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發生在阿姆斯特丹,當警察和殺手愛上了同一個女孩,他們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 我看過很多電影,但很少有幾部電影像《雛菊》這樣給我美的感受。影片一開始,伴隨著大提琴的深邃悠遠與鋼琴的舒緩輕靈,在觀眾眼前鋪開了一片廣闊的田野,讓人瞬間感受到大自然的純凈美好與曠遠安詳。一個長發飛揚的、騎單車的少女在田間公路上飛快的騎行,臉上是自由自在的神情,青春的活力閃耀在她笑意盈盈的眼眸中。當她坐在草地上,忘我的畫雛菊時,又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讓人忍不住駐足凝望。
? 她一直默默的等待著初戀的到來,自她從鄉下回來以后,便每天收到的陌生人送來的雛菊,而雛菊,則代表心底里的愛。于是這在她純真的心中悄悄埋下了愛情的種子。
? 電影從三個人的角度分別展開敘述。由惠瑛到正佑再到樸義。正佑是一名警察,陰差陽錯間,惠瑛把他誤當成了送她雛菊的那個男人,而他也對惠瑛動了心,于是,他們彼此相愛了。惠瑛告訴他她一直等待著那個默默為她搭橋、送她雛菊的人出現。雖然她沒有直接尋問,但她望著正佑的目光是多么的肯定,肯定他就是那個人。正佑決定隱瞞真相,因為他已愛上惠瑛,在這樣一個美麗而又帶著純真的女人面前,很難抗拒她的魅力而說出“我不是”這三個字。
? 如果這一切是如此巧合,那這一切便是天意。
? 我一直期待著飾演樸義的鄭雨盛的出場,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個眼神深邃溫柔又透著專一的男人。
? “我是個總聞著火藥味的男人,可能我的靈魂也有了這樣的氣味。”作為殺手的他,聽命于暗殺組織,黑色郁金香即代表著工作,一如他活在陰暗處的人生。然而他的人生從看見惠瑛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有了光芒。他在那片田野看見她,遠遠的看著她專注的作畫,有著于這個世界一塵不染的明媚與純凈。他無法將目光移開,就這樣一直遠遠的望著她的一舉一動,直到看到她搖搖晃晃的過獨木橋,狼狽的跌入水中,顏料也順水漂走。他于是決定為她做點什么,于是,他偷偷的為她搭了一座橋,并為她找回了顏料,而惠瑛,也作為回報為他留了一幅雛菊。自那以后,他每天都為她送雛菊,然而惠瑛卻并不知道他是誰。
? “我很想看到送花的人,于是我把自己畫成在窗口向下張望的女子,而送花人,因為沒有見過他,我把他畫成了一個影子。”
? 每次送完花,樸義只是遠遠的看著她,他的身份讓他沒有勇氣上前。“我無法自制的想要見到她”,于是,惠瑛做街頭畫師時,他便在遠處一棟樓的房間里繼續關注著她,他甚至會模仿她的一舉一動,她喝咖啡,他就遠遠的和她干杯,為了與她更接近,他也開始關注莫奈和德加,開始種花,開始聽古典音樂。
? 然而這一切,都被一個突然出現的男人打破了。他看著他們彼此接近,他只能遠遠的抽著煙,卻無能為力。
? 他機會的到來,是在惠瑛街頭中槍失聲、正佑因故離開阿姆斯特丹以后。當他終于鼓起勇氣坐到她面前請她畫肖像時,他是如此的緊張而欣喜。然而故事總是令人心碎的。惠瑛的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正佑的模樣,反復涂改也都是他的眉眼,竟一時畫不出其他男人。他似乎也已開始明白,轉身后臉上有不易察覺的苦澀而落寞的笑。但他還是決定陪在惠瑛身邊。愛一個人正是如此,不求得到,只愿付出和陪伴。
他帶惠瑛去他的居住地,即便看到他種了那么多雛菊,惠瑛也沒有意識到什么,更不會知道,樸義不讓她看的儲藏室,其實藏著全部的真相。因為她的心,只是一直記掛著離開的正佑。
? 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正佑回來看望惠瑛。對于樸義來說,那一幕是多么殘酷,門外,是心愛的女人和取代他的她錯愛的男人;門內,卻只有他一人,他知道惠瑛為了那個男人的再次出現情緒是多么的激動,她所有的悲喜都為那個男人。而他,目睹這一切,卻不能喧泄他心中復雜而壓抑的情緒。
? 然而這次相見,讓正佑決定退讓,他看見了樸義,那個惠瑛真正要找的送她雛菊的男人。“有個人取代了我,就像我取代了別人。”
? 終究,這兩個在身份和愛情上都互為敵手的男人要來一次對決。然而他們見了面,卻并沒有想要殺了對方,盡管彼此接到了這樣的任務。因為他們都想著為了惠瑛而做出犧牲。
? 正佑:“你知道她等了你多久?”
