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表揚提不起興趣,感覺我對學生的表揚就像拳頭打在棉花上,毫無回應。直到有一天,我的課代表跑過來,很興奮地跟我說:“老師,小麥今天又交作業了,昨天她還是第一個把作業放到我桌面的呢。”
? ? ? ? “真的嗎?”我很好奇,小麥可是我們班從初一到現在不交作業的頑固分子,連她媽媽都跟我直言關于小麥的學習她無能為力。
? ? ? “是的,估計是你的進步獎發揮了作用。”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身震悚:原來贊美一直都有力量,只是我沒有用好罷了。
? ? ? 那么,如何讓我的贊美有力量?結合小麥和其他獲獎同學的表現,我總結出了幾點:
? ? ? ? 1.關注一些渴望贊美缺乏贊美的學生
? ? ? 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在學校同一屆被表揚的學生往往是那幾個熟悉的面孔。不僅老師表揚沒了熱情,被表揚的學生也是興趣缺缺。獎狀獎品到了這些學生手里,這樣的贊美沒有任何的力量可言。對于已經被贊美光環包圍的學生來說,贊美最多也就是錦上添花。但是如果是那些從小缺少夸獎的孩子,贊美就是雪中送炭。
? ? ? 小珊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也是班級最沒存在感的人。小珊的父母說小珊從小就自卑,也沒什么優點,小學一直在老家讀書,這邊基本沒有朋友。我發現小珊很怕人,看我的眼神也是躲閃畏懼的。就是這樣一個學生,卻在所有人都沒有發現我不舒服時她發現了。當我餓得冷汗直冒時,她給我遞上了她準備中間餐吃的一小袋面包和一瓶牛奶。我感謝她的細心,于是我有意無意地開始關注她。她覺得我對她好,家里難得煮一次海鮮螃蟹,她用一個小小的塑料圓盒裝了幾塊,然后用白色塑料袋捂著,羞澀地放到我辦公桌;我生病住院,她每天都會給我發信息,關心我的病情,用她稚嫩的語言安慰我……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是值得大力表揚的。我在班上毫不吝嗇對她的贊美,她慢慢也有了自己的朋友,遇到了事情也會跟我說,最主要的是她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一點了。
? ? ? ? 2.不要總是表揚學生原有的優點,要從學生薄弱的一面發現其閃光點并當眾贊美。
? ? ? 小麥其實也被表揚過的,因為她畫畫挺不錯。黑板報、繪畫比賽,這些活動都有她的身影。她也拿過不少這方面的獎項。但是所有的獎項加在一起都沒有這個“進步獎”效果顯著。那是因為學習是小麥最薄弱最頭疼的板塊。在最弱的地方得到肯定,那肯定是心花怒放,如打雞血啊!
? ? ? 所以,本身就背誦能力很強的學生不要總是表揚他的朗朗上口,可以轉身看看他不擅長的書寫中有沒有寫得比較好的字體;體育尖子生的體育成績有訓練老師捧著,可以挖掘一下他其他值得夸贊的地方;平時乖巧可愛的學生不一定總要賦予她“五星級學生”的稱號,可以提醒她從家務勞動、養花種菜中獲取成就感。
? ? ? 3.贊美學生的語言不刻意,贊美需要儀式感
? ? ? 有些贊美的話估計不少學生都聽膩了,諸如“你真棒!”“你太聰明了!”明顯有敷衍的成分。我倒覺得老師對學生的贊美不必過于刻意,老師表揚學生應該是真情實意,有感而發。另外老師的贊美還可以帶有學科特性,語文老師可以用優美詩句,數學老師可以用公式定理,英語老師可以用外國名言,歷史老師可以用名人史詩,大多時候,與眾不同的贊美更能打動人。
? ? ? 有人說,一張獎狀直接拿給學生就好,何必浪費時間專門頒獎。雖說兩者最終結果一樣,但是過程不容忽視。頒獎是一種儀式,當學生體驗過這種充滿儀式感的瞬間后,就算之后一切恢復平常,他仍然會記得,他曾經獲得過,被在乎過,他會對未來充滿期待。
? ? ? ? 4.關注學生贊美過后的持續表現,讓贊美常態化, 循序漸進。
? ? ? 距離小麥拿獎有十來天了,這十多天我一直關注著小麥的作業表現。只要小麥有一天晚交作業了,我都會讓課代表去鼓勵小麥,給小麥打打雞血。這十多天小麥的作業一天都沒有拉下,有時還能拿個A。
? ? ? 贊美應該是循序漸進的,當小麥的作業能認真完成了,小麥課堂上的表現也能可圈可點。慢慢來,由點到面,小麥會越來越好的。
? ? ?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贊美學生的優點,運用得當,贊美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