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歌案發生快一年后,“消失”許久的劉鑫終于露面了。這一露面,又掀起了一波輿論高潮。大部分輿論都在指責劉鑫虛偽、說謊,還有部分輿論指責江歌媽媽侵犯別人隱私權。案件還在持續發酵中。
真實的情況到底什么樣的,誰都不知道,哪里來的那么多惡意的揣測?所以,我就不妄加猜測了,12月開庭自會公布。在這里,我想討論一些別的內容,有關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相信大家對這個詞并不陌生。很多人就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要求、指責別人。逼著別人做善事,逼著別人捐款,逼著別人就涉及三觀的事件表態戰隊,一旦別人的行為“達不到預期”,那群人就跟地鼠冒似的集中火力炮轟,累及別人祖宗十八代。請問,你們做了幾件善事?捐了幾毛錢?做了哪些貢獻?為什么你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逼著別人去做?果然是站著說話的人,不腰疼。
那么問題來了:當人性的本質已經是夠冷漠的時候,你們還用道德去綁架,這有用嗎?就好比,現在因為輿論壓力被迫現身的劉鑫,聲淚俱下地說她做錯了,說她已經收到了足夠嚴厲的懲罰,但并沒有付出任何實際行動來彌補過錯。這就不是一個端正的認錯的態度。相信如果她背后有個“智能團”,她也不至于如此,“智能團”會告訴她,應該在微博上經常發布關注案件的點點滴滴,應該幫著江歌媽媽一起去日本收集簽名帖,應該到處幫忙收集陳世峰的罪證……而不是經常發些撇清自己“罪證”的微博。本來就處在風口浪尖上,多說無益,多做事才行。
道德綁架這種事情,在一個不恰當的時間發生,是會扭曲人性的。采訪視頻中,劉鑫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她說,“再善良的人經歷了這些事情,她也不可能永遠善良下去了。如果有一天,我心理扭曲變成了一個壞人,我絕對不會害人,我會自殺的。”各種謾罵和詛咒,只能加深劉鑫的怨念。她犯錯了,可是沒有人愿意包容她,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雖然她的父母在包容她,但卻不能給她指明一條更正錯誤的道路,就做不了她背后的“智囊團”。
江歌媽媽在采訪中,說了一段話:這就是家教出了問題——不管是劉鑫逃避責任,還是陳世峰殺人,他們的父母在孩子出事后,第一時間就是想辦法包庇,而不是引導他們如何去更正錯誤。沒有人生來就是自私冷漠的,家教見人品。這不是一個值得大家反思的地方嗎?
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別人眼里你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社會希望你成為什么樣的人,這些都不應該用道德的標準去做總結。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普通人,尤其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能不會過激到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朋友死在面前,但是自保仍然是生存的本能。
有一個朋友在國外留學,碰到一件類似的事情。她晚上回去,被喝醉的流浪漢一路跟著,心里害怕得不行。到家的時候,她室友不給她開門,因為害怕那個人也跟著進來。世界上這種人比比皆是,醉漢都不敢放進來,更何況是殺你的人。
當你回到最原始的求生狀態,道德感和責任感統統都不重要了。等到生存狀態慢慢恢復,人的理性和道德感才會慢慢回歸。我想這個才是最真實的人性。揪出一個劉鑫,還有千千萬萬個躲在人群中的“劉鑫”。用道德去綁架,有可能會扭曲人性;但如果用道德去拯救,這個才是真正高尚的人應該做的事。
最后,附贈一個看起來可能沒什么關系的高級黑段子,但認真琢磨琢磨我竟然也能看出一絲關聯出來:
成功人士談經驗就說,成功沒有捷徑,做自己就好。可是自己和自己是不一樣的,你做自己,做出個非常成功的企業;我做自己,就是在沙發上坐在,用你們投資的app點外賣,用你們收購的軟件看視頻,看你們演講,然后越看越生氣,最后輸入一條評論:這些姓馬的活得真累,我看有錢人也未必幸福。這就是我一生中最做自己的時刻了。
所以,你做的是哪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