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其一生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越來越相信這句話。
年輕的時候我想著去遠方,去別處,以為遠方才有自己。后來真的去了遠方,看到了世界之大,卻也在大大的世界里丟掉了小小的世界。
然后捧著一顆受傷的心,跌跌撞撞尋找自己。卻最終在回到家鄉的某個夜晚,突然感受到童年般的快樂。
我丟掉了童年的紙飛機、大黃狗,就丟掉了那份純粹。我丟掉了門口的溪流,就丟掉了枕著水聲一夜香甜的睡眠。我撿起了得失心功利心,就丟掉了那無欲無求的童心。
我還丟掉了那晚的蟲聲,還有滿屋的月光。我丟掉了詩歌,撿起了六便士。
我現在回頭來看,看到監控里父母元氣滿滿地干活,我爸七十多了,依舊中氣十足,他從來沒有丟失過自己。他們體檢沒什么大的問題,有問題的是我。
我年紀輕輕就尿酸高,血脂高,我得的竟然都是富貴病,我小的時候以為自己很窮,后來卻在富貴中發現,自己需要的是貧窮,是粗茶淡飯,是每天早晨起來照在床上的陽光,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丟掉的,恰好是我父母幫我守住的。
找尋自己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回家的過程。我仿佛是回到初中的校園,好不容易上完了一個大周,興沖沖地從學校踏上回家的路。
我帶上了小人書,帶上了考試卷,帶上了水槍,帶上了釣魚鉤。
剛開始是一群人,后來各自上了岔路,走著走著,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
太陽落下,月亮升起,我在月光下,看到了家里的燈光。它如此微弱,但在我眼里,它就是我終生的信仰,是我的福祉,是我一輩子要奔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