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寫煎餅,因為不敢觸及那深深的母愛。
我是吃著煎餅長大的山東姑娘,
因此臉大。
為何?
吃過山東煎餅的都知道
沒吃過?那就不用知道了。
總之,臉大。
煎餅與我的第一次連接,是媽媽告訴我的母愛
母親說,那時候我還很小,不記事。有一天晚上,母親帶著我去鄰居家串門,我看著人家餐桌上剛烙出來的煎餅,哈喇子流了一身。鄰居看在眼里,便道:"這孩子估計愛吃煎餅,平時沒事可以做點給她吃",順手撕了一大塊給我。我貪婪的嚼了起來,像是沒吃過一樣,其實我確實沒吃過,因為母親不會做。
母親告訴我,她為人女兒的時候,在姥姥家也算是個小公主。雖然母親兄弟姐妹六個,可單單母親學習成績好,于是姥姥姥爺什么活也不讓她干,指望著母親能通過高考成為"吃國庫"的人,改寫全家人的命運。于是姥姥姥爺對母親寄予了全部希望,所以母親在娘家那會兒,除了學習什么活也不用干。很可惜,母親最終理想破滅,高考失敗,后來嫁給了我父親,再后來就成為了我的母親。
成為人母后,母親不得不嘗試去做一些她從未做過的事情,比如烙煎餅。在村里,一個大閨女不會烙煎餅是件很丟人的事情,那小媳婦不會烙煎餅更丟人,而一位母親如果不會烙煎餅,那恐怕都要遭到唾棄。我都不知道母親這項不會的技能,是怎樣小心的掩飾那么久的。總之當看到我因為煎餅,饞的哈喇子直流的時候,母親決定,她要彌補這項她缺失的技能。
那時候沒有百度,也沒有電話,母親沒法找教科書,也沒法打電話尋求姥姥的幫助,于是就到各家偷學。看誰家在烙煎餅,她便故意到誰家串門,一邊聊天,一邊盯著人家手上的動作。看著學的差不多了,便開始回家實際操作。
因為怕被人發現,母親烙煎餅前先把大門鎖上,生怕有鄰居突然闖進來,識破這可笑的笨拙。母親那強大的自尊心,現如今也全部遺傳給了我。
所謂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母親剛開始烙的時候,基本是在烙餅,應該如A4紙般薄的煎餅,在母親手里攤來攤去也攤不成。就這樣,在我們全家吃了幾十天餅的背景下,母親攤出的煎餅越來越薄了。
烙煎餅,烙的是溫情
烙煎餅,用的是鏊(a`o)子。鏊子有三個小腿,用磚頭一支,下面生火,鏊子面用油一擦,就可以烙煎餅了。由于鏊子往往支在地上,沒有排風系統,經常是一陣風吹來,就把烙煎餅的人嗆的夠嗆。那時候,我們家活計也多,母親烙煎餅的時候往往是一個人忙活,添草生火,烙煎餅,都是一個人。
那時候也沒有燃氣,生火用的是麥秸,麥秸燃燒的特別快,為了保持鏊子的熱度,必須持續的添火。于是母親烙煎餅時,經常是左手添著草,右手攤著煎餅。就這樣,煎餅在母親飽受煙熏火燎的情況下,一張張的出來了,剛烙出來的煎餅又香又脆,每一張都飽含著深深的母愛。
我從小就特別愛吃煎餅,尤其是煎餅卷大蔥。我小時候吃的煎餅卷大蔥真的是大蔥哦,可不是小香蔥。煎餅卷大蔥,放點母親自制的豆瓣醬,香的不得了。母親烙的煎餅讓我從幼兒走過童年,走向青春期。
青春期的女孩和男孩不一樣,尤其是從農村出來的女孩,往往都是勤儉節約、心思細膩的小大人兒。
高中時期,我們宿舍的小伙伴們全部來自農村,于是比誰更節儉,成了我們消費觀念的主流。如果這周我花了五塊錢,而我同宿舍的小伙伴們只花了兩塊錢,那我就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每天除了一毛錢的水票(打一壺熱水),我們不亂花一分錢。驗算紙是上學期留下的作業本,反面用完用正面,正面用完再用反面,總之節約的厲害。
