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側線是軀干中軸線之一。前表線,后表線也都是中軸線。
2.功能性的推拿,如果能結合筋膜鏈,結合激痛點,施手法前再結合運動評估,再結合功能訓練,我們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客戶的問題。
3.頭部的支撐包括了:前表線,后表線和體側線。
4.胸鎖乳突肌和肩胛提肌的組合與頭夾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5.肩胛提肌的壓痛點是由無意識的頭前伸導致的。
6.當體側線的X動態平衡被打破時,肩胛提肌和斜方肌才發揮代替作用。
當代償作用一旦出現,整個斜方肌的上束會變得非常肥大。要先建立胸鎖乳突肌的力量,再建立頭夾肌分力量,肩胛提肌就不用什么力量了。且疼痛可以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
7.肩部非常肥厚怎么辦?
肩部肥厚,我們恰恰處理的不是肩部,而是處理整個體側線,尤其是頸部兩邊的肌肉,還有整個側面的腰線,肋間的問題,只有處理完這些,當斜方肌不使用時,就慢慢好了。
8.幾乎所有的軀干側屈和下肢外展,都需要體側線的參與。
9.髂脛束不能被有效的牽伸,因為它本身沒什么彈性,我們一般會通過對外展肌群的牽伸來解決髂脛束的一部分問題外展肌群有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臀大肌。同時,還要解決大腿的闊筋膜的問題。
10.當功能受限最嚴重,疼痛最嚴重,兩者都有時,先解決疼同我,然后再解決功能受限最嚴重的地方玩,最后再去整體錢拉我。
11.斜角肌包括: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其中的后斜角肌很難觸摸到我,而且很多問題不是后斜角肌引發的。斜角肌是頸部的腰大肌,它控制著整個上肢的神經支配,和上肢營養供給的咽喉地帶。
12.鎖骨下動脈:它經過了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間。這兩個肌肉緊張就會壓迫這個大動脈。這個動脈專門負責所有上肢的營養供給。它還經過了臂叢神經。手腳冰涼可以處理這個地方。
13.斜角肌專門維持頸椎曲度,頸椎曲度一旦變直,斜角肌會變得僵緊從而壓迫神經。
14.斜角肌的疼痛有背部的,肩部的,手臂的。往往會被忽視。
15.肩胛骨內側緣疼痛,一般先處理前鋸肌,如果處理完不好用,就一定要考慮斜角肌。
16.斜角肌的意義
斜角肌在呼吸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對穩定脊椎對抗側向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
17.胸小肌和斜角肌在提升肋骨的時候有著非常好的協同作用。
18.斜角肌屬于頸部最深層的肌肉,它們都參與了重要的穩定。沒有內部的穩定,淺層是不會有良好運動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