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這個詞來自股市用語。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復盤就是股市收盤后再靜態地看一遍市場全貌,從而發現一些你白天動態盯盤來不及觀察、來不及總結的情況。
用在工作中,即是每隔一段時間,靜態地回顧一下你的工作全貌——即做每個項目的全貌、簽約每個單的全貌、參加每個展會的全貌,從而發現一些你做得不錯的地方和找出你有待解決的問題。
說實話,我很早就知道復盤的好處。但是真正體會到它的好處卻是在昨天。
最近小伙伴的工作走到了某個瓶頸階段。為了突破這個難關,昨天我向他提議來一次工作復盤,把他過去一年多的工作全過程一一展示出來,看看有哪些好經驗值得繼續發揚,有哪些問題一直被忽略,有哪些環節還可以再優化。
結果你猜怎么著?很多過去在做的過程中沒有觀察到的細節與問題一個個浮現出來了。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他還有很多可努力的空間,如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他能夠把這次復盤觀察總結到的問題一一解決到位的話,那么他將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他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前幾天還有點蔫了吧唧的小伙伴,昨天晚上已經有點興奮得想大干一場而睡不著覺了。
如果你也在工作中遇到瓶頸階段,或者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卻不知如何下手,又或者想在換工作之前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更全面的認識的話,我建議你也可以嘗試復盤一下過去的工作。
在開始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復盤工作的正確打開方式哦。
首先,搞清楚復盤與總結的區別。
在復盤的過程中,小伙伴曾問我:復盤與總結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來,總結僅僅是對某個項目完成的結果與目標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得出結論:有沒有完成目標,沒有完成目標的原因是什么?而復盤,是對整個項目的準備過程、執行過程以及結果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即在腦海里重新經歷一遍,從而去斟酌某個環節進展不順利的原因是什么?雖然最后完成了目標,但某個環節是不是還可以再優化得更好?
也就是說,復盤關注的是過程和結果,比總結更全面一些,能夠觀察到的問題也會更多更全。
舉個例子,小伙伴公司八月份在深圳參加了一個展會,在參展過程中,他們由于準備不足,犯了多個低級錯誤,但最后仍順利完成了既定目標。如果只是關注結果的話,這似乎是一次圓滿的活動。但是如果關注過程和結果的話,我們就會把那些低級錯誤一一記錄下來,避免以后再犯。因為如果不發生那些低級錯誤的話也許效果會更好。
這就是復盤與總結的差異。
其次,在復盤過程中要不斷向自己提問。
我們在回顧過去的工作經歷時,很可能會出現的這樣的情況:僅僅是平鋪直敘地描述過程和結果。
以小伙伴為例,他在復盤某個月的工作全貌時,就曾寫下這樣簡單的描述:這個月與哪個客戶簽單了,這個月沒有簽單,很失敗……
這種只是描述做了什么的復盤是沒有意義的,你不能從中發現問題和找到閃亮點。
復盤不是簡單回顧,而是要在回顧每個過程的時候,不斷向自己提問,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是怎么說服這個客戶的?接下來,他會愿意與我們續約嗎?我應該怎樣讓他愿意繼續與我們續約?這個月為什么沒有簽單?其他同事有簽單嗎?他們怎么做到的?我是不是可以觀察一下或者請教一下他們?
一系列問題下來,你就會發現很多你沒有做到位的地方或者平時忽略的情況。當然,僅僅是問原因還是不夠的,發現問題后,還要追問自己,我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我要做些什么?
一定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思維和勇氣。
最后,用紙筆把復盤的過程和觀察到的問題全部記錄下來。
我以一個月寫完一本筆記本的經歷告訴你,把所思所想全部記錄下來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的大腦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容易遺忘事情。如果不及時把復盤的成果寫下來,我們可能在一周內仍記憶猶新,但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忘得一干二凈,那這次的行為完全沒有意義了。
僅僅寫下來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每隔一段時間翻看一次筆記,檢視并提醒自己,哪些錯誤不能再犯,哪些問題還沒解決?
直到有一天,你再次打開筆記本時滿意地笑出來。你發現你觀察總結的錯誤已經沒有再犯了,而那些發現的問題也都解決了……這些都是滿滿的收獲啊。
◆◆◆◆◆
慕宇軒(微信訂閱號:muyuxuanxuan)
做一個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