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提問?
廚房里,巖巖問媽媽:“水為什么會流啊?”
媽媽一邊猶豫這個問題怎么回答,楞了幾秒,一邊說:“去問爸爸。”
一分鐘后,巖巖從書房中出來,大聲告訴媽媽:“爸爸說,因為水是液體!”
這個答案沒錯,可巖巖得到的卻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正確答案,他喪失了原本可以繼續探究的學習機會。
把這個片段拆為己用:我們提問的時候,要想方設法提出能真正從中學習的問題。而在回答別人(孩子、學生、下屬等)的提問時,提醒他不要太關注正確答案,促進他思考自己的提問。
高級學習者怎么提問?
有一種提問是為了得到正確答案;另一種提問是為了進行有效學習。
前者常問“為什么”“是什么”,后者常問“如何”“你都考慮哪些方面”。
比如,女朋友說要跟你分手,如果你還想給這段愛情加上一個錯誤,那就問“為什么”吧。因為這樣提問,你八成得到的,只有結論。那么,怎么做才不會白白受苦呢?較好的問題是:“我們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
一、善于學習的人在反思和追問時,會盡量用“如何”來取代“為什么”。
例如,將“為什么客戶說我的產品不實用”改為“客戶是如何對我的產品形成不實用印象的”。
二、善于學習的人還習慣在標準的層面向對方提問。不是問對方如何看待當下這件事,而是問對方面對這類事務時都考慮哪些因素。
例如,不要問“你為什么不喜歡我”,而是問“你的擇偶標準是什么”。
提出好的問題不僅是學習能力的重要表現,加以引導后還會極為有效地提升學習能力。就像表達是你的情緒反應一樣,表達方式反之也會影響情緒。
學習促進者怎么回答提問?
一種回答是能夠給出正確答案,另一種回答是能夠促進正確思考。
扼殺問題的最大兇手是什么?不是粗暴的打斷,而是正確答案。
正確答案貌似滿足了好奇心,實際上是把學習者探索未知的熱情轉化成了記憶事實性知識的苦差。
長期被提醒要注重正確答案的人,普遍患有一種病,叫做“知識消化不良癥”。這種病的癥狀是,得到回答跟沒得到一樣,讀了書跟沒讀一樣,記了筆記跟沒記一樣,參加了培訓跟沒參加一樣。不能做到聯系自身,拆為己用,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轉化不成自己的能力。
我們都承認,優秀的職場人應該是優秀的學習者,但若以此為前提,合理的推論是: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優秀的學習促進者。
管理者可以在4個方面提升下屬的學習能力:
1.把希望下屬掌握的知識加工為具體案例。
2.激活下屬的經驗,反思自我。
3.促進下屬去思考,及時演練。
4.催促下屬去應用,解決問題。
突破了初級學習者的認知習慣,鍛煉成為高級學習者和學習促進者,這樣我們的下屬會知道,比答案更重要的是不斷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問,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盡力消化和應用學到的知識。
做一個有價值的學習促進者
人們怎樣才能跳出以往的條條框框,開始嶄新的生活?哪些事物能夠幫助他們挖自己的無很潛能?能夠幫助教練對象將理想變成現實的終極工具是什么?
提問!
提問常常能夠引發人們深層次的、創造性的思考——它的力量不可低估。
教練機構是這樣解釋提問的重要性的:它通過提問引發思考而不是直接告知的方式,為我們開啟了認識自己的那扇窗。問題能夠逾越人們的心理防線,促使他們設計出能夠迅速提升自己的方案。
培訓師通常是所授主題的專家,具備精彩的表達能力,并能結合學習者的需求進行演繹培訓師在培訓現場同時提供知識配套學習方法。
拆書家就是通過圖書關鍵內容拆頁,來將一些通用技術或知識轉化為學習者自身的能力。拆書家不需要是專家,甚至無需演講有多么精彩,只要他們能幫助學習者拆為己用就夠了。
教練、培訓師、拆書家、主導者都算是學習促進者。
真正高效的學習促進者所創造的價值不可估量。不信的話去打聽一下他們每小時的酬金。
這些角色之外的人也一樣可以是學習促進者,也一樣可以創造價值,照亮他人,并照亮自己:地掌握工作技能,然而不少管理者只知道給“正確答案”,然后抱怨下屬成長得太慢。
父母、丈夫、妻子、朋友、職場人,你自己都可以是學習促進者。
作為一個學習促進者,如果你認為學習的核心是灌輸知識,那么你一定會以表達為主(你可能會精心準備表達和演繹,學習者會聽得如醉如癡,記上滿滿一本筆記)。但你若認為現場學習最寶貴之處在于學習者主動創造信息,那么你一定會以提問為主,而且現場的大部分時間會交給學習者,讓他們在你提問后有充足的時間來創造信息和討論表達。
有時在上課中途,我會問大家記筆記了沒有。很多學員都點頭,有的還拿起自己的筆記翻給我看。大部分人記的都是我的原話。我贊賞這樣的學習態度,而后我會告訴他們:“在成人學習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你記的這些信息。這些都是知識,而你有無數的渠道得到這些知識。你主動創造的信息才是最有價值的。如果今明兩天你最大的收獲就是滿滿一本筆記,那就叫買櫝還珠。”
什么是好的學習筆記?這取決于學習的目的。如果是為了考試,那么老師提供的信息就是最值得記的筆記。但如果是成人學習,那么有價值的筆記應該是自己主動創造的信息。一一這種信息才具備“高度的個人相關性”。
這并非易事。大部分學習者還是初級學習者,已經在多年的學校教育中固化了學習模式,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的“被動閱讀和聽講”。
正是因為這個現實,學習促進者才更有價值。因為學習促進者的價值就是幫助學習者投入心智,把知識與自己關聯起來,在學習中主動創造信息。若學習者自己就能做到這些,那么就不需要學習促進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