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起名字很隨意,有的名字在今天看來有點無厘頭,比方說黑臀,比方說寤生,比方惡來,比方說小白。
小白聽起來還像個名字,黑臀是什么意思,寤生是難產的意思,現在再沒文化的人,生個孩子也不會給孩子取名叫難產吧。還有惡來,為啥不叫善來呢?
秦始皇嬴政給他兩個兒子起名很隨意,大兒子扶蘇,母親鄭氏,是個音樂家,沒事喜歡唱一首叫《山有扶蘇》的流行歌曲,所以秦始皇就給她生的兒子起名扶蘇。
這真的很隨意,就像一個人生了孩子,別人問他,孩子叫什么名字,他看了看自己正在聽的歌,說叫旋木。二兒子胡亥的名字更隨意,因為胡亥他媽是胡人,生胡亥那天又是亥日,所以給他取名胡亥,胡女在亥日生的孩子。
當然這倆名字往深里解釋也行,扶蘇出自詩經,是香草和佳木的意思,胡亥這名字更好,秦朝自承水德,衣服尚黑,而亥屬水,水是黑色,象征了大秦帝國,所以后來胡亥登上了大秦帝國皇帝之位順理成章,因為,名字就已經預示了一切。
不論扶蘇還是胡亥都是名字,而他們姓贏,也就是他們應該叫贏扶蘇,贏胡亥。
在《史記》上有時候管嬴政叫趙政,為啥?因為趙是嬴政家的氏。
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在古代女人必須稱姓,比方說姜氏贏氏等等都是姓,而男人可以直接用氏,而趙政就是用的秦始皇家的氏贏姓趙氏。
姓和氏有什么區別呢?
有。
姓氏為了區別婚姻用的,古代講究同姓不通婚,所以女子稱姓是為了結婚別嫁錯了人,姓姜的女子不能嫁給姓呂的男人,因為他們都是一個姜姓。
而男人稱氏,因為氏是區別貴賤的。這有點像朱元璋給他兒子們的輩分字,比方說一人叫朱由檢,一聽就是洪武帝四兒子朱棣的十世孫,氏的意思與這個類似,就是為了甄別你是哪一家貴族那一枝的后代。
貴族后裔一般稱氏不稱姓,只有牛叉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稱姓。
比方說呂望,輔助周朝文王和武王兩代君主,推翻殷商建立大周,被文王武王親切的稱為太公,建立了不世功業的呂望,被人們用他的姓和尊稱來稱呼他為姜太公。
嬴政家也是這樣,贏這個姓是趙國和秦國共同的姓,因為秦國的祖先惡來和趙國的祖先季勝本是親兄弟,周穆公時,趙國這一枝先發達起來,秦國祖先跟著趙國混,稱自己為趙氏。
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西戎殺于驪山腳下,平王即位,東遷洛邑,東周開始。
此時秦國正是秦穆公在位時期,穆公東服強晉,西霸戎夷,成為春秋時期一代霸主,既然自己混好了,可以光宗耀祖了,所以他也恢復了自己的姓------贏。
所以嬴政可以叫趙政,他的兒子扶蘇胡亥可以稱為贏扶蘇,也可以稱為趙胡亥,都行。
秦國以后姓氏合二為一,出現了如非劉不王的歷史事件,劉就是劉姓,劉也是氏,姓氏不再分開。
===================
文:薛白袍
歡迎點贊,歡迎討論,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