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抑郁癥,為什么會選擇自殺?
2019年1月18日晚,30多歲男子從濟南市天橋區一居民小區六樓跳下死亡,警方后又在其家中發現5具尸體。1月20日,濟南警方經過進一步勘查后查明,本案為柏某才在六樓家中將父母、妻子及兩個兒子殺害并放火焚燒案發現場后,跳樓自殺。
根據警方通報,柏某才生前曾頻繁瀏覽治療抑郁癥的網頁,同時在其單位辦公桌內發現多種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藥物,以及其記錄強烈悲觀厭世情緒和對家人未來生活擔憂的文字。抑郁癥或許是罪魁禍首。
從2003年張國榮自殺開始,我們就經常會聽到明星自殺事件,后續的就有中國藝人陳琳、著名演員賈宏聲跳樓身亡,韓國娛樂明星更是頻繁自殺。
這些人自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患有抑郁癥。
為什么患抑郁癥的人會選擇自殺呢?要知道這個答案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癥。
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
抑郁癥最典型的表現有哪些?
一般有這三無、三低、三自的9種表現。
?
一、 三無
1. 無助
無助患者感到自己總是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盡管周圍的人都在積極關心和幫助他,而患者自己仍然感到這些幫助都無濟于事;
就像自己就像掉在大海中間,或者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黑洞里,不僅出不來,連別人也救不了自己,深深地無助感,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全宇宙最倒霉的人。
2.無望
無望患者感到自己無論是對于現在還是對未來都感到沒有希望,甚至是絕望;
喜歡天天躺在床上,覺得自己的一切都糟透了,自己名校畢業糟透了,工作穩定糟透了,連北京有5套房也糟透了,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3.無價值
無價值患者感到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甚至自己的存在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他人或社會都毫無價值。
覺得自己什么也不能,什么都不是。甚至嫌棄自己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
二、三低
1. 情緒低落
以前感興趣的事情,現在一點興趣都沒了,這是情緒低落。比如,原來喜歡啪啪啪,現在一點都不想了。原來是個吃貨,現在看到小龍蝦就想吐。
2. 思維能力降低,
崔永元回憶得抑郁癥的時候,曾經面對面采訪兩個嘉賓,嘉賓剛剛說過的話他就不記得了。
抑郁癥的人,好像整個人從“根”上壞了,什么也記不得,沒有思考能力,“連想都不會想”,腦子里空空洞洞的。?
3. 興趣低下,行動減少
行動力低,表現是“懶”,這種懶超乎尋常,是什么也不想干,連起床,刷牙的小事兒都做不了。
三、三自
1. 自責
自責主要表現為患者過分地責備自己或夸大自己的過失與錯誤。
為什么會自責呢?因為雖然抑郁癥的人從心里很感激家人和朋友的好意,但是看到自己沒有一點好轉,便很容易覺得慚愧和內疚。
2. 自罪
自罪主要表現為患者在毫無依據的情況下,認為自己有嚴重的過失或錯誤,甚至堅信自己犯了某種罪惡,對不起家人、單位、同事或社會應該受到懲罰。
在此認識偏差的基礎上,患者可以用委屈自己,甚至傷害自己的辦法來“贖罪”,及自傷。
自罪嚴重的人,回顧過去感到自己一無是處,罪孽深重,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
3.自殺
自殺觀念和行為表現為患者感到生活中的一切,甚至生活本身都沒有意義,以為死是最好的歸宿,但同時又想到自己的家庭離不開自己,或自己的離開會使親人感到傷心、難受或覺得世上還有值得留戀的東西,下不了死的決心,這種癥狀稱為自殺觀念。
部分嚴重的抑郁癥患者會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或“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可有比自殺觀念更進一步的自殺計劃和行為,反復尋求自殺。
自殺行為是抑郁癥病情嚴重的一個標志。
有的患者會出現"擴大性自殺”,即患者會認為活著的親人也非常痛苦,可能出現殺死親人后再自殺,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如“母嬰自殺”就屬于這種情況。文章節開頭的新聞中的柏某才的行為就是"擴大性自殺”。
自殺的風險存在于整個重性抑郁發作的過程中,應注意防范。
抑郁癥的病人往往有想死的念頭,甚至有過自殺的計劃或嘗試過。
抑郁嚴重時,自殺具有極強的誘惑力,如同沙漠中的水,吸引著絕望的人
李蘭妮和崔永元,一位是著名作家,一位是知名主持人,他們兩人都曾深陷抑郁癥的泥淖而無法自拔。
李蘭妮的老友、孤獨癥專家田惠平到深圳看望李蘭妮時,對她說:“我支持你死!你如果太痛苦,你就走,我祝福你!”她們當時本來是坐著的,李蘭妮立刻上去握住了田惠平的手說:“目前為止,只有你一個人理解我已經痛苦到了極致。這是祝福啊。” 看到這樣的報道,我的心揪在一起:真的如李蘭妮自己所說,抑郁癥是比癌癥更加可怕的疾病啊!