正是因為這樣,吃飯只吃從家里帶來的咸菜和煎餅,不舍得去食堂買菜,只有高考那段時間才每天就著菜下飯。而媽媽烙的煎餅,炒的咸菜,就伴隨了我整個高中生涯。
高中三年,每兩周回一次家,煎餅的保質期一般是一周。于是每周回家會帶足夠一周吃的煎餅和咸菜,中間母親再到學校給我送一次飯。我至今還記得母親給我送飯的情景。
2003年,全國爆發SARS,那年我正讀高三。學校為了我們的安全,全面封校不允許我們進出。同樣,外來人員也不允許進出學校。母親,就是那個外來人員。母親估摸著我快沒煎餅了,便騎著自行車,十幾公里來到我們學校。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通訊設備,在沒有封校的時候還好,母親可以直接到我們宿舍,但封校以后母親進不來,而我又不知道她要來。所以,可以想象一下,母親扒著學校的大鐵門望眼欲穿,希望在成千上百的放學人群中能看到我,那難度很大。然而就是那天,我與母親似乎有心靈感應,放學后,我突然想去大門口看看,看看是否有我那熟悉的身影。
遠遠的,我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她正努力往前探著身子,穿過擁擠的家長群,努力的站在第一排。為了防止被擠走,她牢牢的抓住鐵門欄桿,焦急的往里張望。那一刻,我的淚水一下子就出來了,怕她發現,我趕緊拭去。當我走到她跟前,她才看到我,一臉的驚喜:"你怎么知道我會來?"
驚喜的臉突然難過起來:"是不是沒的吃了,天天來大門口等我?"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母親也愣了,隨即也掉了眼淚,"唉呀,你沒吃的往家里打個電話,或者借同學的先吃啊"
"不是的,不是的,是我看你太辛苦了"。我哽咽到。
母親破涕為笑,"傻孩子,我還以為你餓哭了呢"。我也被母親逗笑了。
母親把飯遞給我:"趕緊的拿著回宿舍趕緊吃,還熱乎著呢。"
"媽,那您怎么辦?中午怎么吃?"
"我在家里吃過了,你趕緊回宿舍吃吧,不然一會就涼了。"
我知道母親在騙我,我知道她炒完菜就開始往學校趕,我知道她在路上一定騎的飛快,為了讓我吃上一口熱乎飯。
"行了,趕緊回宿舍吧,這弄得跟探監似的"。
我轉身走向宿舍,淚水順著眼角流了下來,我告訴自己,未來要給母親幸福的生活。
沒想到,沒有未來了。
我上大學后,母親就病倒了,從那時起,我再也沒有吃過母親親手烙的煎餅。
煎餅于我而言,那是一位母親,躲在角落里飽受煙熏之苦,為的是讓自己的孩子可以隨時吃得上的母愛。
煎餅于我而言,是母親凌晨起床,烙上厚厚一摞,騎上兩個小時的自行車,看著自己的孩子接過還是熱乎乎的煎餅時,滿意的微笑。
煎餅于我而言,是再也無法盡到的孝道,是再也不能回家高喊的一聲,"媽,我回來了,烙煎餅了嗎?"
其實我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因為寫著寫著就難過的不能自已。母親在我大學畢業第三年,就永遠離開了我,她還沒有享受過我給她帶來的幸福生活。
母親去世后,我每天都會夢見她,每天都會。直至女兒出生后,母親在我夢里出現的越來越少了,但每個月還是會和母親在夢里至少見上一次。
雖然我不相信有來世,但我卻相信一定有另外一個世界,而母親一定在另一個世界健康快樂,而我與母親也會在時空交錯間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