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管理和商業人才之前,你需要學習建立一些基本、普適的智慧。本講講述查理·芒格《誤判心理學》中關于人類的認知謬誤。
責編:玲兒 ?美編:訫亦
第08篇深度好文:3933字數 | 5分鐘閱讀
導讀
查理·芒格,是美國投資家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與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窮查理寶典》首次收錄了查理過去20年來主要的公開演講,全面展現了這個傳奇人物的聰明才智。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觀點是,在你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管理和商業人才之前,你需要學習建立一些基本、普適的智慧。
你們必須在頭腦中擁有一些思維模型。你們必須依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包括間接的和直接的。
你必須擁有多元思維模型,這些模型必須來自各個不同的學科,掌握八九十個模型就差不多能讓你成為擁有普世智慧的人。而在這八九十個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幾個。
那么查理·芒格認為最重要的模型有哪些呢?
在《窮查理寶典》中,他提到了十三個模型,分別是:復利原理、排列組合原理、費馬帕斯卡系統、決策樹理論、會計學、復式簿記、質量控制理論、后備系統、斷裂點理論、理解質量概念、誤判心理學、微觀經濟學、規模優勢理論。
與此同時,芒格提到,如果你想擁有任何普世的智慧,心理學是太過重要了。心理學最有用、最具實踐價值的部分,我稱之為誤判心理學,是極其重要的知識。它包括了大約20個小原則。
我們在前面的幾講中提到,之所以產生黑天鵝現象,根源在于人們的認知謬誤。而心理學的研究恰恰是揭示出了人們的認知謬誤的根源。那么我們就嘗試從芒格的《誤判心理學》中再進一步了解一下人類的認知謬誤,并且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幫助自己克服這些敘述謬誤。
1、簡單聯想傾向
人們會因經驗帶來的簡單的聯想來判斷從而導致失誤。例如,許多人會根據從前的生活經驗得到這樣的結論:如果有幾種同類產品同時在出售,價格最高的那種質量最好。有的產品銷售商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改變產品的外包裝,把價格提得很高,而一些追求高質量的顧客會因此而上當。
再比如,有個人愚蠢地去賭場賭博,竟然贏了錢。這種虛無縹緲的關聯促使他反復去那個賭場,結果自然是輸得一塌糊涂。也有些人把錢交給資質平庸的朋友去投資,碰巧賺了大錢。嘗到甜頭之后,他決定再次嘗試這種曾經取得成功的方法,結果很糟糕。
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去思考,詢問自己的推理是使用了“系統1”還是“系統2”,就很容易避免受簡單聯想的影響。
芒格在書中提到的避免因為過去的成功而做蠢事的正確對策就采用了“系統2”的思維模式,也就是用有邏輯的認知模式來思考,具體方法是:
(1)謹慎地審視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這些因素誤導,從而夸大了計劃中的新行動取得成功的概率;
(2)看看新的行動將會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經驗中沒有出現的危險因素。
2、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人類社會被正式組織成等級分明的權力結構,這些結構的文化則增強了人類天生就有的追隨領袖的傾向。
但由于人類的反應大多數是自動的,追隨領袖的傾向也并不例外,所以當領袖犯錯的時候,或者當領袖的想法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傳達、被大眾所誤解的時候,追隨領袖的人就難免會遭受極大的痛苦。我們看到的許多例子都表明,人類的權威——錯誤影響傾向會造成認知錯誤。
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去思考,多問問自己,權威說的就一定時對的嗎?堅持獨立分析和思考,自然會避免受到權威錯誤的誤導。
3、喜歡/熱愛傾向
在遺傳因素的作用之下,剛孵出來的小鵝在破殼而出后將會“熱愛”并跟隨第一個對它和善的生物,那幾乎總是它的母親。類似的是,剛出生的人類也會“天生就喜歡和熱愛”對他好的人。人類喜歡和熱愛被喜歡和被熱愛。一般來講,人類終身都會渴望得到許多和他毫無關系的他人的憐惜和欣賞。
喜歡/熱愛傾向造成的一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后果就是,它是一種心理調節工具,促使人們:
(1) 忽略其熱愛對象的缺點,對其百依百順;
(2) 偏愛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起熱愛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
(3 )為了愛而扭曲其他事實。
喜歡/熱愛會引發傾慕,反之亦然。傾慕也會引起并且強化喜歡/熱愛傾向。這種“反饋模式”一旦形成,通常會造成極端的后果,有時候會促使人們為了幫助自己心愛的人而不惜故意自我毀滅。
喜歡/熱愛傾向會導致我們認為我們所喜歡的人說的就是對的,從而產生認知謬誤。喜歡/熱愛某種觀點,也會讓我們忽視這種觀點存在的片面性。喜歡/熱愛某種思維模式,也會讓我們忽視這種固有思維模式帶來的缺陷。
喜歡/熱愛傾向也是受到了“系統1”經驗模式的影響,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我們需要多問自己的就是,我喜歡的人所說的話從邏輯推理上來看是正確的嗎?我們所喜愛的所堅持的原則、觀點是絕對正確的嗎?有沒有失效的場景?
