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的九月、十月都是一年中辦理婚禮最密集的時期,氣候不冷不熱,沒有蚊子,天氣晴朗,降雨也沒那么頻繁,如果再看看黃歷,適合婚嫁的吉日也多。
看來“金九銀十”不僅適用于股市、樓市,似乎同樣適用于婚嫁。
尤其是十月有一個“國慶黃金周”,更是成為了“結婚黃金周”。放了長假,沒有了工作忙碌的借口,有時間去參加婚禮,多年不見的親朋好友也可以在這特殊的日子里聚一聚。
但對于年輕人來說,這段日子猶如噩夢一般,與舒適的天氣一點也不相稱,因為要隨份子。
每經歷一次“十一”,就像是被“洗劫”了一番,不僅礙于面子不得不長途跋涉,涌入旅游的人山人海,還要給紅包,真是身心俱疲。
長假回來,同事之間不是談論游山玩水,而是自發組織起“比慘大會”。最慘的,莫過于那些平日里吹噓自己人緣好、朋友多的人。
可憐的年輕人,剛工作沒多久,錢包餓的嗷嗷叫,工資恐怕連日常開銷都不夠,而這段時期卻又是結婚適齡的時候,同齡的親朋好友紛紛結婚。隨份子成了很大的一個經濟負擔。
2
在中國,可不止結婚需要隨份子。結婚、生孩子、孩子百天、孩子生日、孩子升學、孩子結婚、親人去世......似乎有個理由就能收收紅包。
如果你跟一個人一直有聯系(好朋友、親人或者同事),你可能一輩子要給其隨至少5次份子,每次平均1000元的話,那在這一個人身上就要掏至少5000元。
如果你身邊有個十幾位甚至幾十位這種關系的人,可以算算你大概要花費多少錢在隨份子上。而這筆錢,是否能夠在自己經濟實力還不足的時候能夠承擔得起?
更要命的是,很多時候,隨份子的時間還都比較集中,并不是平均在一輩子的時間里。一旦集中爆發“隨份子潮”,恐怕不僅不會有什么積蓄,而且還會導致伙食費降低,只能天天吃泡面。
3
這就是人情世故,你不給,在別人看來,你就是不給面子。而且需要隨份子的,絕大多數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親友,不給總覺得欠TA的似的,會不好意思。總之,不給傷感情,給了傷錢。
當然,隨份子的錢就像是一筆沒有利息的存款,你也有機會拿回你所付出的那一份。
人情世故其實就是你來我往、給來給去、來回倒騰。也許折騰一圈,沒有什么損失,但就是這種人情,讓人覺得像是背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心累得不行。
既然人情世故就是把份子錢給來給去,何不干脆不給了,大不了別人也不用給我隨份子,還不會心累,多好。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實際操作上,臣妾真的是做不到啊。
不給份子錢,哪好意思參加他們的婚禮;不給份子錢,哪好意思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沒辦法,我就是這么面子薄。如果你能做到,在下只能佩服,因為你會活得很輕松很瀟灑。
4
如此濃重人情的氛圍下,有沒有什么少掏份子錢的辦法呢?信龍君在這里提幾個建議,獻給同樣陷入人情世故中的朋友們。
一、只給經常接觸以及關系好的人隨份子。
八竿子打不到或者雖然是同事、同學,但是沒什么聯系的,就不要隨份子了,該拒絕拒絕,該漠視漠視,該裝聾裝聾,反正以后老死不相往來。
二、只給結婚的份子錢。
除非你是不婚族,否則別人結婚的時候你也給吧,反正能回本,其他名目索要的份子錢盡量拒絕。但是有一點,自己別拖太晚結婚。太晚的話,貨幣貶值不說,之前你隨過錢的人也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斷了聯系,得不償失。
三、營造不隨份子錢的氛圍
最好同事或者同學之間定個規矩,互相不隨份子,只要來捧場就可以了。或者設定一個限額,比如最高就隨50元意思意思,這樣能減輕不少壓力。
如果我有一間公司,規章制度第一條就是禁止互相隨份子,可惜,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