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就是個人管理,堅持學習和實踐就一定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歡迎持續關注!
?
01
有一家著名企業招募人才,對學歷、外語、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由于薪水很高,有很多高素質人才都來應征。最后有三個年輕人憑著自己的努力,過關斬將,到了最后一關:總經理面試。
三個年輕人都認為,面試十拿九穩。沒想到一見面總經理卻說:“很抱歉,各位,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三個人都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總經理走了,年輕入一個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他們圍著總經理的辦公桌看,只見上面堆滿了文件、信函和數據報告。年輕人你看這一疊,我看這一堆,看完了還交換意見:“哎喲,這個好看。”
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總經理說:“你們剛才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這些年輕人一聽,頓時捶胸頓足。他們為什么這么感慨萬千呢?他們說:“我們長這么大,從來沒聽說過亂翻別人的東西就不錄取的。”
習慣是人生中的一柄雙刃劍,用得好,它會幫助我們輕松地獲得人生快樂與成功;用得不好,它會使我們的一切努力都變得很費勁,甚至能毀掉我們的一生。如果很不幸,你擁有很多壞習慣,那么當壞習慣的惡果在當時或最后顯現出來的時候,這樣的苦酒只能你一個人去慢慢品嘗了。
?
02
習慣是一個人以規律的、重復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一種常見的行為方式。如果從抵觸情緒和意志力的方面考慮問題,習慣是一種做起來容易,不做反而更難的行為。
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行為大約有45%源于習慣。習慣其實遠比這45%的比重代表的含義更重要,因為習慣是不斷重復的行為,而且大部分每天都在重復,長遠看,這種不斷的重復疊加起來,要么收益頗豐,要么貽害無窮。
拿破侖·希爾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亞里士多德也曾經說過: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
03
我們之所以會形成壞習慣,并不是因為壞習慣本身具備吸引力,而是這個壞習慣能夠滿足我們某個心理需求。
《紐約時報》商業調查記者查爾斯·杜希格曾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提出一個習慣回路 (habit loop)的理論模型:
一個人的每一個習慣,都由三部分組成:
1、Cue(提示):每一個習慣,都有一個觸發點,通常是人們心理上的困擾。
2、Routine(慣例):為了解決這個心理困擾,人們會采取某種特定的行動,并逐漸固定下來,形成習慣。
3、Reward(回報):這種習慣,能夠一定程度緩解心理上的困擾,這就是回報。
這三部分形成一個回路:觸發心理困擾——采取行動——緩解心理困擾。這個回路不斷重復,并形成一種慣有的模式,就成為我們常說的習慣。
心理學家斯坦頓·皮爾后來總結:“只要能緩解心理困擾,任何體驗都可能上癮。”所以,你做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什么這么做?也就是說,到底是什么觸發了你內心的需求,讓你形成這個壞習慣?
網球巨星納達爾,每次發球前一定要扯一扯內褲。后來他解釋,網球場上壓力很大,扯一下內褲他覺得放松多了;籃球明星喬丹,球褲下面一定要穿一條自己大學校隊的短褲,他堅信這能給他帶來力量。這些行為,聽起來很不可理喻,卻讓這些巨星們得到了“獎勵”——他們放松了下來。
用這個模型,來解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壞習慣”,一切都解釋得通了:很多人熬夜,并不是因為不睡覺真的有多刺激,而是白天上班上學,時間都不屬于自己,只有深夜時分,他們才有一些“這些時間完全屬于我”的掌控感。很多人喜歡在親朋好友面前玩手機,只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該和對方說什么,玩手機只是他們掩飾尷尬的方法。有些人愛玩游戲,并不是因為游戲有多好玩,而是除了玩游戲,真實的世界令人充滿了挫敗感。
這一切,都是一個習慣回路:遇到失敗(觸發心理暗示)——玩游戲(采取行動)——暫時忘掉失敗(緩解心理壓力)
這個回路一旦形成,就會根深蒂固,大腦負責理性的部分不再起作用,只要有暗示,這個回路就會自動運作,習慣就由此產生。
根據“習慣回路”定律,所有的壞習慣,都是源于內心的不滿足。問題是,很多人采取了錯誤的方式,來安撫自己的內心,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壞習慣。
因此,想要改掉壞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替換”——用一個好習慣去替換原來的壞習慣。
也就是說,在內心被外界觸發暗示后,在“習慣回路”中“Routine”這一環,用一個更健康的方式去代替。
或許你會問,為什么只能替換,不能直接戒掉壞習慣?因為壞習慣產生的原因是心理壓力,而壓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你要做的,就是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應對壓力。
為此,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弄清楚自己內心真正的訴求
很多人都有壞習慣:愛抽煙、愛遲到、愛熬夜...但他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我為什么要這么做?要想改掉壞習慣,就必須對癥下藥,你就要想明白,那些壞習慣,到底滿足了自己什么需求?可以的話,用紙和筆一一列出任何有可能的選項,再用排除法排除掉。
2. 用具有同樣獎勵但更健康的手段替換
一旦你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是什么,請用一種有著同樣獎勵、但更健康的手段去替換掉原有的壞習慣。時刻記住,玩游戲不是我們的目的,緩解壓力才是;熬夜不是我們的目的,找回生活的掌控感才是。畢竟,如果要緩解壓力,跑步、健身同樣可以,實在沒有必要沒日沒夜泡在游戲里。
3. 專注改掉一個壞習慣
短時間想要改掉多個壞習慣,這對人的挑戰性太大,非常容易失敗。因此,慢即是快,一次只專注于改掉一個壞習慣,切忌貪多求全,一個月能夠成功改掉1個壞習慣,已經算是飛速成長了。
?
04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寫道:“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
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習慣的優劣,決定了他們將成為怎么樣的人。
在我們成為更好的自我的路上,一個個壞習慣就如同遍布的荊棘,讓我們每走一步都困難異常。
做習慣的奴隸,還是做習慣的主人,這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在壞習慣面前低頭,我們則失去了一次蛻變的機會,相反,如果能夠振作勇氣應對,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好的自己。
因此,請勇敢起來向壞習慣宣戰,千萬不要等到自己的人生被一個個壞習慣毀掉了,再來哀嘆自己過去的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