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各國運動員們多日的拼搏奮戰之后,昨天晚上我們迎來了東京奧運會的閉幕式,在這次閉幕式上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頒獎儀式?東京街頭藝術表演?還是日本民俗歌舞?還是日法主辦方的交接儀式?
有人感動頒獎儀式,有人吐槽跳大神式的追悼風舞蹈,有人為中國多首耳熟能詳的曲譜源自日本而慨嘆。
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發表的講話:奧運會是希望、團結、和平的奧運會。
01 巴赫:奧運會是希望的奧運會
是的,在我看來,奧運會是國泰民安的希望,是團結共進的希望,是世界和平的希望。
習主席曾指出,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奧運會則是全球各國人民國泰民安之共同希望。
在此次奧運上,有很多奮力拼搏的瞬間,更有很多令人動容的瞬間。在北京時間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跳高項目中,卡塔爾選手巴西姆和意大利選手坦貝利三次跳高成績均以2米37同步領先,難分勝負,于是裁判建議再次加賽一局分出勝負。
但其中一位選手因傷痛難忍,難以再進行加賽,決定放棄冠軍爭奪,將冠軍之位拱手讓給對手。此時另一位選手只需隨意完成加賽即可獲得冠軍之位,可是他同樣選擇了放棄加賽,不肯獨享殊榮,最終裁判判定巴西姆和坦貝利同為世界冠軍。網友正是為此情此景所動容,發出:英雄惜英雄太好哭了!!的聲音。
兩人彼此成全,共享金牌的榮耀。這也正是奧運所書寫的團結共進的希望。
在閉幕式上,巴赫說:“在過去的16天里,你們的體育成就讓我們感到驚奇和贊嘆。你們用你們的卓越表現,用你們的喜悅,用你們的眼淚,創造了這屆奧運會的奇跡。你們更快,你們更高,你們更強,因為我們都站在一起,團結在一起。你們為了奧林匹克的榮譽而彼此激烈競爭。同時,你們在奧運村的同一屋檐下和平共處,這是一個團結與和平的強大信息。”
奧運最重要的并不是“奪冠”,而是這兩個字——“希望”。
希望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光芒四射;
希望是永不止息的追求, 蘊藏著無窮的美麗與光明;
希望是我們終身奮斗的目標,讓我們永遠熱血沸騰。
02?他們沒拿到金牌同樣給我們“希望”
我們都知道百米跑向來都是黑人的戰場,歷史上從來沒有黃種人站上百米決賽的跑道。
而今天,我們中國人做到了!
2021年8月1日,蘇炳添作為有史以來第一個中國人站上了百米決賽的賽道并取得了9.83秒的優異的成績。于是在爭分奪秒的直播屏幕上我們看到了蘇炳添牢牢的被長時間鎖定在鏡頭前,賽道的燈光秀,首次有了中國人的名字。
雖然沒能拿到冠軍和金牌,但在大家的心中,他已然是神的存在,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他雖然決賽中最終成績是第6名,但是從此百米決賽上有了黃種人的身影,世界紀錄已經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他給了黃種人百米賽道新的“希望”。
有網友說因為蘇炳添,才第一次知道百米決賽有燈光秀。各界也對蘇炳添的表現作出以下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鐵榔頭郎平曾經說過:“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的朝著希望前進”。
而此次東京奧運會,肩負眾望的女排雖然沒能如愿拿到冠軍,但卻真真切切的打出了女排精神,奧運精神,精神的傳承比實際的榮耀更能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們懷揣“希望”的種子,奮力拼搏。
所以很多人說,喜歡女排,從來不是因為她們經常能贏,而是因為她們永遠抱著“希望”全力以赴,如此才能,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也不在低谷時轉身而去。
中國女排是懷揣著勝利的“希望”在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敗中頑強爬起,完成絕地反擊。正因如此,女排精神內涵才得以歷久彌新,也始終被國人所需要。
奧運如此,人生亦如此,也許我們不一定次次都能“奪冠”,但要時刻懷揣著努力去贏的“希望”。這是體育的本質,也是人生的本質。
03 《羅生門》理想可能會幻滅,希望卻能永生!
日本大正時代知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中的短篇小說《山藥粥》里也講述了一個關于追求夢想的故事,一個處處受人嘲弄的下級五品武士,一生的唯一希望是痛喝一頓在當地視為美味的山藥粥,他甚至可以說就是為這希望而活著。
不料,某天五品“將山藥粥飽餐一頓”的希望,突然有機會實現了,他遇到了貴人利仁,利仁答應幫他實現他的希望,于是武士跟著利仁在隆冬天氣,走過了東山,走過了粟田口,走過了山科,走過了三井寺,走到了山重水隔的越前國敦賀,且據傳過往皆會遇見強盜被殺。
武士心想若是沒有抱著“飽餐一頓山藥粥”的希望,讓他鼓起勇氣,恐怕他當即會作別而去,獨回京都。
后來歷經長途艱險的武士順利抵達敦賀,利仁果然兌現謊言吩咐下人準備了三千根圓木似的山藥,接連安了五六口能盛五石米的大鍋給武士做山藥粥,以達成武士的夢想。
而此時的武士在實現自己的“夢想”之時,卻不知怎的,竟倒了胃口,光看著就已經想吐了。反倒是此前一路懷揣著“希望”的自己,追尋夢想的自己,努力擺脫被人愚弄的自己,可憐而孤獨的自己,懷揣著飽餐一頓山藥粥的夙愿的自己,獨自珍藏著這份獨特“希望”的幸福的自己,依然令自己依依動情。
于是,他放心了,他可以不必再喝山藥粥了,因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飽餐一頓山藥粥”,而是懷揣著幸福的“希望”,勇敢前行。
有時候,理想可能會幻滅,但希望卻能使人永生。
04?人生最重要的是懷揣“希望”
不管是奧運場上,還是人生這條賽道上,最重要的永遠都不是“奪冠”,而是永遠懷揣著“希望”前行。
《活著》里的福貴雖然遭遇種種磨難,一生都未曾摘取人生桂冠,經歷了家破人亡到老了也只能與一頭干癟的老牛為伴度過余生,可他依然能夠懷揣著“希望”幸福的活著。
《殺死一只知更鳥》里的阿迪克斯明知道在白人的法庭上是無法幫助黑人魯賓遜成功維護正義,但依然懷揣著“希望”去爭取,阿迪克斯說:不能因為過去這一百多年我們一敗涂地,就放棄爭取勝利的“希望”。
唐僧取得的真經也并不是最終的那一卷經書,而是懷揣著“希望”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艱辛歷程。
奪冠并不是人生的必然結果,而是一個人永遠懷揣“希望”才能達到的遠方。
當我們明白這些的時候,即便是竭盡全力之后依然顆粒無收,也會坦然處之。因為沿途的風景并不比終點要差,甚至更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