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到教室的時候,心情十分復雜。昨天經過我們的用戶調查后,每個組員心里都明白我們精心設計的產品很有可能要重頭再來。
我們本想做一個貼在食堂餐桌上的沒有任何文字描述的笑臉/哭臉二維碼,讓獨自去食堂吃飯的同學可以通過掃碼得到一些有趣的推送(文字、音樂等),甚至還可在餐桌下面配備VR/AR設備,在視聽覺上為他們最大程度化地營造出舒適的用餐環境,從而起到改善心情的作用。
然而,我們仔細設計了產品內容,卻忽略了一個最本質的問題——用戶是否會掃這個二維碼。調研結果告訴我們,他們根本不會掃食堂餐桌上的二維碼,因為認為那是廣告。
經過商討,我們決定放棄這個想法,同時開始了今天的工作——完成用戶角色的設計和用戶旅程圖的繪制。在繪制用戶旅程圖時,一個全新的想法點醒了我。我們每人每天都有如此多的事情去做,日程設置下的一個個DDL推著我們不得不去做某些事情,無論自己喜不喜歡。
我突然想到,其實保持心情愉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一個人去做他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但是,由于我們的生活過于忙碌,很多愛好并不能一一實現(至少現在情況如此),久而久之人是會淡忘自己的興趣和喜好的,到最后甚至不記得最初你的喜好和夢想是什么,之前所有愉快的記憶也會被各種現實所充斥而被漸漸遺忘。
因此,為什么不能設計一個可以時刻提醒你過去所有愉快經歷的產品呢?當你看到一個記錄心情的時光盒子中或清晰或模糊的愉快記憶時,想必也一定會欣慰或滿足吧。至少它是你記憶的一部分,喚起回憶的同時也在提醒著你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和喜好。
帶著這個出于功能設計的產品思路,我們迎來了Microduino公司的校友學長為我們從技術上面進行了普及。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產品可應用的硬件技術類別以及技術實現的各種渠道,感受眼前一亮,很多以前只敢想不敢說的想法現在好像都可以通過技術來實現,瞬間對產品有了信心。此外,我們還學習了一點兒最簡單的編程,這對于我這個文科生來說實在太榮幸了。
下午回到課堂后我們主要學習了“故事板”的繪制方式,個人感覺故事板是用戶旅程圖的升級版。在設計故事板的過程中,我們對產品的內部結構和功能用途都進行了深入探討,也誕生了一些新的設想,比如產品外殼材質和顏色的選擇、燈控設置、開啟閉合裝置、云存儲照片可否通過機器打印出可保存的紙質版等,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如特殊技術的實現方式、用戶偏愛的操控方式……
在最后通過SET模型從三個屬性對產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包括之前的所有問題都集中在用戶需求和體驗上。因此,大家總結出了一份針對性的用戶調查提綱,準備在未來一周分別進行市場調研并及時在群內反饋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明確用戶真正需求并盡快確定產品的最終功能和設計。
在這兩天的時間里,我能夠清晰地感受自己的思維在不斷打開和拓寬,同時也有潛能在被激發,這種感覺讓我很滿足。我對我們組的每一位組員和最終的產品都充滿了信心,很期待下周的課程和最終產品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