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EAP的認識、了解、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它有時像一個無形的避風港,守護著我們內心的一片凈土;有時又想一位老朋友,靜靜地傾聽我們的抱怨抑或是困惑;有時又像黑夜中的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為我們照亮遠方的路……
EAP給我生活帶來最大的變化是讓我對行為背后的原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激發了我對心理學的學習熱情,并培養了閱讀的好習慣。以前報著一本心理學書籍會覺得里面的專業術語晦澀難懂,對于書中的實驗現象和數據半信半疑,后來才發現有些書在人太年輕的時候,它的味道是讀不出來的,但越是經典的書是可以反復翻閱,進行一種深閱讀,它能緩慢持久地為我們注入一種能量,提升自我修養。
世界很大,但從心理學的窗戶讓我看到比世界更大的世界是人的內心。以下是自己的讀書心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 ? ? ? ? ? ? ? ? ? ? ? 正向的情緒體驗
從《社會性動物》,我開始了社會心理學知識的入門學習,通過對心理學知識的探索,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解決了我很多生活、工作、育兒等很多方面的困惑。本書通過對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從從眾、大眾傳播、宣傳與說服、社會認知、自我辯護、人類的攻擊性、偏見、喜歡、愛與人際敏感等方面逐一介紹,使讀者對社會心理學有一個基本而全面的了解。而這些對于我們理解和看待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極其有意義的,讓人學會控制焦慮,看清事情背后的真相后,讓人建立一種正向的情緒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自我情緒管理。
? ? ? ? ? ? ? ? ? ? ? ? 專注地投入狀態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拖延癥,我們總以為,解決拖延癥的方法就是立刻去做,事實上,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并非如我們所以為的那樣簡單。是完美主義者?是對失敗的恐懼?還是對成功的恐懼?拖延來自于個人習慣還是受家庭、周圍環境影響?《拖延心理學》一書中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拖延背后的原因,同時針對各種原因產生的拖延癥又提出了擺脫拖延怪圈的有效方式方法,提倡一種培養成長的心態,還總結歸納了飯拖延信條。深層次閱讀《拖延心理學》,可以擺脫因為時間和工作時間管理混亂帶來的焦慮問題,達到一種專注地投入狀態,這也是EAP中對幸福這種主觀心理感受的分析來源之一。
? ? ? ? ? ? ? ? ? ? ? 積極的人際關系
作為一個溫和守法的公民,似乎和暴力扯不上社么關系,因為在與人溝通時,我們并不會對人拳打腳踢,但是讀《非暴力溝通》,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溝通方式。事實上,本書所指的“暴力”,不是肢體上的暴力,而是語言暴力,言語上的諷刺、否定、說教、批評等,就像一種傳說中的“無影腳”,加諸于人們的心靈之上,造成痛苦和傷害。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充滿愛的溝通方式,是能讓雙方都能感受到善意的“愛的語言”,它鼓勵人們都帶著愛和善意去聆聽、洞察彼此的需要,讓人們可以直面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它作為一種促進人類和諧的突破性成就,不僅可以教會人們如何使個人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同時也解決了眾多世界范圍內的沖突和爭端;它是語言的藝術,也是思維的習慣。本書中介紹的案例豐富有趣,由于孩子的成長需要更多愛的呵護,還推出了特別的親子溝通篇。
? ? ? ? ? ? ? ? ? ? ? ? ? ? ? 回歸國學
國學經典博大精深,每讀一遍就會有更深的體會。
曾經有人說過,中國人的信仰,是千百年來儒釋道的雜糅,是唐詩、宋詞中傳承的審美,是爺爺奶奶給你講的故事,是別人看待你的眼光里無形的約定俗成。于丹老師也在《有夢不覺人生寒》一書中談到,儒家實現的是中國人的社會人格,道家成全的則是中國人的自然人格,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雙重人格。讀完一些國外的心理學著作后,回歸國學經典,比如《道德經》、《論語》等,會讓人覺得特別親切,迷惑的地方會有新的理解。
……
閱讀,為我們打開世界,帶我走出狹窄的空間,帶我面對內心,面對人性,面對生命,讓無光之處有光。最讓人欣慰的是,這許多觀點與公司順勢而為實施的EAP計劃,從正知正念、傳播善舉的角度切入,借助EAP鼓勵全員培育積極思維、發散良善快樂、營造健康和睦等不謀而合。
從海綿式思維轉變到淘金式思維需要勇氣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地去看書,保持一顆好奇心,深刻地去認識這個多彩的世界。通過對行為背后的原因進行分析了解以及思考,從心理學回歸國學,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讓我相信我們內心超過物質的期待,人格的獨立,獲得心靈的自由,才是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