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我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實習工作,看著滿大街的人來人往,突然就想起了AndyLao環視著講臺下的我們,哼笑后說了句“一籮筐小白菜。”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就像一顆小白菜。說不清什么滋味,不曉得,這一趟是滾進清湯里?是涼拌?還是普通翻炒?
然而2016.03.05,我辭職了,辭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還是以“實習生”掛位的工作。哇,這樣一念叨,突然自己都被自己嚇到了。這與我的預想有太大的出入了。
我原本預想的是:勤勤懇懇地做好這幾個月,好好地向前輩們學習、汲取經驗,拿個還不錯的實習評估,然后順利地畢業、領證。九月,回歸校園生活,繼續涵修。
可是事實是,因為耗不過長期的加班,我選擇了離開。早上七點半上班,晚上加班到十點多才下班回家,一天幾乎十五個小時不停,身心疲憊。工作地點離家不到五分鐘的路程,晚上下班依舊可以回到家休息。工作環境不錯、工作氛圍也很好,上司親切、民主,同事也都是一群年輕的90后,洽談。可是,我還是離開了。因為無條件的即時加班,因為周末的無休,因為家長擔憂安全問題……
我不知道這么做是不是很奇怪,也知道比起我的情況,那些個獨自一人拖著幾大箱行李暫住在旅館里;吸著方便面的浪子,更辛苦、艱難不知多少倍。
但是回到家,看著凌亂的茶幾,躺在沙發上的我,動都不想動。好不容易起了身,去房間里取睡衣,準備洗涑。卻發現梳妝臺上各種醉:沒來得及蓋上的面霜,用過的紙巾團、還有梳理時掉下來的幾根頭發……突然在想:怎么了?不就是實習工作了嗎?怎么把生活過的這樣?
是偷懶了么?連續半個月一到家,洗洗倒頭就睡了,也沒怎么過問家里的事。父母開店,做著小本生意,原本父母讓我在附近做事,就是希望下班后可以幫忙打理打理家務,可現在看看,好像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呀。心里有個聲音在告訴我:哎,不可以!不可以再這么繼續下去了。不想回到家明明一堆家務事兒,卻累的什么都不想干,所以我還是辭職了。
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幼稚么?可是,現狀在告訴我,不可以再這么持續下去了。
現在我已經找到第二份工作了,在距離家一個小時路程的市區里,包吃住,待遇還行,周六日可以回家。想想:周一至周五就在單位好好干,就算加班晚點也沒關系,至少可以三五結伴地回宿舍,也不會被父母念叨。周六日還是可以回家洗洗地毯,大搞一下衛生的,這樣的關系貌似在我看來已經還不錯。
恩,牢騷發完了,辣條也啃完了,雞血也打上了,下周正式上班,fr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