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信息】:1班1組-均-114
【作業要求】:從之前5個選題里選擇1個,展開寫1000字
【作業如下】:
題目:《什么?聽說這比怕死的人還要多,你有嗎?》
? ? ? ? 社交焦慮如今已成為一種流行病,美國有4000萬人深受其害,中國的社交焦慮者據說也達到了3000萬,其中90后、95后年輕人的癥狀尤其嚴重。當眾說話會局促不安,發了朋友圈沒人點贊會尷尬,“看到十個人以上的場合就不去了”,“群聊里有紅包,第一個點進去拿的絕對不會是我”,“虛擬的世界里無盡風騷,見面慫成狗”……
你有社會焦慮嗎?
1.愛自由還是社交焦慮?
娟子本來在電視臺做記者,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尋找民生新聞、找人采訪。聽說工作環境好,不用加班,工資還不低。所以她的離職讓很多朋友很驚訝,不理解她為什么放棄優渥的待遇,去做不穩定的自雇者。
娟子對此的解釋是:
我太熱愛自由了,不想再受體制的束縛。
但跟她聊過后發現,事實和她說的完全不一樣。
娟子其實從大學起就非常討厭、恐懼采訪這件事情。
根據她自己的形容,雖然做了很多年了,但每次采訪仍然感覺如臨大敵——站在街上攔截采訪對象對她來說要下定十二分的決心;每每遭到采訪對象的拒絕,就仿佛被人當眾扇了耳光,極度低落。
最后,娟子這么解釋她的離職:
如果可能,我希望做一份不用再跟陌生人面對面打交道的工作。
社交焦慮的表現
1、如果下班地鐵口,遇到不熟的同事,會故意說你先走吧,我去買點東西,其實是不知道聊啥。
2、遠處看到不是特別熟的人,會躲起來,或者掉頭走。
3、與不熟悉的人目光對視,我會很尷尬……
4、能發信息,絕對不打電話”
5、與領導、權威人物談話,我會很緊張。
6、在滿是陌生人的派對上,不知道如何融入,只能像個樹袋熊一樣整場掛在朋友身邊…
以上有出現的都算是有社交焦慮傾向。
如何根治社交焦慮
1.減少自我關注
改變你的注意力。在社交場合中盡量關注周圍環境,談話以及與周圍人。
2、改變行為模式
(1)練習深呼吸或跑步。在社交場合期間或之前做做深呼吸,或者先跑跑步讓自己的情緒興奮起,是控制焦慮的好方法。
(2)社會情境中的互動。尋找社交場合。在社交場合中多與周圍的人進行互動,交流。比如:找到與你的興趣和技能相關的俱樂部,團隊或團體。尋找具有相似興趣的人可以幫助你與人交流。
3、改變思維模式
專注談話。嘗試專注于談話而不是你自己的焦慮。這有助于你與其他人聯系,這是一件好事,并為你提供交流的機會。當你開始擔心自己如何看待其他人時,請暫停并重新關注當前。
? 以上的方法堅持做,就一定能根治社交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