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封面/攝圖網
1
有個小伙子,出身于安徽北部農村,通過勤學苦讀扎根城市,目前已獲得北京戶口,進入阿里工作,年收入在170W左右。
乍一聽,這是個勵志故事,很可能被家長們拿來鞭策孩子,完全能夠作為“知識改變命運”的最佳范例。這一路廝殺,不僅考驗智商能力,更有賴于勤奮、堅持、自律之類的可貴品質。
近來,小伙子開始思考終身大事,于是便委托一位微博大V,發了個征婚廣告。
這下可好,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分作兩派吵個不停,當事人也被罵上了熱搜。
說實話,這是個非常“實在”的征婚貼。
他將自己的情況和盤托出,長處和短板都一目了然,同時又毫不避諱地羅列要求,就連“生二胎”“多照顧家庭”這種會令人反感的要求也提了出來……
具體內容如下,大家可以自行品鑒。
結果嘛,女友暫時沒招來,倒先招來一片群嘲。
網友們吵了個你死我活,不少人表示,“條件達標的姑娘,根本不可能看上這樣的男人!”
因為除開生二胎做家務之外,征婚要求中的“城市家庭”、“江浙”、“獨生女”等關鍵詞也扎眼至極。
于是便有人揣度他的叵測居心,比如借助女方家庭條件來減輕壓力,拿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短板。誰讓他的父母是農民,沒有退休工資和社保,不對等條件極容易令人想到“占便宜”三個字。
還有人提出“吃絕戶”一說,直接否定了這位安徽小伙的人品,甚至有些將其釘在恥辱柱上的意思。
“鳳凰男嫁不得啊。”
這是老生常談,猶如響在女人們心頭的一聲驚雷,說是“談虎色變”亦不為過。
2
但平心而論,我覺得這小伙子挺不錯,硬件自不必說,能從貧瘠鄉村拼到北京戶口與年入170萬,那至少證明他的智商情商都在線,而且勝過人群中的大多數。
此外,他還考慮到了婚姻中那些敏感現實卻逃不過的問題。
比如公婆是否同住。
具體安排是“父母會在合肥跟姐姐一起養老”,也就是說,婆媳同處一個屋檐下的可能性不太大,基本能從根兒上減少矛盾。
小伙子提到,父母將自己和姐姐都培養了出來,本身也是閑不住的人。那多少也能夠說明,此家庭勤勞、明理,并非電視劇中渲染的“奇葩農村人”。
再比如,怎樣安置岳父岳母。
他說愿意再買一套房子給老人居住,是為了緩解妻子的思親之苦,卻也帶了些讓岳父母照看孩子的意思。
私心固然是有的,但在公婆留守老家的情況下,這并不失為另一種妥善安排。
若真實施下來,相信女孩的父母也能欣然接受。
最后是家務分配問題。
高薪意味著高強度工作,加班加點在所難免,分配給家庭的時間精力當然會減少。所以小伙希望女方多花心思,但也明確提出可以花錢請阿姨了呀。
婚姻本就是相互支持與妥協,靠雙方付出來共同撐起一個家。
安徽小伙,大概就錯在太過直白,情感尚未萌芽,就赤裸裸地把一切都擺到臺面上來講——這有點蠢,但并不是壞。
還有就是,他違逆了時下流行的“門當戶對”,讓部分女性感覺到了被冒犯。
因為他是一個鳳凰男。
背后拖著窮家窮親戚,給未來的婚姻埋下了不定時炸彈,也預示了共同生活會發生種種矛盾。
這些弱項,足以抵消170萬年收入和北京戶口帶來的吸引力。
3
這位被罵上熱搜的小伙子,令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個帖子。
發帖人是個城市男孩,出自某省會城市的中產家庭,自幼家境優渥,父母感情甚篤。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象牙塔中長大的”;
