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垃圾人,心累
這是在百度上看到的一個生活故事:昨晚鄰居帶著她兒子來我家找我兒子玩,我兒子正在吃榴蓮肉,就分給了她兒子一塊,沒想到她兒子吃完一塊后還想吃,就去拿第二塊,我沒讓他拿,跟他說小孩子一人只吃一塊榴蓮,然后我就把榴蓮放在了冰箱上面。
哪料,鄰居的兒子不死心,他一直吵著說他還想吃榴蓮,還把他媽媽拉到廚房的冰箱前,讓她媽媽幫他拿冰箱上的榴蓮,他媽媽不給他拿,他就又哭又鬧,怎么哄都哄不好。
按理說,小孩子因為不懂事,想吃榴蓮在鄰居家打滾撒潑,最好的辦法不是應該把孩子趕緊抱回去好好教育嗎?可鄰居任由她兒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僅沒有言語上的任何責怪,而且很心疼她兒子,一直說乖,別鬧了。
更奇葩的是,她為了哄她兒子,竟然真的把我家冰箱上的榴蓮肉拿給她兒子,完全忘了她們是在我家。
當她兒子正要用他的小臟手去拿榴蓮肉吃的時候,我立馬奪了過來。我說不好意思,我就買了一盒榴蓮肉,里面只有四塊,我婆婆和我還沒吃呢,你兒子既然這么喜歡吃,你可以多給他買幾盒。
鄰居見我把榴蓮肉又拿了回去,不給她兒子吃,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她厲聲呵斥她兒子,走,趕緊回家,你阿姨舍不得給你吃,我有什么辦法!說著,她率先氣呼呼地出了門,她兒子哭鬧著跟在她后面。
我無語了,我當然舍不得再給她兒子吃了,剛才她兒子已經吃了一塊榴蓮肉,就相當于吃掉了我20塊錢,一盒榴蓮才四塊,都要七八十元,我和婆婆還沒吃呢,她還想讓她兒子吃飽,要不要臉啊!
等她們出了我家門,我發誓我家這扇門再也不會為這對母子敞開了!我慶幸自己當面拒絕了她們母子,要不然她兒子一定會把榴蓮肉給吃完,到時只能自己在家干委屈??磥?,對待沒有界限感的人,就不用給她臉,當面拒絕就行了,大家說是吧?
之所以把它搬過來,是因為感同身受,只不過我遇到的奇葩不是鄰居,而是小姑子。
07年先生考上了研究生,離家兩千多里地,臨走時收拾行李,在我的堅持下,我倆到集上想給先生買幾個蘋果路上吃。小姑子在家里住,打電話說不讓買蘋果,她們家有個蘋果園,先生就說不買了。我買了一箱酸奶想讓他路上帶著,我鐵定他不會吃火車上的飯,因為對我們來說,那飯太貴。等回到家,五六個歪七扭八蔫兒吧唧的青蘋果放在桌子上,明顯是被大風吹落的劣質果,還是在地里不知道扔了多少天的,如今被她撿來送給即將遠行的哥哥。第二天早晨就要走了,天已經將黑,集市早散了,想買水果也沒人賣。我堵的心口發悶,婆婆家很窮,但也沒必要這么看不起人,平時也沒見她給爹娘送刮風下雨打落的蘋果,現在大張旗鼓送來了幾個蔫掉的落果,這娘家人在他眼里該多沒見過吃的。先生壓著不讓我說話,說不用帶水果,實在想吃火車上有賣的。這是安慰我的話,學費用盡了我倆可憐的工資攢的一點積蓄,還借了一些,他不會舍得買的。我紅了眼,躲回了自己房間。不一會兒,酸奶杯拆開了,小外甥四歲多點,一共12盒酸奶,等我出來發現時只剩四盒沒有被插吸管,我拿起來放進了先生的行李箱,說:“這幾盒讓你舅舅火車上喝,明天再給你買。”孩子大哭大鬧,怎么著都不行,公公婆婆在旁邊看著,說:“啥主貴東西呀,別哭了?!毙」米优阒⒆涌蓿骸皠e哭了,我不是沒有嗎?明天給你買,能多好喝呀,明天買兩箱?!边@個地方必須說明,小姑子嫁過去用彩禮錢自己在村里開了一家小超市,她家里就有。于是一個孩子哭,三個大人哄,先生打開行李箱往外拿,我不愿意,婆婆公公冷眼看著,話里話外我小氣,我氣得直掉眼淚。
