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及劇透,蠢蠢的說觀影感受,希望合你的口味。
在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警醒下",人們總把不相關事情比作魚和熊掌。同樣當面臨在親情和愛情選擇的瞬間,自然也成了一道單選題。往往愛情戰勝親情。 電影七月與安生或者說安妮寶貝這部小說就是關于選擇的問題,一對姐妹在親情和愛情上的選擇。
如夢幻的童年
? ? ? ?七月和安生,兩個人,一個溫潤如玉,一個雷厲風行;一個生活在相親相愛、相敬如賓的幸福家庭,一個生活在離異單親家庭。兩個人就是硬幣的正面和反面,永遠沒有交集。因為某些機緣巧合,讓這兩個孩子一生經歷的關聯在一起。對他們而言,童年快樂生活中,自然而然成為形影不離好姐妹。
? ? ?相處久了彼此都有對方的影子。七月與安生就是互為鏡像的兩個人。他們是如此的相似,也包括選擇男人的眼光。
17歲的年華
? ? ? 七月流火的季節,少年情竇初開的年華,文靜安生向七月表述了對家明的愛慕之情。而瀟灑活潑的七月自然需要去考察家明,因為保護安生是她的責任。而佳明也是安生未來的依靠。而在男人世界里,性格活潑的女生更受男生的偏愛,就這樣三人互生喜歡。 當七月知道家明對自己愛慕時。家庭經歷和不羈性格,決定了她逃離,開始自我去流浪。就這樣兩個童年玩伴第一次,因為一個男人分開。
? ? ? 七月和安生按照各自的性格生活,七月按照她的性格去流浪;安生和家明也和大多數的人一樣,走上一條上學、畢業,工作-一種程式化的道路。也許所有年輕男人都有反抗、不甘和對未來的憧憬。佳明繼續在外面打拼,安生回到了故鄉的小城。安生和家明都為生活妥協,掙扎著生活著。
追尋自我的人生
? ? ? 人生的奇妙在于它的不可預見性,沒有交集的七月和家明在異鄉重逢,沉寂多年的感情復燃。家明不顧和安生,已經訂婚的事實。三個人再次重逢,是安生發現:七月和家明在一起。殘酷事實讓兩個女人徹底的爆發。同時自由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意義。這時的安生已經明白自己未來的生活。也間接導致家明后面逃婚。
? ? ?人們往往不是追求財富,而是追尋內心的平靜。沒有婚姻的束縛和家庭外部壓力,安生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像七月那樣開始享受外面世界美好。像錢鐘書先生圍城里說的:每個人,都期望像另外一個人一樣生活。七月想像安生那樣安穩幸福,安生想像七月那樣去看外面的世界。而最后,兩個人都獲得了內心平靜。
不負責任劇評
? ? ? ? 第一次看曾國祥導演的電影,驚艷到了。七月與安生延續了這些年中國小清新電影的風格。整體敘事非常緊湊,不拖沓狗血。在電影中設計很多小細節。這小細節對故事做了很好的鋪墊,對推動情節產生了極好的幫助。細節上的處理觀影后有驚喜。這是這些年小清新電影,在敘事和情節上面做得非常好的一部。導演細節處理非常老到,而陳可辛做的監制,也在在電影里面,看到很多他的影子。馬思純和周冬雨在這部電影里表演獲影后名正言順。而男主角,由于劇本的原因在電影里面的,亮點不多。愛著兩個人,既看不到她的掙扎,也看不到的態度。他是一個不飽滿的角色。所以七月與安生,是一個好的電影,但作為娛樂電影我們不能要求更多。
寫在后面
最后要想說是愛情和友情選擇沒有對錯。有的只是自己對選擇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