而他的女友來自偏遠農村,父母很早就離了婚,目前靠繼父務農過活。要命的是,繼父有個兒子,沉迷賭博游手好閑,是個十足十的大麻煩。
當初愛上女孩,他是真心實意的。
戀愛談了兩年,他用了心也用了情,時時處處都維護著她的自尊心。但父母長輩都在反對,男孩在抗爭中糾結、在糾結里動搖,最終在臨近畢業時提了分手……
平心而論,女孩很優秀。
成績優異自不必說,難得的是她從不向男友索取任何,反而總是擠出錢來給他買東西,務求自尊、自重、自強,以“平等”的姿態來相愛。
這樣的姑娘,前途當然不會太差。
可婚姻事關兩個家庭,愛情起不了決定作用。男孩已經預見到了今后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比如高昂彩禮、岳母養老,乃至給不成器的大舅子擦屁股。
他怕了、慫了,于是逃了。
至于姑娘的付出和努力,男孩選擇性忽視了,只在結尾處說自己會“關注三農問題,在有生之年用盡全力去推動農村發展,減少工農業剪刀差,以此去彌補青春最大的遺憾”。
對此,大多數網友的態度是理解和支持。
情感至上的年代早就過去,現在講究勢均力敵,各方面資源必須嚴絲合縫地配對,以免被對方占了一分便宜。
但我依然為那姑娘難過。
她披荊斬棘一路奮進,最終卻還是敗給了“出身”二字。男方甚至不愿深入了解具體情況,便給她的家庭貼上了“吸血鬼”的標簽,且絲毫不顧念情意,像扔累贅一樣扔了她。
站在女孩的角度,男友就是精致的利己主義好嗎?
4
以上兩個故事,讓我覺得很壓抑。
因為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女孩子,按照廣大網友的標準來劃分,其實也在“鳳凰女”的行列之內。
我的原生家庭算不上一窮二白,但和城市家庭相比,物質條件的確是匱乏的。從鄉村突圍到城市的路,我也辛辛苦苦走了十多年。
可我的父母為人誠懇、勤勞踏實,眼下仍在辛辛苦苦地積攢養老錢,從未覬覦過女婿或親家的一分一毫(但這不代表我不打算回報)。
他們對我說:“供你讀書,為的不是得到回報,而是希望你過得好一些。”
要相信,并非所有農村父母都眼界狹窄、并非所有鄉下家庭都貪得無厭、并非所有寒門兒女都自私自利。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我們對“寒門”、“農村”、“底層”的看法,正在被刻板印象禁錮,就像《魔童哪吒》中所言,“成見是人們心中的一座大山。”
“鳳凰男/女”本是個褒義詞,意指窮窩飛出金鳳凰,代表著努力得到回報,苦盡終于甘來。這一群體本身,確實是勤奮和勵志的代名詞。
當然,我不否認投機取巧者的存在。借由婚姻實現階層跨越,從而少奮斗30年的想法,也的確在某些人心中蠢蠢欲動。
但這并不是貼標簽妖魔化的理由,畢竟群體是抽象而籠統的,將其特征直接對應給一個個鮮活具體的人,無疑會有失公允。
至于婚姻,我贊同門當戶對,卻唯恐它被狹義理解為原生家庭的全方位吻合,從而忽略了對方的人品、脾性、能力,乃至自己的內心。
絕對不能嫁的,并非某一群體,而是某個品格崩壞的人——不分城鄉、無論出身。
從前談起愛情,我們喜歡贊頌它跨越門第、突破階層。所以哪怕再苦再難,也會拼盡全力走到一起,再共同奮斗出個美好的明天來。
如今,婚姻漸漸變為一場精準無誤的配對,其情感屬性,不得不為功利屬性讓道。
對此,我說不出哪兒不好,只是有一絲悲哀,慢慢爬上了我的心頭。
最后聲明,此文主題不在勸人嫁給鳳凰男,而是想說人有好壞,不問青紅皂白便大肆開罵,其實正是另一種范疇的浮躁與狹隘。
我講完了,要罵的噴的,請嘴下留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