據報道,崔永元就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一天深夜,老父親打個瞌睡睜開眼,看到崔永元的床上空著,他驚恐地轉身看見崔永元在窗臺邊,兩眼疲憊無神地望著夜空。
崔永元的父親下意識地沖過去緊緊抱住兒子,而崔永元靠在他父親顫抖的身上哽咽地說:爸,這樣活著太痛苦了,我很想跳下去徹底解脫。
<知乎>上有個患者2012年底開始神經性耳鳴,本該是五十歲以后才會有的病,他20來歲就有了。大家一定都有過耳鳴,知道耳鳴的時候很不舒服,神經性耳鳴是什么呢,就是耳朵里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一直在耳鳴,直到死去。
他說:“我讀書的時候會有這個刺耳的聲音,走路會有,休息會有,吃飯會有,聽別人說話會有,永遠都有。如果你們不能體會抑郁癥為什么會自殺,那想象一下你耳朵里不停耳鳴的感受,大概就能明白了。”
抑郁癥也是同理,看上去也許很正常,只是情緒低落,可只要你不是,你就不能體會的。那種心理上不受控制的折磨,選擇結束,只是時間問題。
患抑郁癥的人,毎天清晨時,患者心情特別低落,痛苦不堪,甚至在此時出現以死求解脫的念頭和行為;至下午3點后,患者的心情逐漸好轉;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沒有毛病了;但是,次晨又陷入病態的難熬時光。
除了這些癥狀外,你可能會有失眠。大家都知道崔永元,他抑郁癥的時候就是晚上失眠,整宿睡不著覺。
你也可能會早醒,比如原先能一睡到天亮,現在早晨早早就醒了。你還可能會沒有任何原因的胳膊腿疼痛,時間很長,但是找不到原因。也可能胃口下降。
這些癥狀不一定全部有,但都提示你可能有抑郁癥。
患抑郁癥的人容易自殺的原因?
簡單來講就是負面情緒不斷在內心被放大和死亡的負能量,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癥源是不能傳遞“快樂”。
1、 欲望過多? 壓力過大
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事情太多,并且還有其他人在不同的方面向你提出不同的要求,令你不知如何是好,壓力大,心情壓抑。很多明星看上去很光鮮,但其實都是屬于“自由職業者”,沒有固定的收入,如果長時間沒有簽約拍片,就會陷入困境。加上演藝圈行業競爭異常殘酷,許多藝人壓力過大,持續處于緊張應激的狀態,容易誘發失眠、焦慮、抑郁等情緒。
2、 失落感
任何方式的失落是導致患抑郁癥的常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失去了一位深愛的人,或者事業以及退休之類的事情苦惱。其它原因的失落與自己的希望落空和失去自己的形象有關,如離婚等大事情。抑郁癥病人容易自殺的原因與長期的心理壓力無法釋放導致心智扭曲,無法正常思維所致。一旦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要求,就容易產生失落、挫敗、負罪感等不良情緒。
3、 突然的變故
太多的突然變故,而且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生,令患者難以接受,這樣會給患者造成壓力,令患者無法釋懷,沮喪壓抑。
4、 情緒壓抑。
許多藝人因為工作原因,難以像普通人一樣擁有正常的家庭和朋友,因此,在情緒出現問題后缺乏支持系統,難以找到傾訴對象,缺乏合理的情緒宣泄途徑。
以上幾點都會造成抑郁癥患者自殺的傾向,所以我們要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的關注著抑郁癥患者,這對疾病的恢復也非常的有利!
快樂不是一種態度,而是需要習得的能力。
生命需要敬畏,需要尊重,生活需要熱愛,需要投入,有參與感的活著,重要的不是互動反饋的快樂,而是你自主投入熱情的感動。抑郁癥可怕的不是頻發自殺念頭的絕望而是找不到如何使自己快樂的方法。
每個人都是活著自我認知和解讀的世界里。修正認知改善思維習慣,不僅是心理學的某派某項治療技術,其實它也是每個對生命開始覺知后必然過程。人生就是如此。活著就是修行。
抑郁就像得了感冒一樣,不是我們的錯,也不能定義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
要是得了病的話,需要盡快接受治療,不能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