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人好像說過:“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對陽光,對美,對痛楚。”究竟是誰說過我不記得了,只是站在十九歲尾巴上的我,對過不了幾天就二十歲的事實略微有一種麻木不仁的緊張兮兮和不知所措,再也不是十幾歲的丫頭了,而變為二十幾歲的姑娘。可心里好像仍然靜靜的待在永遠的十六歲:那年李子花繁盛,明媚又張揚。然后我的成長好像就從那時候開始,身上的光線不再突兀刺眼而是悄然磨成圓潤溫軟的觸感,可心底的記憶似乎毫不在意卻又執拗無比的停留李子花繁盛,眼眸清亮的年歲,它似乎是有生命力的,柔弱但是柔韌……
(1)
春天終于在這個天色很美的城市上落腳,時不時的一場春雨,短暫清爽,然后空氣里蕩漾著濕潤的泥土的味道。九月來到陜北,這里除卻單一的常青樹無盡的山頭干燥的空氣外別無其他,時間久了內心便升騰出一種“貧瘠”的情感,而當看見春一點一點蹣跚而來時,覺得希望就在眼前就在心里,那么蓬勃生動。終于下午的一場雨后,陽光隨即而來,輕風微熏,空氣里有迷人的香味,推窗憑欄,公寓下一大片開的風華絕代的牡丹花,白、粉、紫、紅,碩大嫩綠的葉片上有露珠晶瑩,空中有鳥啁啾。天色瓦藍。云朵潔白。遠山溝壑清晰。樹木蒼翠。心曠神怡。
(二)
對于愛情,總是覺得心有敬畏所以才不敢輕易提起。處于這個年齡段,這個時代,耳邊充斥的是很多女孩子對于愛情,異性的看法,她們一幅幅深諳人世,經歷頗多,信心滿滿的樣子,然后這樣子講: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根本沒有什么真正的愛情、誰都不可信……等等所云。即便我無從知道她們心里究竟是不是真的這樣子認為,但這促使我終于拋開所有的朦朦朧朧開始認認真真想這個問題。
(2)
又是柳絮紛飛的季節,從窗內看,倒也覺得飄渺美好,可真正走出室外去感受時,覺得還是有些惱人的。終于一場雨,空氣難得的惹人歡喜,便和寢室的一起去看宣傳的很好的《左耳》,室友蓄長發戴墨鏡踩高跟穿有質感的長裙,我棉布裙帆布鞋,左手南瓜粥右手兩甜餅,走在一起也是蠻好玩的。然后到影院,室友坐旁邊哭的稀里嘩啦,邊哭邊說這是一個喜劇,可她也不知道怎么就哭得這么慘,或許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那些故事已經深深的刻在成長的印記里,或深或淺,很久以后,以為已經忘記,可當一些記憶因子閃現時,不等她們大腦做出反應,淚腺卻早已洶涌……或許,她的眼睛里真痛了吧。我認認真真的看電影,我一直覺得那些情節與我來說無關痛癢,可有一個情節認認真真的哭了,是在李珥發燒四十度醒來時,心里莫名抽搐。現在想來,我只是在潛意識里懼怕會有這種結果,痛的讓我想想就覺得無法承受。更何況遇見,我承認,我是一個好姑娘,我缺少安全感,我深愛自己。
(三)
對于愛情,最早的接觸是小學三年級時收到的第一封情書,那時候的心境已經記不太清了,只是記得最后拿給媽媽看,媽媽看后,笑得很溫柔,她對我說:寶貝,之所以你能收到它,是因為在那個男孩眼里你有地方是做的優秀的,這就像你喜歡和哪個小朋友玩,是因為他學習好、他喜歡幫助別人、他對人很有禮貌,他談吐文明,舉止優雅……有人喜歡當然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但這種喜歡并不是愛情,這是一種欣賞,是你對美好事物的一種欣賞。所以,媽媽希望你能越來越優秀,在學會欣賞別人的同時,能有更多的人欣賞你。
只有三年級的我,或許當時聽得懵懵懂懂,但隨著成長,覺得這段話越來越有味道,我對于自己的愛情變得總是超越同齡孩子的冷靜,我更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怎樣的愛情,怎樣的人……
(3)
心甘情愿才能理所當然,理所當然才能義無反顧。《左耳》里的黎吧啦就這樣死去,雨下的那么大,她躺在冰冷深色的馬路上,就像一具艷尸,冷艷美絕,觸目驚心。《致青春》里莞管也死掉了,《匆匆那年》里的方茴也失蹤了……她們再最美好的年華里把她們最好的愛給了她們心里最愛的他們,然后徹底的把自己封印在她們最美的年歲里,就此停滯。然后永恒。那樣的美,美得慘絕人寰,令人窒息,美得過于囂張。可在我心里,總固執的認為只有活著的才是最美的,經歷,沉淀,消寂,從繁華歸于平凡。這樣的美真實可畏,滲入骨髓,流于時空,碾壓為塵,卻芳香經久。
(四)
我固執地相信愛情,懷著朝圣者的心對它滿是敬畏。《傾耳傾聽》里這樣講:“因為你,我愿意成為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包袱,因此發奮努力,只是為了想要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我將媽媽的話記在心里,總是希望自己,美好一點,再美好一點,然后把自己所有的美好給自己這輩子最愛的那個他。所以,我從來不敢輕易的去談一場戀愛,我怕如果無疾而終,等真正對的那個人來到我面前時,我給不了他,我完完整整,最美好的愛。我始終相信,我會找一個溫暖的人,這輩子談一場戀愛,然后到老。朋友們都笑我傻,滿不在乎地說這樣的時代這根本不可能;或者打著趣說一輩子談一場戀愛,會不會有點太虧;再或者一臉嚴肅的說你連試都不試,怎么知道現在在你面前的人到底是不是對的那個人……
(4)
有時候,會覺得活得很累,其實并非生活刻薄,而是自己太容易被外界感染。行走在人群中,無數目光穿心掠肺,無數冷言蜚短流長,似乎免不了亂了心神。但必須明白,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不要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把自己變成一個不愛的人。我們注定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活的無可替代,而有一個人走過來告訴我們:他喜歡我們所有的樣子。
(結)
真正的孤獨不是一個人寂寞,而是在無盡的喧嘩中喪失自我。我耐得住孤獨,因為知道生命里,一定會有一個對的人在等我,而我遲早會遇到。其實,我可能并不知道究竟誰對誰錯,所以,對于愛情,不會主動去追求,只是固執的相信終會走來一個讓我心安,讓我微笑,讓我溫暖的人,對我說,他會和我一直走下去。
顧城在《避免》里說:“你不愿意種花,
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
是的,為了避免結束,
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我期待一場沒有結束的愛情的開始,我可以耐心等,因為在我看來,幸福可以來的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