天黑了,我到代銷點買了兩袋速凍餃子。我們這兒出遠門講究吃餃子,意味著路上保平安。下午我一直忙,公公婆婆也沒提這事兒,家里沒有冰箱,第二天早上五點先生就要到鄉里打車到縣城,再倒車去省城坐火車。我沒辦法,把餃子一袋水煮讓小姑子家孩子和我兒子吃,我兒子兩歲,一袋餃子倆孩子吃了就沒大人什么事了,另一袋子我隔水蒸熟,預備第二天早上給先生熱一下吃,全程除了吃的就是看的,沒一個人伸手幫一把。小姑子婆家離娘家一里多點,步行也就不到二十分鐘,她沒回去,就住下了,我現在想想,她來送她的哥哥遠行,用的就是五六個爛蘋果的蔑視,加上大半箱酸奶打平伙,再加上哭鬧,再加上讓心疼她的爹娘忘了他們的兒子。
從此以后,我不想和她再來往。
她回娘家很受歡迎,一般般是兩包650克的干面條,四個西紅柿,讓公公婆婆歡天喜地,然后就拉著小外甥去村里代銷點,她一般住兩三天后就回去了。她和她親大哥發生矛盾,婆婆跟著鬧,我怕事兒越鬧越大,勸婆婆別跟著拱火,婆婆聽了半天怔了怔,說出來的話讓我很無語:“我不說了,別以后小妮兒不親我!”我轉身出去了,恨不得大嫂狠狠地鬧,這都啥人呢!
今天看到這個故事,堵心的感覺又來了,因為去新疆闖世界的小姑要帶著她的三個孩子來我家看婆婆。婆婆給我說,我說家里房子少,住不下,等來了送他們回鄉下老家,公公去世后,先生怕婆婆住不好,新翻蓋的院子,深進的屋子,絕對寬敞。婆婆說,她一回家就生病,不敢回去。還說,沒地方就少住幾天,有地方就多住幾天,合著我還可以回娘家給他們騰地方?三間屋子,我和先生一間,兒子一間,婆婆一間,來四個人,小姑和婆婆擠一下,倆外甥都十幾二十歲了,外甥女也十六七了,說住賓館,老太太還說讓先生去看看早點訂。我都不想看見小姑那張臉,不想聽見她的聲音,更不想招待她的兒女,仨兒子數我家條件好,但先生一分錢沒有到城里掙扎,省吃儉用買了二手房,剛攢點錢,公公去世了,又給老太太在老家蓋了房子修了院子,近十年我們就回去住了兩夜。冬天有暖氣老太太來住應該,十一月份送暖氣就接來,頭兩年還過完年送老家讓她和親戚見見面,這幾年到四五月份回去,今年大嫂讓她回去說村里唱大戲,送回去不到半月就打電話要回來,我兒子高考先生沒空,侄子開車送來了,來就來唄,咋著也是生了養了先生,好生伺候著,藥養著,有個風吹草動先生就給她調藥。老太太給兒女打電話,說老三就不給她瞧病,不給她檢查。先生曾帶她到醫院全身檢查了一遍,先生是醫生,先生調整著她的身體不喘了,能吃飯了,不會走不動路了,啥都能吃了。結果,到處打電話說不管她,不給她瞧病。二伯哥看了一本中醫方面的書,給她買沙參麥冬,讓她天天喝決明子,還有說不上名字的草藥,她說她的病是老二治好的,老二最孝順,老三雖然是醫生,但是和老二差多了,不會治她的病,老二啥都知道,老三就會給人動手術。病了就打電話,不舒服了就打電話,不管啥時候接二連三打電話讓接她。仨兒子呢,老二開出租,老大在家種地,都沒人卡點讓上班,只有被卡點上班的老三能去接她。沒買車前,婆婆驚住我的是和先生的對話:老太太“恁買個車吧。”先生“沒錢”,老太太“我給你”,先生:“你能給我多少錢”,老太太“我哪兒有錢哪”先生“那你還說給我錢”,老太太“我不是想讓恁買車嘞嘛”先生“買車干啥”,老太太“我啥時候想來了,你接我,我啥時候想走了,你送我”……如今,愿望實現了。
越想越憋氣,要不是先生鼻子和兩頰像她,我都懷疑這便宜兒子是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