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爾秋又盡,盼一盼,冬就來了
關于冬,我們有著太多期許和盼頭
蘇東坡也說,立冬好
不要再為眼前殘荷敗菊傷感
因為“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冬,一年里擁有的最后一個季節
萬物收藏,為四時打個結
暫別這一年的得與失
未了的大心愿、未實現的小目標,留給來年的自己
在冬里,只消用心感受自然最后一次的變幻
圖片|簡視覺-斯人 -攝
圖片|孫小斷 -攝
沒有什么比一場初雪更讓人興奮。
欣喜地趴在窗臺,外頭的秋色已被悄悄蓋上,房頂、路肩鋪著一層晶瑩的白,連慵懶的野貓也忍不住從車底探出頭舔雪。
一場初雪,輕輕地蓋住了秋色,這種秋末冬初的曖昧色彩,讓我們又感受到了生活的溫度。對著窗哈一口氣,雖有無數激動想寫下來,可是最后,只想到在霧氣上畫個笑臉。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尾乾-攝
天漸冷下來了,可是眼前純潔的光景,卻讓心窩和眼眶一下子熱了起來。望著屋肩上的雪,就像是生活拍著你肩膀說了句:“謝謝你這一年那么努力地活著,辛苦了。”
冬本意便是終結,先民用結繩記事,在線的兩端打上結,就是“冬”的形象。辛勞了大半年,也該隨著冬天的節奏停下腳步。
把多余的欲望收起來,把裸露的身體裹暖和,跟家人吃一碗暖心的餃子便足矣。最后看一眼這年的得與失,余下的,盡管順其自然。花一整個冬把心情慢慢收拾好,明年開春做更好的自己。
圖片|ZeBian-攝
圖片|老億-攝
立冬 · 三候
一候水始冰|雖說是初冬,可是北方的水面已經挨不住凍,結起了薄但不堅實的冰;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候地始凍|土地開始漸漸凝結寒氣,但未龜裂;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候鳥不知藏哪去了,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條紋顏色和野雞相似的大蛤,仿佛雉在立冬后變成大蛤,海市蜃樓便是大蛤吐氣而成。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立冬· 風俗
【 立冬補嘴空 】
時序進入冬令,古人認為天轉寒冷,萬物皆藏,此時最應該補充身體營養。舊時農耕社會,農民都會選擇立冬這天好好休息,犒賞一年來辛苦的一家人。
寒氣逼人的漫漫嚴冬,何以解憂,唯有吃肉。人們會提前囤肥家里的雞鴨牛羊豬,為的就是入冬之際暖爐一鍋,翻騰著種種美味,北方常吃羊肉鍋、南方多愛姜母鴨,大補一番,御寒保暖之余,滋補養生。一家人圍著騰騰熱氣,人間無處不是風味。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的地方也會吃餃子。秋冬季節之交,“交”子之時吃餃子,意在新舊交替,祈祐來年好運。餃子中間鼓鼓、兩端翹,于是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叫“嬌耳”。傳聞是醫圣張仲景為了驅寒而首先發明了“祛寒嬌耳湯”。所以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身在異鄉的游子更要親手給自己下一碗餃子,拍下照片發給遠方的父母,這份安心能讓他們暖著心入冬。
圖片|YANG-攝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 冬釀酒醉人 】
氣溫低、水清冽,冬天正是釀酒發酵好季節。立冬到次年立春這段期間,紹興人稱之為“冬釀”。千百年來,黃酒后人一絲不茍地在這一天泡米、蒸飯、發酵……直至美酒釀成。這或許就是時節最好的饋贈。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天冷不想動”是一種古今通感。千年前一個立冬夜,李白凍得不想寫新詩。
他擱下筆,興沖沖架起小火爐,溫一壺美酒。咪醉了酒以后把月下花影錯看成茫茫初雪,還是忍不住提筆寫下“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 小陽春 】
北方雖是孟冬之時,但南方遠離極寒北地,會呈現出春三月的溫暖天氣,俗稱“小陽春”,大部分植物會二度開花。
《紅樓夢》便有提過,賈母見到十月海棠開便說:“這花兒應在三月里開的,如今雖是十一月,因節氣遲,還算十月,應著小陽春的天氣,這花開因為和暖是有的。”冬里奇遇春花開,提前感受到了春的生機,暖意滲透心房。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立冬 · 養生?
補肝益腎:姜母鴨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 材料 |
紅面番鴨1只、老姜200克、
廣東米酒50克、黑芝麻油200克
| 做法 |
①番鴨洗凈剁成塊,鍋燒開水后放入焯水,之后洗凈撈出瀝干水分;
②老姜切片。鍋燒熱,芝麻油入鍋燒熱放下姜片炸至金黃,盛出備用,鍋留底油;
③放入桂皮,八角,香葉,炒出香味將鴨肉放入鍋中炒到金黃,放入一半炸姜片和麻油,加點米酒或者料酒翻炒均勻,在放入生抽和老抽翻炒均勻;
④加入開水沒過鴨肉,燉煮1-2小時,最后大火收汁。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 注意事項 |
烹調時可以適當加入熟地、當歸、川芍、枸杞子、黨參、黃芪等藥材,使得整道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
圖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落葉枯枝的秋景早已看厭,心里的哀愁滿得快要溢出來。幸好生活總有不期而遇的驚喜,立冬一場初雪,便是一份最讓人感動的驚喜。
年華雖易逝,但生命中每一片雪花、每一場雪,都是生活對我們的回贈,帶著盼頭努力生活,不錯過每一寸曼妙風景,心就會慢慢變老。冬天就盡管藏在家里,靜靜守候每一場雪。等心中堆積滿了雪花,便可化成春天。
圖片|huhan323-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