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碰到如下問題:
刷起了朋友圈,一刷半小時就過去了;
本來只是想休息幾分鐘,隨手就點開了一個電視劇,就這樣一口氣看了好幾集,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想著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卻不知道該先做哪一件,在猶猶豫豫,糾糾結結中,半小時又過去了......
所以我們極度渴望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要知道如何管理時間,得先知道你想把時間用在哪里?(目標)你現在把時間都用在了哪里?(問題)所以你需要用atimelogger 來記錄時間;
你要將任務重新進行時間分配,而且每次重新開始的時候,你都需要一個提醒或暗示工具,所以你要用種子習慣。
你要知道你完成一個任務需要多長時間?你需要列一個清單,你要做哪些事情,所以你需要用滴答清單。這些事情需要有個分類:工作、學習、輸出、生活
這些事情又需要細化,比如工作任務有哪些,例常和例外工作也要區分;
學習目標都有哪些,要用到哪些工具。你要學習得到、你要讀書、做讀書筆記、你要思考,你要說英語;
要輸出幾篇文章,或者彈出幾首曲子。你要寫作,你要彈尤克里里,你要錄音;
生活上面你需要做什么,衣食住行。你要購物、整理,你要吃飯、洗碗,你要休息,打掃房間,你要出行、走路或坐車。
你要知道區分重要和不重要,緊急和不緊急,所以你的工作任務分成了四個象限: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而且事情是按照這樣的一個順序來做的。
你要知道碎片時間用來思考,大段時間用來輸出,整理。
你要知道用番茄鐘,促使你專注完成一件任務。你知道,專注是提升你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一個品質。
我們處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不再是過去的農業時代,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是過去的工業時代,同一個時間做同一件事,當然現在仍然有人在使用農業或工業的生活方式的,但是更多的是處于碎片化時代了,碎片化時代的特征是:永遠在線,隨時干擾,信息過多,閱讀變淺。而在這樣一個時代你需要三種能力:
1、碎片整合的能力:培養這個能力,你需要用到思維導圖,或者結構化思維,或者幕布APP,印象筆記其實也可以。
2、單線程到多線程能力:多任務后臺處理,單任務前臺專注。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夾放不同的文件資料,不同的本子、不同的筆記錄不同的事情。
3、放空能力:信息-感受-思考-決定。我們經常會大腦混亂,因為我們沒有放空自己去感受,我們沒有停下來思考,所以也做不了決定。所以當很多信息涌入的時候,比如我們在刷了很多朋友圈,很多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時候,要能做到停下來思考一下。當我們在路上看到很多風景,聽到了很多聲音的時候,也可以停下來感受一下。讓信息和感受進來,再啟動思考程序。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臺電腦,每個人都需要從一臺單機版電腦進化成一臺聯機版電腦,要具備磁盤碎片掃描,多線程處理能力,內存清理能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具備以上三種能力,那說明你真的需要培養,因為成長是不可避免的。
碎片化時代如何利用好時間:
有四種策略:加減乘除。
加的意思是:增加碎片時間價值。比如等地鐵的三分鐘,排隊打飯的三分鐘,等電話的一分鐘,以前的你可能并不知道這些短短的幾分鐘可以用來做什么,現在你可以列一個碎片化時間清單,提醒你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可以給父母朋友一個問候,回一個郵件。等朋友去吃飯的時間可以洗一下衣服,拖一下地。
減的意思是:減少時間切換成本。集中所有需要切換的動作,一次性解決。把場景相似的工作放在一個時間段處理。比如要找領導:既要簽發票,又要簽合同,還要跟領導匯報工作,幾件事情可以一起請示。比如要外出吃飯,順便買些水果和生活用品,減個頭發等等。比如要打電話,就幾個電話一起打完,不要一會兒一個。
乘的意思是疊加不同類型工作,形成疊加效應。你可以按照如下幾種方式分配:
腦力工作和體力工作:比如在寫策劃案寫了很久,完成了后,可以去門衛拿下快遞,填寫發票報銷單;
抽象工作與形象工作:抽象思考了一段時間,可以拿出筆來畫畫圖;
按研究問題的不同角度:自己思考了一陣,可以再找同事碰撞;
按動靜交替分配時間:坐著工作,一個番茄鐘時間過去后,停下來上個洗手間。
除的意思是需要大段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務拆分出需要一段一段較短的時間完成的小任務。或者是一些可拆分成思考和執行的任務。碎片化時間用來思考,大段時間用來執行。
碎片化時代如何防止干擾:
如何防止內界干擾:用念頭收納和三秒禪的方式。念頭收納是指想到什么就寫下來,解放你的大腦,讓你不再反復想起那件事。三秒禪是指當你在專注寫策劃,卻想刷手機時,停下來想三秒,把刷手機這個想法收回去,然后繼續專注工作。
如何防止外界干擾:
電子靜默,指關掉手機鈴聲和其他所有APP的通知提醒;
物理隔絕,找一個單獨的空間安靜工作,完成后再回來;
調整期待,對于領導,要調整期待,告訴自己并不是隨時可被指使的、隨叫隨到的,也不要期待自己能做這樣一個人;
善于拒絕,要知道自己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不要做那個沒有原則的人,學會溫柔的強硬。
還有主動干擾別人,主動干擾別人的意思是化被動為主動,比如接到同事的一個任務安排,需要和你溝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與同事重新約定對接時間,以防止打亂自己之前的時間安排。
有很多時間管理的利器,大家可以一一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
其實時間管理最大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活得輕松自在。也不要為浪費時間而內疚后悔。
只要當你覺得自己的時間被很大地浪費掉了,你就需要去管理,你應該把它用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質量,讓自己的感受更幸福,讓自己的精神需求得到更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