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優秀的員工都很貴-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好的員工都很貴,不要想著用很低的工資,找到一匹千里馬。
所以,身為領導,務必做到以下三點:
1)給與下屬合適并且有競爭力的薪資
每個公司都有薪資體系,員工入職時的起薪直接影響到后續其漲薪,所以,盡可能給新入職的下屬爭取合理并且有競爭力的薪資。
2)鼓勵下屬主動和你提加薪
一個對錢沒有欲望的員工,對公司其實是一種災難。唯有對錢有欲望,才會努力達成目標。所以,身為領導要鼓勵下屬主動和你談加薪,這樣就會避免造成人才的流失。
3)隨著下屬個人能力的提升,主動為其加薪
先好好干,工資一定會給你漲的。當下屬能力提升之后,領導要主動為其提高薪資,而且加薪時,不能單一的以員工當下拿到的薪資為標準,而是以公司換掉他的機會成本為依據。
在這個世界上,或許存在不喜歡錢的人,但絕對沒有不需要錢的人。
2
- 快樂的工作氛圍,真的很重要-
企業應更多地關注快樂和幸福,因為企業利潤只是快樂和幸福的無數個載體之一。
那么,領導者就需要換位思考,把制度設計與員工的內在需求相結合,會讓員工更快樂更積極。想要營造快樂的工作氛圍,有兩件事情一定不能做。
1)不分場合批評下屬
批評合情合理,但不分任何場合大聲批評,這會傷其自尊,也是不尊重別人的做法。這種批評方式只會引來下屬的反感,對公司發展沒有什么好處。
2)把責任推給下屬
當下屬犯了錯誤,領導必須有所擔當,如果都推給下屬,下屬心中自然是不開心的,最終就是離職。
3
- 好的領導是教練-
身為領導者,往往喜歡指導下屬做事情,這樣是完全不利于員工為公司創造利潤的。
在約翰.惠特默爵士的《高績效教練》中提到了這樣一個觀點:
80%的員工,在問你怎么辦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有了答案;70%的情況下,領導給與的建議都是錯誤的。
所以,領導者要學會放棄指導,應該成為一個教練型的領導,幫下屬梳理清楚目前的狀況,調動他的積極性,而不是告訴他怎么做。唯有這樣,下屬才能真的被培養出來。
4
- 踐行深度工作-
有一種職場現象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有些人永遠都在忙,但永遠不會被加薪,因為他沒有為公司創造太多的價值。
直到后來讀了卡爾.紐波特寫的《深度工作》這本書,里邊就對工作分為了深度工作和膚淺工作。
膚淺工作是指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復制。那么,身為領導者,必須要帶領團隊用大量的時間來做深度工作。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詢問掌權者,我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以下3點:
1)做好每天的計劃
深度工作要求我們要尊重時間,所以每一分鐘如何使用,我們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2)浮淺工作時間控制在10%
膚淺工作預算通常在工作時間的30%-50%,說白了,有一半的時間做的事情是無法創造價值的。身為管理者,這個一定要控制在10%以內。
3)比你平時提前一個小時結束工作
卡爾.紐波特提出過一個"固定日程生產力"的概念,就是說確定一個工作目標,并設置工作時間上限,達到時間上限時則停止工作,這會有利于我們在專注于有生產效率的深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