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夫人息媯(gui)
息媯,與站在亡國之君背后和背負千古罵名的女人不同,她并沒有被人斥為紅顏禍水,相反,她為后世之人深深緬懷。史書對她是這樣評價的“目如秋水,臉似桃花,修短適中,舉動生態。”她也被稱之為桃花夫人。在史書上這樣惹人的評價,但在歷史上卻并沒有留下她的名字,按照西周時期對女子的稱呼,說明息媯姓媯,因為嫁到了息國才叫做息媯。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以女字作為偏旁部首為姓氏的身份是有多么的尊貴,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就是姓媯,因此息媯也就是舜帝的后代。
西周實行分封制,諸侯多達上百之數以拱衛周王室,息媯就是諸侯陳國君主的次女,嫁給了淮水之濱的小國息國的君主,而息媯的姐姐嫁給了鄰國蔡國的君主蔡哀侯。而這個蔡哀侯就是導致息媯悲劇發生的人之一。有一年息媯回陳國探親,途經蔡國便想前往蔡國看望姐姐,這便是息媯悲劇發生的開始。在宴會上息媯禮貌地向姐夫蔡哀侯打招呼,蔡哀侯卻癡癡地站在原地不動了,息媯絕美的容顏深深吸引住了蔡哀侯,蔡哀侯也完全忘記了人倫禮儀,在喝了幾杯酒之后,竟然得寸進尺,作為息媯的姐夫卻公然在宴會上對息媯行為并作言語上的輕薄。息媯忍無可忍,拂袖而去,留下尷尬的蔡哀侯和蔡侯夫人。作為陳國的公主,息侯的夫人,被人當眾調戲,可謂是奇恥大辱,息媯回到息國后向自己的丈夫哭訴,作為一國之君的息侯聽聞之后更是勃然大怒,自己的夫人被人如此對待,就想著報復蔡國,可有一個大的問題擺在息侯的面前就是兩國實力差距太大了,息國憑借著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戰勝蔡國,息國想到了南方的強大國家楚國,息侯找到楚國君主楚文王,請求楚文王出兵攻打息國,息侯想著自己和蔡國是鄰國,是唇亡齒寒,并且有著連襟之親緣關系,蔡國一定會出兵幫助息國,到時候息國和楚國前后夾擊,就可以滅亡蔡國了,楚文王本就有著爭霸中原的野心,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掃清進入中原的障礙,楚文王心里暗笑息侯的愚蠢,表面卻歡喜地應承。最終蔡國被滅亡,蔡哀侯從一國之君淪為了階下之囚,可悲,可嘆,可笑啊。可蔡哀侯同樣有著強烈的報復之心,他告知息侯的夫人息媯有著驚天的容顏讓楚文王心馳神往,楚文王立即決定出兵攻打息國,息國也就此滅亡,息媯也被楚文王俘虜。自此,一場為了女人而展開的東方特洛伊戰爭就此落下了帷幕。
楚文王也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息夫人,楚文王在見到息媯第一面就被她打動了,息媯驚為天人的美貌果真名不虛傳。息夫人為了不讓楚文王遷怒于息侯,不得不委身于楚文王,得到息媯之后楚文王如獲至寶,對息媯寵愛有加,息媯還為楚文王生下了兩個兒子,一時間息媯也是寵冠后宮。但是息媯并不快樂,國破家亡給息媯帶來的痛苦一直縈繞在心中,楚文王想盡了一切辦法就為了博美人一笑,可是事與愿違,用盡所有的辦法也沒有讓息媯露出一絲笑容。楚文王便問息媯這是為何?息媯痛苦著說道“身為女子當為丈夫守節而死,我在這里茍活,還有什么顏面同別人說笑呢?”楚文王聽罷也唏噓不已,更加敬重息夫人。有一次楚文王外出打獵要許久才能夠回宮,息媯便借此機會偷偷跑去息侯關押的地方與息侯里面,夫妻二人多年未見,兩人相見之時淚流滿面,互相訴說著內心的思念之情,息媯內心再無遺憾,息侯也了卻遺愿,夫妻二人頭撞城墻殉情而死。楚文王回到都城得知此事后,有感于息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生死相隨的情意,大為感動,竟以諸侯之禮將二人合葬于城外的桃花山上,被這個凄美故事感動的人們在桃花山上修建了祀廟以紀念他們,因而息媯也被稱為桃花夫人。唐代大詩人王維路過此地后,祭拜了這位為了愛情而甘愿舍棄自己生命的癡情女子,寫下了《息夫人》一詩流傳下來:“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如此凄美的愛情真的太感人了!在兩千多年前就誕生了如此凄美感人的愛情,息媯為了愛情甘愿放棄身份只為和愛人作一對生死鴛鴦,可謂是千古艱難唯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