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凱里 by20170804 莫丹陽
開篇介紹
別覺得學習很簡單,學校也好,課堂也罷,都是昨天才誕生的東西,最多幾千年,而人類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之久,換言之,我們在99.9%的時間里都不曾有過系統學習的經驗,我們的大腦是從遠古時代帶過來的,也還沒有適應這樣的轉變,而我們本周要帶給大家的,就是盡量讓大家的大腦適應這樣的轉變。
]基礎理論
記憶網絡
關于記憶
大腦的分工腦的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功能,他們分工合作。
記憶是一片神經元通過突觸構建起的神經網絡。
海馬是“新的記憶”形成的場所,失去了海馬,對事物就會“轉瞬即忘”。
新皮層是儲存/提取記憶的場所。??
記憶的提取左側大腦存在“搜索引擎”和“解釋器”,用于搜索資料并連接組合形成記憶提取。
科學實驗如果你讓一名實驗者觀看一部電影,并用電腦記錄下剛才他們的神經元的反應,你就會發現看電影時某些片段可以點亮他們的一些神經元,而另一些片段卻不能,放映結束后,當你詢問實驗者相關的電影內容時,他們能夠回憶起來的內容細節的豐富程度跟剛才神經元的亮度幾乎分毫不差。
人的記憶是網狀的就像是電影剪輯的片段,我們會將其放入整部電影的合適位置,這個位置幾乎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它一定與某些其他片段相連,當我們把相鄰的某些點調用出來的時候,它也可以被輕易地抽取出來。
記憶節點之間并不相互獨立,而是以某種方式相關聯
只要我們剪輯正確,放的位置正確,網絡的節點設置正確,我們就只需要記住更少的事。
缺點
人的經歷不斷變化,會導致相關的記憶像湖水的漣漪一樣一道一道被影響每一次記憶元素碰撞后,大腦還會把相關的記憶都沖洗一遍,以便使之更容易歸納和記憶。
由于線索常常會變化,因此導致相關的片段也會隨之而變,因而會產生錯誤關聯的記憶
當我們只聽到只言片語,大腦通常會腦補出合理的畫面,賦予它新的解釋,以便顯得合情合理比如當我們聽到八卦的時候,會自動腦補完整的故事情節,從而忽略了事實真相
#遺忘機制
關于遺忘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用進廢退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將其命名為“失用定律”:學到的知識如果得不到運用會隨著時間逐漸消退、直至徹底消失。
是隨著時間得到增強。
]比約克夫婦:記憶失用理論記憶包含兩種能力:儲存能力和提取能力。儲存能力:有意義的信息會被儲存,一旦記錄,永不丟失,儲存會越變越強,可儲存的容量也是巨大的。提取能力:??儲存的信息被重拾會意識層面的過程,越用越強,不用則退,每次提取的能量很小,而且轉瞬即逝。“必要難度法則”:越是努力回想起來的信息,越容易被記住。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提取和儲存該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強。
遺忘的作用:先耗損,后增長遺忘有兩個作用:一是過濾掉不重要的信息。二是增強記憶,因為被遺忘的信息,每次的努力回想都會有助于增強提取和儲存能力,從而加深印象。
垃圾信息過濾器篩選無用的信息,記憶真正重要的事情
遺忘不是真的“忘了”
記憶并不會消失
記憶提取的難度會逐漸增加
在合適的“喚醒”條件之下,記憶能被重新回憶起來
記憶提取
和強大的儲存能力比,提取就顯得遜色很多了在任意時間,我們都只能提取到當下這個時刻與給定線索有關的記憶,且是很有限的一小部分
增強大腦記憶提取能力
訓練時增加提取難度大腦的訓練和身體的訓練是一樣的,只有超量訓練才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的“余閑”去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沒有余閑,你就會變得很“脆弱”。
設置提取線索
刻意營造相似環境
缺點:實驗證明,當刻意營造的線索消失時,我們的表現通常還不如一開始就沒有線索的時候。
解決辦法:設置多個線索,讓自己對于相同的內容有更多可供提示的點(反脆弱)
通過聯想記憶(記憶宮殿)
利用間隔效應(分散式學習,多次重復)
赫爾曼?艾賓浩斯的實驗艾賓浩斯在試著記一些無意義的音節表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如果他在頭一天練習了68次,第二天再練習7次,這75次練習可以讓他把這些內容毫無差錯地復述出來。但是如果拉開每次學習的間隔,將時間間隔合理配置,那么在3天里面總共只需復習38次即可達到同樣效果。
實驗說明大腦天生就會對快速重復的信息變得越來越不感興趣當你拉開學習時間間隔的時候,你的學習“性價比”很高,但當你快速重復的時候,其實后面幾遍的學習效果就會打折。
增強記憶方法
換個環境學習
錯誤的學習觀念培養固定的學習習慣,找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學習。?
有助于記憶的提示外在提示:環境。學習時周圍有點什么,比如音樂,比什么都沒有的安靜環境要好。內在提示:心境。記憶的提取不在于是否心境高漲,而在于是否與儲存時有相同的心境。?
啟示與需要記憶的事物存在更多有意義、相關聯的信息,有助于記憶的儲存和提取。因此,變換環境是有助于學習的。不斷變換環境也有助于我們擺脫對提示的依賴。?
拉開時間間隔
突擊式、集中式學習?突擊式、集中式的學習只能用于應付短期內的考試,所學知識無法長久記憶。?
分散式學習和間隔效應分散、間隔的學習要比集中式學習效果更好,學的更多,記得更牢。
間隔學習的其他優勢:發現問題和降低門檻間隔學習還有利于發現前次學習上的不足和薄弱環節,不管是學習方法還是知識點的掌握,從而予以糾正。間隔學習降低了?首次學習的門檻,對于新的知識點,不必急于掌握。
先考試后學習
熟練度錯覺誤判了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自認為熟悉的知識,再提取時卻出現了困難。對于熟悉的知識,再復習鞏固時就會出現懈怠,不利于長久記憶。根據“必要難度法則”,太容易喚起的記憶,也不利于長久記憶。因此,立即復習學過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不利于增強記憶。???
考試的好處考試其實是一種學習方式,任何形式的考試(背誦、演練、轉述、測驗等)都有助于增強記憶,發現不足和消除熟練度錯覺。?考試時提取記憶所付出的努力,要遠遠大于將學習內容重新看一遍,根據“必要難度法則”,越是努力回想得來的信息,越容易被記住。
如何考試學習之后以考試的形式復習,可以幫助加深記憶。沒學之前進行預考,?有助于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對于關鍵知識點會更加留意。花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閱讀和記憶,其余時間用來憑記憶去背誦。?用自己的話轉述學到的知識,也是一種考試?,更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復習時光看已有的筆記或劃線重點,不如憑記憶復述或重新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