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知識方面,每天輸入的速度已經遠遠不及輸出的速度了。
確實,時間一長,會寫的會越來越感覺到乏力。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借用以往的經歷或者得更加努力于當下了。
這幾天每天都是很晚才寫日志,為啥?
不是想逃避,也沒有感覺到壓力,只是知識被壓榨的有所匱乏。
也不是寫不出來,可寫出來的若是沒有力量,那又寫出來干啥,白白地浪費時間。
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最起碼在我心里分量是很重要的。
那么,你寫出來的文字到底是為了啥?
我呢,從開寫到現在,心境也會有所變化。
剛開始寫的時候,我想通過寫日志證明自己。而且學了那么多的知識,賣弄一下也是可以的,要是出名那就更好了。
勿忘初心,其實那時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的初心是什么。
只是知道,走著走著天就亮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自己心里想要的東西已見見明了,我只過是想通過文字記錄下自己成長的印記罷了。
那么,到底成長了多少呢?
剛開始的時候,寫500字2個小時,現在1000字一個半現小時絕對搞定;以前寫日志需要安靜一些,如今有些喧鬧也可以充耳不聞;以前自己的思想只是一些小的碎片,如今慢慢把他們串聯了起來,形成一些系統的知識了;做事的時候比以前更加專注了。
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你有一個上進的地方,其他地方自然會被你調動起來。不僅不會耽誤其他事情,相反還會做的更好。
貌似沒從生活上看出來有啥大的變化,其實,內在早就不同以往了。
就像一個電腦,硬件沒什么變化,可里邊的操作系統,軟件全都更新了一遍,你覺得它還會和以前一樣運行么?
內在決定外在,以前一直覺得只有行動起來,就會有所改變??墒侵挥腥昼姛岫?,然后就沒有后話了,為啥?
沒把你的軟件調動起來,若是調動起來了。即使是你不怎么擅長的事情,你也會盡自己的努力去做的更好。
以前我老是認為,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就把它放在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擅長的事兒,才不會覺得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