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先生之《產業思維與產業認識》之感悟
商學院第三次大課是《產業思維與產業認識》,主要內容是決定未來幾年中國的產業態勢和企業家和投資家必須建立的N個產業思維和產業認識。因為有前幾次課的鋪墊,這一次課聽得更為親切,聽和君的課,如同和君推崇的文化是一樣的,很親切,似乎我一直停留在感悟階段,突然有人把它體系化,文本化,有感觸的點記錄如下:
一、關于課前秀武鋼養豬,鞍鋼種土豆的思考
1、花無百日紅,行沒百年好。曾經無限風光的行業,僅僅十幾年時間,就變成投資者人人避而遠之的行業,上市公司中很多鋼鐵股是跌破凈資產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公眾認為鋼鐵企業將持續虧損,很難扭虧為盈。具體聯系到個人的職業選擇,一是要選擇一個好的行業、合適的崗位,同樣的崗位,不同的行業,收入與職業發展預期差別極大;二是世界變化極快,我們既要不斷努力、持續學習,也要對宏觀環境、行業環境、職業發展保持足夠的敏感性。
2、問題的解決依賴于更高層次問題的解決。企業的命運,在更高一級的層面上,實際上是產業特點決定的。選擇大于努力,如果對大勢判斷錯誤,進入一個衰退、產能過剩的行業,則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勞無功。同樣,是否進入一個戰略新興型產業,就能保證我們一定成功呢?也不是這么簡單的,進入的時間點猶為重要,如同買股票一樣,再好的股票,買點也很重要。值得思考的案例:盛大集團在互聯網上的布局,我覺得是非常超前的。2004年10月,盛大收購起點中文網,進入網絡文學領域,此后,盛大文學又陸續收購紅袖添香網、小說閱讀網、榕樹下、言情小說吧、瀟湘書院等,在原創網絡文學的市場占有率超過70%。同時,其旗下還有天方聽書網、影視公司、游戲公司。從原創文學到聽書、影視、游戲,整個IP運營產業鏈布局非常健全,而騰訊在2013年騰訊文學成立時才提出“泛娛樂戰略”。盛大文學在2010年以前都是虧損的,應該說過早的布局這一領域,使得盛大多年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這應該是其最終被騰訊收購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對于武鋼、鞍鋼敢于積極做于轉型的舉措,個人覺得勇氣可佳,但轉型的方向是否合適值得深入探討。
二、關于三股商業浪潮的思考
1、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將改變一切產業。移動互聯網使得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緊密互聯;大數據對用戶的特征、用戶行為數據進行了的記錄與分析。傳統行業面臨著如何在互聯網轉型、O2O中勝出的競爭壓力,如何使用互聯網的手段、加深對用戶的了解,如何讓更多的用戶了解、使用企業的產品,甚至面臨于商業價值重塑。
2、創新主題的產業基金模式。企業自主創新面臨著經營者觀念、企業文化、機制體制、人力等各方便的限制,企業與基金相結合的模式是一種不錯的模式。以實際工作中的經歷為例,最近正在與各基金、券商聯系,探討產業基金的運作模式。公司即是央企的控股子公司,又隸屬于移動互聯網領域,行業內有不少的投資機會,公司也有不少的閑散資金,如果能用于并購整合,既有利于加快企業的業務發展,又能充分有效利用資金。但由于行業的特點及國企機制體制的限制,如何衡量被投企業的價值?復雜的審批流程與互聯網快速響應的特點的矛盾?如何進行投后管理?由于互聯網公司的高成長性與高風險并存的特點,如何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些都是面臨的很難解決的現實問題,所以我們也想到產業基金的模式,委托專業的基金管理,既能確保決策的合理性,響應速度上也更為快捷,再加上公司可以提供相應的營銷渠道資源扶持被投企業,被投企業也可以與公司的業務發展形成協同發展效應。
3、全球化視野的企業,拓展全球化生存空間,重構產業分工體系。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從國家戰略層面的“走出去”、“全球化”,與此相結合,企業不管大小也應該思考自身海外市場拓展的可行性。
三、關于企業家必須建立的N個產業思維和產業認識的思考
1、沿著人均GDP的變遷軌跡尋找產業機會、規避行業風險。沿著人均GDP的變遷軌跡,不僅可以看見企業的機會與風險,對個人的重要的決策,如職業方向的選擇,個人買房、理財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沿著經濟時差和產業轉移的軌跡尋找產業機會。發達區域的昨天和今天,就是發展中區域的明天。一般的人在就業時,都喜歡選擇知名的企業,我也不例外,但現在,我更看中的是企業所處的行業、企業的成長性。一般而言,規模特別大的企業,通常成長性也不高,同時,個人的發展空間也比較有限。
3、在行業選擇上,可以重點參看國家五年規劃中扶持的行業,以及國家明確為戰略新興型的行業。圍繞這些行業求職、創業,由于行業處于快速成長期,人員供不應求,往往對個人意味著較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