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電視綜藝節目熱潮涌動,英、荷、美、德、意、日、韓等不同國家的綜藝節目競相占據中國電視熒屏,本文要討論的是在引進節目中占很大比例的韓國綜藝節目。
由于我國版權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山寨節目逐漸退出了我國綜藝節目舞臺,國內電視臺更多地選擇了版權引進。版權引進已經成為了我國電視臺成熟的經營模式。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中國走紅的電視節目的90%是從海外引進的,其中大部分來自韓國。因中韓兩國的文化背景相似,文化認識差異不大,以至于韓國綜藝節目的引進的風險相對較小,并且在國內較有知名度。
一、韓國綜藝節目專業的制作團隊
韓國綜藝節目的制作的基本模式——“PD中心制”,PD起了靈魂和頂梁柱的作用。PD即producer,是藝術總監、制作人的意思,實際上就是制作人兼導演。一檔韓國綜藝節目從最初的創意構想,到組成制作團隊,現場拍攝,直到后期剪輯制作,都需要PD參與調控和指揮。而成功節目的核心不單單是PD,還需要編劇。韓國綜藝節目團隊中編劇一般6-9名。大編輯即創意編劇,年資一般10年以上,負責將PD的創意變成文字大綱。中編劇為構成編劇,入行5年才有資格參與節目構成,負責填充節目內容,設置游戲環節。小編劇是細化編劇,剛入行編劇的職位,一般需要2-3年,負責踩點考察節目的可行性,并最終確認場地,也負責現場的細節工作。編劇也和PD一樣貫穿整個節目。PD和編劇與現場執行導演,助理導演以及技術團隊,演出者組成了成熟專業的韓國綜藝節目制作團隊。
二、韓國綜藝節目簡析
為了更好的解析韓國綜藝節目,可以從代表節目進入。綜藝節目制作的三大原則:有趣,有意義,創新。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其吸引受眾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娛樂性。韓國綜藝節目中一般會有笑星(gagman)來增加節目的娛樂性、趣味性。例如《無限挑戰》、《running man》、《家族誕生》、《X-man》都是韓國著名笑星,綜藝人劉在石參與主持的綜藝,均為收視和口碑雙豐收的現象級綜藝節目。這些節目的成功與劉在石的娛樂精神、藝能感分不開。韓國綜藝節目里有且不止一名笑星,他們的職業本身就是逗樂觀眾,給觀眾帶去笑聲。他們會為了更多的鏡頭分量來讓自己更加成功,獲得觀眾的喜愛,在節目錄制的時候經常無時無刻不找準實際制造笑點,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韓國綜藝節目的進行一般也是由那些有主持經驗,有藝能感的笑星來掌控的。比如劉在石,他被稱為“國民MC”就是因為他有出眾的娛樂搞笑的能力,能干凈利落的主持節目,并且會調節照顧其他固定角色,幫助他們早點確定適合他們的設定,讓成員磨合的更好,節目更有綜藝效果。比起展示自己的才能,更多的是讓嘉賓錄制是更自在,挖掘出嘉賓身上有意思的點,增加節目的娛樂性。《無限挑戰》、《running man》、《家族誕生》這些節目就有較好化學反應的主持群,觀眾在愉快的觀看的同時也對主持人之間的默契配合印象深刻。
節目具有娛樂性吸引受眾后,再在節目中加入社會熱點和正能量來增加節目的內涵,使節目更加具有意義。例如《無限挑戰》中好海外快遞特輯,是以對成員10周年特輯時猜錯自己順位的懲罰為開端。然而是制作組制作特別為了迎接光復70周年而為居住在海外的韓國人送去溫暖故鄉美食的特輯。表面上自然,輕松的緣由,實則具有深意的特輯。主持人在進行任務是,將幽默與真摯把握的十分得當,使節目中笑中有感動。PD在選擇送外賣的情由時選擇了有很大意義的,其中成員哈哈送去日本端島的快遞那期,將鮮為人知的二戰時期被拉去當勞工的朝鮮人的現狀正是的展現在人們面前,節目中不是生硬的加入,而且自然的展現了民眾對國家歷史的態度。再如改版后的《兩天一夜》,仍以真實體驗野生為宗旨,但選擇了有歷史意義的體驗地點,觀眾在娛樂的同時也了解了國家的歷史知識。倘若只注重節目的教育意義和思想宣傳而忽視其娛樂性而是受眾覺得在進行思想教育的負擔感,綜藝節目將會沒有收視率,即其宣傳的沒有人收看,就沒有意義。
韓國綜藝節目的創新也是一大亮點。創新一般體現在游戲環節的創新,例如《Running man》的標志性環節“撕名牌”,這個游戲充滿了緊張感,需要體力和腦力的結合,觀眾在觀看時容易投入,很有代入感,驚險刺激。更特別的是體現在模式的創新,比如韓版《蒙面歌王》,參加的明星為了貫徹“蒙面”的概念,不僅遮住自己的臉,還遮住自己的脖子、手,甚至于換聲、換發聲、換唱法進行演唱,進行競演。《聽見你的聲音》是專業歌手通過素人唱歌的嘴型、呼吸、動作來猜是否是音癡,發掘唱歌好聽的素人。節目中的創新,會給觀眾眼前一亮的驚喜感。但是不能為了追求創新而破壞節目的主旨。
二、中國綜藝節目的不足和解決
了解了韓國綜藝節目制作的三大原則,對比國內節目,有較多不足。在中國電視熒屏中大量的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真正有收視且有口碑的占極少數。版權引進或效仿韓國綜藝是應注意了解中韓市場的不同。中國的喜劇人不熟悉在綜藝節目尤其是最近大熱的真人秀中如何發揮所長,所以制作組要對演出中的喜劇人最好進行簡單的培訓,或者是請臺灣有綜藝經驗的綜藝咖。制作組制作節目時,需要注意一定要有出演者自由發揮的空間。當有多個固定出演者時,導演應設置環節使出演者們能盡快地磨合熟悉,出演者之間自然的配合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出演者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出演者中有一線明星時,初放的收視率會有保障。一線明星的選擇應是慎重的,因其片酬是制作費中很大的一筆支出,效果不能只是初放送這一時的吸引觀眾。應選擇性格幽默適合綜藝,有藝能感或者自身形象和綜藝節目的定位符合,且必須得品行端正的藝人以防止因嘉賓遭到觀眾抵制。如果粉絲數量多的明星成本太高,路人緣好的明星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孫紅雷,黃渤,余文樂等。節目要充分突發自己的特色,如《蒙面歌王》的隱藏歌手身份的特點,《無限挑戰》中不停挑戰的特色。節目后期剪輯要有邏輯,要有所交待,不要讓場景的轉變讓觀眾一頭霧水。還有一個比較個人的觀點:后期剪輯最好不要過度娛樂化,應選擇“一本正經的搞笑”,比如《了不起的挑戰》,在首期播放后,得到了較好的響應后,覺得應接地氣一點。在節目中有搞笑,魔性的場面,自己后期制成鬼畜視頻放在成片里,如果是時長不夠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時長夠的情況下,將這種機會留給觀眾自制,或者節目組剪好后作為預告、花絮放出,傳播的范圍會很廣,能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現在處在綜藝節目發展的初級階段,應該學習好的綜藝節目的制作方式,再應用到國內綜藝節目上,幫助綜藝節目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