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本人男 老家天津 現在在海外讀汽車工程專業大三 未來工作地點不確定 曾經利用假期回國自駕去過內蒙古和甘肅 加上對汽車的熱愛 非常向往自駕旅行環游中國 可是想想也很無奈 寒暑假要么在上課要么在實習 現在因為疫情更不想回國給大家添麻煩 我該怎么辦?考慮過疫情結束后 休學一學期或者畢業后利用半年實習夢想 但現實就是擔心非應屆畢業生會很難找工作 可是工作之后這種機會會不會更渺茫?是不是該放棄 想聽聽前輩的看法 謝謝!
你的想法很好,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在還沒有想清楚就業方向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先暫停就業。但暫停不等于放棄就業,而是你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其間你還可以進行社會考察、打工,四處旅行。
這些經歷其實都能夠給予你想清楚再選擇的時間,例如選擇心儀的行業、合適的崗位,等等。你的情況正是一種慢就業現象,即是指一些大學生畢業之后,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游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創業考察,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的現象。
據統計,在中國,越來越多的90后年輕人告別傳統的“一畢業就工作”的模式,成為慢就業一族。出現這一現象原因可歸結為,在中國,我們很難說大學生有成熟的關于自己前途和人生的思想。
他們在高中拼命學習,到了大學卻失去了主動性,開始混日子。等到大學畢業后,大多數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今后的人生,對前途缺少成熟的看法。這也就是大部分學生一畢業后,在向對就業時迷茫的真實原因。
所以,慢就業也有一定的好處:
第一、我們至少能夠開始直面自己的未來。在不知道到底應該干什么的時候,我們可以給自己留一段時間去進行深入地思考。
第二、讓我們有了試錯的機會。你去旅行、去實習的時候,發現自己對這件事好像不太感興趣,你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這半年的時間里,你至少可以做三四件事情來看看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到底是什么。
第三、我們還可以去深度了解社會。為自己未來的工作、創業、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慢就業是有一定好處的。
但也要避免一種情況,就是一直迷茫,不去行動,而是以慢就業為理由,實則找了一個啃老的借口。那些靠父母供養,自己一無所長,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們終將會無法擺脫困境,最后只會變得越來越頹廢、絕望、被動、懶惰,活成了生活上的一個“巨嬰”。
所以,慢就業也要有一個“慢”的期限,你給自己休學一學期或者畢業后半年實習作為休整期,是合理可行的,但切記一定要主動思考,并付諸行動。
好了,今天分亨至此,希望你有所啟發,祝事事順心,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