,只是不愿相信,不肯接受陸遠早晚要離他而去的事實。陸遠不知道如何告訴佳禾那不是帶她去旅游,佳禾心里想的卻是去哪都一起跟隨,兩個人就這樣“自以為是”地緊繃著。當時感覺,有根弦馬上就要斷裂。當真相真的從江萊嘴里說出來的時候,佳禾的理智完全喪失了,她把陸遠的衣服全部剪壞了。那一刻,我好為她心疼,她所有的憤怒與不甘全是因為不舍。佳禾接受不了這樣的分別,父親的感覺才剛剛找到,如何舍得放棄。這就像小時候你費勁心力剛剛拿到遠在高處裝滿蜂蜜的瓶子,剛舔了幾口,卻被家里的小貓給無情打翻、打碎。我想,那時候的佳禾,心里肯定如同奶奶拌的餃子餡那樣破碎。
佳禾告訴小蔡,父親在女孩心里如同高山。父愛如山,自己在外面無論闖多少禍,回家都有這么一個人幫你兜著,替你抗著。父親走了,佳禾的靠山崩塌過一次,心碎過一次。現在陸遠又要離開她,佳禾的心又被掏空一次。小蔡告訴她那是她與陸遠產生了父女親情,佳禾心里才有所警覺。她回家面對裝睡的陸遠,用一個未成年人最為真誠的方式請求他不要離開。佳禾許諾可以不花父親留給她的遺產,不再惹他生氣,只求他留下來。又是那樣的小心翼翼,又滿懷期待,回到房間里只有淚流滿面,不知如何入睡。
陸遠在心里也很疼愛佳禾,只是他知道人終要離別,佳禾必須要有自己的生活。或許,佳禾離不開陸遠只是暫時的。但陸遠現在再不抽身離開,可能以后再也離不開佳禾。因為,陸遠曾責問過彭海為什么把監護權交給他,彭海說不是讓他照顧佳禾,而是讓佳禾照顧他。那時的彭海早已過世,那只是陸遠心里的影子,那些由彭海說出的話或許才是他內心最為真實的想法。堂堂七尺男兒,每次看著陸遠紅著眼睛,不讓淚水流下的樣子,都讓人心碎。他努力給她佳禾想要的愛與呵護,現在卻要忍痛抽身離開。
劇中的每一個人,何嘗不在努力尋求愛與呵護。江萊先是放不下陳放而后又苦追陸遠,江浩坤苦等甘敬十幾年,佳禾離不開陸遠,奶奶失憶了卻只記得大海最愛吃韭菜餡的餃子,徐麗離婚又愛上陸遠,小蔡追求佳禾又思念遠在美國的母親,而陸遠在美食與所有愛的人之間掙扎,都是在尋求愛與呵護。其中,最為虐心的莫不過于陸遠與甘敬的感情。他們的關系已經完全超越了愛情與親情。不去評論陸遠以身試法的正確與否,單是那顆為了愛人敢于霍出一切的真心,誰都比不了,哪個女人一輩子都放不下。那雙甘敬喜歡的鞋,那座甘敬摯愛的房子,都是一個男人全心全意愛過的證明。或許極端,但它足夠熱烈、真切,所以足以動情,難以忘懷。即使最終分離,把愛的人交給真正能給她幸福的人手里,那也是一種成全。
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在經歷一樣的生離或死別。我們終其一生,奮斗的所有目標不管實現與否,如果其中缺少了愛與呵護我們都不會感覺到美好。誰不想橫沖直撞地長大,不用擔心一切,因為背后總有人會替我們收拾爛攤子。小時候是父母,長大是戀人,老了有孩子。可現實中,更多的時候,是要靠我們自己去收拾自己的爛攤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要背負,沒有任何人的幸福是輕而易舉的。但我們總在期待,期待這一生免去流離失所,得到萬千寵愛,無論何時背后都有山的偉岸供我們倚靠和水的柔情令我們溫暖。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人愛,有人陪。無論何時,都能被人小心呵護,細心珍藏,妥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