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頭痛異常,午睡后躺在床上翻著這幾年用過的網絡平臺,07年之前,沒有微信,沒有微博,只有博客blog,由于blog基本上以長篇為主,所以朋友們基本上都是有事電聯和短信騰飛。在那個動感地帶盛行的年代,我們的關系簡單而深刻,我記得那個步入財院大門的夏天,我遇到了很多氣質非凡的朋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當屬Jenny。
她是巨蟹座女孩,家境優越,卻低調謙和,大學校園總是在最快的時間內組團搭伙,可是她非常與眾不同,一個人獨來獨往,時而遇到同學打招呼,淺笑三兩語,以前不懂,其實這是一個善于獨處和享受孤獨的女子,這樣的女孩子往往內心強大,有獨立思考能力。我是當時班內的熱血分子,自小學時候就發現了自己全面示好,雨露均分的行為準則,讓我這個寢室長像個大姐大一樣跟誰都,差不多。Jenny跟我不同寢室,但是很快兩個看似冰火兩個世界的人就看中了對方身上的相吸氣息,成就了一對校園里最如漆如膠的死黨。
那是我留在07年未出國門前最深刻的一段友情,07年來到英國,當時最火熱的社交平臺是Facebook,非常神通廣大,可以在Facebook上邀請朋友,組織活動,搞party,當然最常用的就是剖照片,點贊評論嘮嗑等,我為了盡快融入當地文化和習慣語言環境,我搬離了當時一起出國的校友圈,一個人居住在比學校宿舍小而溫馨的出租房里,在倫敦學習加實習工作近乎三年時間里,我正值23-25歲,這是定性前最大變化的歲數,而這三年的確對我的人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價值觀,世界觀,是非觀都起了質的變化,在這三年里遇到過很多印象深刻的友人,堪稱之最的要屬Kylie和Morgan。
Kylie來自馬來西亞,四分之一美國血統,華語的程度是我當時的英語程度,虛榮卻不浮夸,愛打扮泡夜店,但不隨便,我在搬家第N次的時候,被她收留在自己的公寓里,每月按友情租金支付,同住后才發現這不是個浮夸愛靚的女孩而已,她有志向,愛玩的同時努力學業,父母家教影響深刻,記得有一次我們兩個一起去A & F 倫敦旗艦店應聘兼職,這份非美女就是兼職模特才可以進入的夢想工作,我真心是抱著試一下,肯定進不了的心態,所以當面試電話來的時候,我措手不及了,面對第一次的全英文小組面試,面對全部都是歐美高富美集中爭搶的位置,我站起來都能淹沒在人群里。我真的膽怯了,面試當天,一向沒課就沒早晨的Kylie就打電話叫我起床了,我起床隨便糊弄了下,帶著一顆陪她去面試的心,到了她家門口(當時還沒住在一起),她一開門看到我,就一頓中英混雜的批評,當她最后得知我想退縮一個面試,她終于放下化妝進程,告訴我,nini,你今天連一個面試都不愿意去嘗試,以后怎么做大事?我突然震驚了,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比她會認真工作,認真學習,認真對待人生每一件事情,沒想到,根本上,她是個有魅力有自信的女孩,從未放棄過嘗試每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并沒有她身高160CM,她就放棄成熟有姿態地出現在每個場合,并沒有因為她的亞洲臉孔,就放棄與小模特們競爭工作崗位。后來,可想而知,我們都去了,小組面試進行的比我想象中的順利,全程我信心滿滿地表現自己,面試后的試裝拍攝,我也擺了最自信的pose。
我非常感激你,Kylie。
(體力有限,下回再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