4、避免懷疑傾向
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有一種盡快作出決定,以此消除懷疑的傾向。這很容易理解,進化在漫長的歲月中促使動物傾向于盡快清除懷疑。畢竟,對于一只受到進攻者威脅的獵物來說,花很長時間去決定該怎么做肯定是一件不妙的事情。
人類通過盡快作出決定來消除懷疑的傾向十分明顯,所以法官和陪審團必須采用抵制這種傾向的行為。他們不能立刻作出判決,而是必須經過慎重的考慮。人們在做決定之前,必須讓自己習慣于戴上一個客觀的“面具”。
引發避免懷疑傾向的因素通常是:
(1)困惑;
(2)壓力。
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要跟自己詢問的是,我是否因為想要避免懷疑而不去思考?
5、避免不一致傾向
為了節省運算空間,人類的大腦會不愿意作出改變。這是一種避免不一致性的行為。在所有的人類習慣中,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維持許多好習慣,避免或者戒除許多壞習慣,這樣的生活才是明智的。
大腦的抗改變傾向還使得人們傾向于保留如下幾種東西的原樣:以前的結論、忠誠度、身份、社會認可的角色等等。
我們很容易可以看出來,如果任由避免懷疑傾向引發的快速決定和拒絕改變這種決定的傾向相結合,將會使現代人的認知出現大量的錯誤。
而且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我們所有人都曾和許多冥頑不靈的人打過交道,那些人死抱著他們在小時候形成的錯誤觀念,直到進了墳墓還不肯放手。
人們傾向于積累大量僵化的結論和態度,而且并不經常去檢查,更不會去改變,即便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它們是錯誤的。
正確的教育應該是一個提高認知能力的漫長過程,以便我們變得足夠有智慧,能夠摧毀那些因拒絕改變傾向而被保留的錯誤想法。
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要跟自己詢問的是,我是否因為想要避免跟他人的不一致而做出決策?
6.社會認同傾向
如果一個人自動依照他所觀察到的周圍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和行動,那么他就能夠把一些原本很復雜的行為進行簡化。而且這種從眾的做法往往是有效的。例如,如果你在陌生城市想去看一場盛大的足球比賽,跟著街道上的人流走是最簡單的辦法。由于這樣的原因,進化給人類留下了社會認同傾向,也就是一種自動根據他看到的周邊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和行動的傾向。
家有兒女的父母經常無奈地了解到,青少年特別容易由于社會認同傾向而出現認知錯誤。年輕人最尊重的是他們的同齡人,而不是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
社會認同傾向在什么時候最容易被激發呢?
許多經驗給出了下面這個明顯的答案:人們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壓力的時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壓力的時候,最容易受社會認同傾向影響。
由于壓力能夠加強社會認同傾向,有些卑鄙的銷售機構會操縱目標群體,讓他們進入封閉和充滿壓力的環境,封閉的環境強化了那些騙子和率先購買者的社會認同效應,而壓力則使目標群體更容易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
人們不僅會受到別人行動的誤導,而且也會受到別人的不行動的誤導。當人們處在懷疑狀態時,別人的不行動變成了一種社會證據,證明不行動是正確的。
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我們需要詢問自己的是,自己的對一件事情的認同,是否受到了周圍人們都認同的影響。
7.重視理由傾向
人,尤其是生活在發達文化中的人,天生就熱愛準確的認知,以及獲取準確認知過程中得到的快樂。
如果老師在傳授知識時講明正確的原因,那么學生往往會學得更好。因此,在發布命令之前不僅要想清楚原因,而且還應該把這些原因告訴命令的接受者,沒有比這更明智的做法了。
說到對這個道理的了解,沒有人比得上卡爾·布勞恩。他為人正直,以過人的技巧設計了許多煉油廠。他掌管的那家德式的大企業有一條非常簡單的規矩:你必須講清楚何人將在何時何地因何故做何事。如果你給屬下寫紙條,吩咐他去做事情,卻沒有交待原因,布勞恩可能會解雇你,因為他非常清楚,人們只有一絲不茍地把某個想法的原因都擺出來,這個想法才最容易被接受。
總的來講,如果人們畢生致力于將他們的直接和間接經驗懸掛在一個解釋“為什么”的理論框架之上,那么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和使用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不幸的是,重視理由傾向是如此強大,乃至一個人給出的理由哪怕是毫無意義的或者是不準確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從。
有個心理學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這個實驗中,實驗人員成功地插隊到排在復印機前面的長隊前頭,他給出的理由是:“我要復印幾份東西。”
重視理由傾向這種不幸的副作用其實是一種條件反射,會出現這樣的條件反射,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有理由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自然地,某些商業機構和邪教組織經常利用各種有噱頭的理由來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運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我們要思考的是,這個理由解釋的通嗎?我們是否受到了理由的誤導?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這本書中一共分析了20個類似的人類容易犯認知謬誤的心理學傾向,有時間大家可以再去自行學習。
今天我們通過對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的一些認知傾向進行了分析,并且用“黑天鵝思維模式2:敘述模式”逐一進行了解讀,主要目的是幫助大家養成用“系統2”思維的習慣,盡可能減少我們的敘述謬誤,從而使我們更多的認知黑天鵝現象。
制藥公司更擅長發明和已有藥物匹配的疾病, 而不是發明藥物來治療已有的疾病。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better at inventing diseases that match existing drugs rather than inventing drugs to match existing diseases.
——塔勒布 《隨機生存的智慧》
黑天鵝智庫,建構黑天鵝思維地圖
或許你就是下一只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