? 樸義:“直到在遇到你之前。”
? 最終,伴隨著一聲槍響,正佑倒在了血泊里,這是他能做的最好的選擇。“我的生命終止于4.15,他們應該可以一起快樂的生活。”
? ……
? “過去也好,現在也好,我從不指望能從她那兒得到什么,但她給了我這么多。”正佑死后,三年來樸義一直陪在惠瑛的身邊,依舊沒有說出真相,因為對他來說,只要能這樣永遠陪在她身邊就已經很滿足了。他的屋子里,擺滿了惠瑛給他畫的畫像,他每天不厭其煩的擦拭上面的灰塵,露出幸福的微笑。為了能和惠瑛交流。他還通過看電視,掌握了讀人唇語的技巧。
? 電影越接近尾聲,真相也越難以掩藏。惠瑛發現了他殺手的身份,并懷疑是他殺了正佑,她在樸義面前歇斯底里地拍桌子,目光充滿怨恨,最終因情緒過于激動倒在了樸義的懷里。
? 當她醒來時,竟看到了那幅畫,那幅當年她為了感謝搭橋人而為其畫的雛菊。此刻卻出現在這里,出現在她眼前,頃刻間她仿佛意識到了什么。她也看到了那些卡片……終于明白了一切。
? 她在田野上狂奔,此時背景音樂也進行到高潮。當她又來到了那座橋上,眼前的一切和手里的畫讓她徹底清醒過來。是他,原來是他。
? 而此時的樸義,正在執行最后一個任務。當他正在天臺上瞄準廣場上的目標時,惠瑛出現了。他看到她在對自己說:
? “謝謝你,你讓我如此幸福”
? “對不起,我一直沒有明白原來是你”
? “現在我明白了”
? “你就是我一直要等的那個人”
? 當樸義沖到惠瑛身邊,他們四目相對時,惠瑛的眼神里對他流露的不再只是感激,而是愛意與疼惜。然而突然,那電光火石的一瞬間,惠瑛撲上前去緊緊抱住了樸義,為他擋住了來自暗處的一槍,死在了愛人的懷里,鮮血染紅了那幅雛菊。當樸義捧著她的臉嚎淘大哭,嘴里說著:“不要死,不要死,我們重新來過”時,伴隨著主題曲的響起,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 那歌詞似乎就是惠瑛在那一刻的內心獨白:
? “我一直夢想著的愛,如今距我是這樣的近,但是我所能做的,卻只是無聲的注視你。在這充滿陌生人的城市里,我描繪著愛,一天又一天,等待和盼望著在雛菊的芬芳中,你能夠到來。此刻雖然太遲,但我終于明白是你。也許我們并不想這樣,我也從未想讓這份愛飄逝,但是對不起,我不得不離去,留下仍在呼吸的你。每天的那個時候,你總是接近我,只是我傻傻的毫無察覺,與你擦肩而過。此刻雖然太遲,但我終于明白是你……”
?
失去了惠瑛的樸義仿佛失去了一切,他一遍一遍的聽著惠瑛的電話留音,除了思念惠瑛,生命對他來說毫無意義,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最終,他選擇了與殺死惠瑛的暗殺組織同歸于盡,去和天堂的惠瑛重逢,畢竟世間再無她那樣的人。
? 結束的畫面回到了多年前的一個雨天,惠瑛在一個屋檐下避雨的場景,和一開始的避雨場景相呼應,只是這次不同的是,鏡頭讓觀眾看到了,在她身旁的不遠處的角落里,默默蹲著一個面前有盆雛菊的男人,沒有人注意到,他正默默的抬頭望著那個腳下灑落了顏料的女孩。
? 此時我想起一首詩:
? 我愛著,什么也不說,只看你在對面微笑。
? 我愛著,只我心里知覺,不必知曉你心里對我的感情
? 我珍惜我的秘密,也珍惜淡淡的憂傷,那不曾化作痛苦的憂傷
? 我曾宣誓,我愛著,不抱任何希望
? 但并不是沒有幸福——
? 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