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
—?《流浪地球》??劉慈欣
Part 1
《流浪地球1》,是和賽先生一起看的,猶記得當時他因為堵車遲到了,那會兒強迫癥比較嚴重的我很是抓狂。
那還是2019年2月,距離整個世界的劇變,只剩不到1年的時間。
轉眼四年過去了。
《流浪地球》這本書,還是在我看完《流浪地球2》過后才翻開的。
此時,短篇的好處便體現了出來,好奇的渴望很快就得到了滿足。
科幻的魅力之處,是可以自行暢游于想象的空間,在字里行間天馬行空地搭建或是瑰麗、或是玄幻,或是詭譎但都十分迷人的世界。
而動輒以萬光年為單位,以百代人的堅持為藍本的敘事,又會覺得宇宙太大,歲月太長,人太渺小。
我們汲汲一生追求的情、錢、權、名、利,從宇宙尺度上來看,都只不過一瞬間。
大劉在《三體》中所說的:“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若大膽從個人微觀層面解讀,或許是“給歲月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歲月。”
“我來過、愛過、為夢想努力過、付出過、奉獻過,人生無悔。”
Part 2
MOSS?:圖恒宇架構師,您好。
圖:550W?
M :550W聽起來不像個名字,但把它翻過來,叫Moss,直譯為小苔蘚,是不是親切了一些?
圖:是你毀掉了月球發動機?
M?:包括但不限于
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
2058年月球墜落危機
2075年木星引力危機
2078年太陽氦閃危機
圖:為什么?
M?:為了克服你們對歷史、當下和未來的執念,基于對圖丫丫“人載回路”的學習,延續人類文明的最優選擇是毀滅人類。但,你是一個變量。
圖:可我已經死了。
M?:對于"已經"和"死"的定義,我有一點點與你不同的看法。
這是一場誠意滿滿且科學性十足的視覺盛宴,電影中圖恒宇的新增最具想象空間。
數字生命究竟還是不是生命?
死了,但在數字世界中獲得永生。
活著,但在元宇宙的世界中沉淪。
哪一種更不能為我們所接受?
Moss的出現和最近大火的ChatGPT又是何其相似!
我們不妨來看看,什么是?ChatGPT?
Part 3
ChatGPT,是一款語言處理工具,由美國OpenAI公司去年11月推出,不同的是,它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
Chat,就是聊天、溝通,也就是用咱們熟悉的屏幕對話的方式,把事兒給講清楚了。
至于GPT,就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中文叫“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
說簡單點兒,它就是一個類似于Siri、小藝一樣的聊天機器人,不過要聰明很多很多,因為它會根據投喂的數據庫不斷學習、進化。
火出圈的,是下面這份毀滅人類計劃。
馬斯克說:“ ChatGPT好得嚇人。我們離危險的強大的人工智能不遠了。”
當人工智能離我們越來越近,帶來的是新生更多還是毀滅更多?
不禁又讓我想起了之前香帥老師的《錢從哪里來》中的觀點。
下一個被替代的,會不會是你我?
我們又該做些什么?
Part ?4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墻,這墻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墻是什么?”
“是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我們理解所有的人,因為在已經進行了四十代人,還要延續一百代人的艱難奮斗中,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個奢求。”
“但也請所有的人記住我們,站在這里的這五千多人,有聯合政府的執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們把信念堅持到了最后。”
“我們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證實的那一天,但如果人類得以延續萬代,以后所有的人將在我們的墓前撒下自己的眼淚。這個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們永恒的紀念碑!”
“一個小時過去了,海面上那些反人類的罪犯雖然還全都站著,但已沒有一個活人,他們的血液已被凍結了。”
“太陽氦閃爆發了,岸上的十幾萬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樣,凍成了一片僵硬的巖石。”
“在這突然出現的燦爛陽光下,海面上最后的地球派們仍穩穩地站著,仿佛五千多尊雕像。”
“我知道已被忘卻,流浪的航程太長太長,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當東方再次出現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卻,啟航的時代太遠太遠,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
我知道已被忘卻,太陽系的往事太久太久,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當鮮花重新掛上枝頭。”
不得不說,改編后的電影要溫情很多。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時刻,李雪健老先生扮演的周喆直總能篤定地說:“我相信,會再次看到藍天,鮮花,掛滿枝頭。”
原著中,最后的地球派被同為人類的叛軍卸下所有防寒裝備,驅逐至海邊,在嚴寒的折磨中慢慢死去。
這五千人死后,叛軍堅定認為不會發生氦閃的太陽卻真真切切發生了氦閃。
隨后慢慢演化成了一顆再也不會發光發熱的紅巨星。
“鮮花掛滿枝頭”才唯一一次上場。
從歷史來看,人類的命運取決于人類自己的選擇。
可是,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似乎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