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舞煙: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微軟認證解決方案專家,10多年軟件行業從業經驗,參與過數百萬的企業級ERP系統以及銀行系統項目設計,在大數據處理、富客戶端技術、項目管理等方面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實戰經驗,先后擔任過國內某知名企業的CTO以及國內知名IT高端培訓機構教學總監,某知名在線網站資深簽約金牌講師,主編過BF-TECH系列的 .NET、J2EE、 Android等品牌就業課程,共達2000多課時,課程總時長超10萬分鐘,可謂IT在線視頻教育第一人,現任某知名在線網站產品研發總監,對軟件系統架構、企業解決方案,前端H5移動開發及IT在線教育行業有著卓越的見解和遠識。
一、JS OOP面向對象編程基礎入門
第一部分、視頻教程
視頻播放地址:
02.跟風舞煙學JS OOP(2)_使用new操作符獲得類的實例
03.跟風舞煙學JS OOP(3)_動態添加修改JS對象屬性和方法
04.跟風舞煙學JS OOP(4)_使用方括號引用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05.跟風舞煙學JS OOP(5)_使用大括號語法創建無類型對象
06.跟風舞煙學JS OOP(6)_prototype原型對象
全部教程涉及代碼下載:
第二部分、文字教程
1.1、用定義函數的方式定義類
在面向對象的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類。一個類表示了具有相似性質的一類事物的抽象,通過實例化一個類,可以獲得屬于該類的一個實例,即對象。
在JavaScript中定義一個類的方法如下:
function class1(){
//類成員的定義及構造函數
}
這里class1既是一個函數也是一個類??梢詫⑺斫鉃轭惖臉嬙旌瘮?,負責初始化工作。
1.2、使用new操作符獲得一個類的實例
在前面介紹基本對象時,已經用過new操作符,例如:new Date();
表示創建一個日期對象,而Date就是表示日期的類,只是這個類是由JavaScript內部提供的,而不是由用戶定義的。
new操作符不僅對內部類有效,對用戶定義的類也同樣有效,對于上節定義的class1,也可以用new來獲取一個實例:
function class1(){
//類成員的定義及構造函數
}
var obj1=new class1();
拋開類的概念,從代碼的形式上來看,class1就是一個函數,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函數都可以用new來操作呢?是的,在JavaScript中,函數和類就是一個概念,當對一個函數進行new操作時,就會返回一個對象。如果這個函數中沒有初始化類成員,那就會返回一個空的對象。例如:
//定義一個hello函數
function hello(){
alert("hello");
}
//通過new一個函數獲得一個對象
var obj=new hello();
alert(typeof(obj));
從運行結果看,執行了hello函數,同時obj也獲得了一個對象的引用。當new一個函數時,這個函數就是所代表類的構造函數,其中的代碼被看作為了初始化一個對象。用于表示類的函數也稱為構造器。
1.3、使用方括號([ ])引用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在JavaScript中,每個對象可以看作是多個屬性(方法)的集合,引用一個屬性(方法)很簡單,如:
對象名.屬性(方法)名
還可以用方括號的形式來引用:
對象名["屬性(方法)名"]
注意,這里的方法名和屬性名是一個字符串,不是原先點(?)號后面的標識符,例如:
var arr=new Array();
//為數組添加一個元素
arr["push"]("abc");
//獲得數組的長度
var len=arr["length"];
//輸出數組的長度
alert(len);
圖6.1顯示了執行的結果。
由此可見,上面的代碼等價于:
var arr=new Array();
//為數組添加一個元素
arr.push("abc");
//獲得數組的長度
var len=arr.length;
//輸出數組的長度
alert(len);
這種引用屬性(方法)的方式和數組類似,體現了JavaScript對象就是一組屬性(方法)的集合這個性質。
這種用法適合不確定具體要引用哪個屬性(方法)的情況,例如:一個對象用于表示用戶資料,用一個字符串表示要使用的那個屬性,就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引用:
//定義了一個User類,包括兩個成員age和sex,并指定了初始值。
function User(){
this.age=21;
this.sex="male";
}
//創建user對象
var user=new User();
//根據下拉列表框顯示用戶的信息
function show(slt){
if(slt.selectedIndex!=0){
alert(user[slt.value]);
}
}
//-->
在這段代碼中,使用一個下拉列表框讓用戶選擇查看哪個信息,每個選項的value就表示用戶對象的屬性名稱。這時如果不采用方括號的形式,可使用如下代碼來實現:
function show(slt){
if(slt.selectedIndex!=0){
if(slt.value=="age")alert(user.age);
if(slt.value=="sex")alert(user.sex);
}
}
而使用方括號語法,則只需寫為:
alert(user[slt.value]);
方括號語法像一種參數語法,可用一個變量來表示引用對象的哪個屬性。如果不采用這種方法,又不想用條件判斷,可以使用eval函數:
alert(eval("user."+slt.value));
這里利用eval函數的性質,執行了一段動態生成的代碼,并返回了結果。
實際上,在前面講述document的集合對象時,就有類似方括號的用法,比如引用頁面中一個名為“theForm”的表單對象,以前的用法是:
document.forms["theForm"];
也可以改寫為:
document.forms.theForm;
forms對象是一個內部對象,和自定義對象不同的是,它還可以用索引來引用其中的一個屬性。
1.4、動態添加、修改、刪除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上一節介紹了如何引用一個對象的屬性和方法,現在介紹如何為一個對象添加、修改或者刪除屬性和方法。其他語言中,對象一旦生成,就不可更改,要為一個對象添加、修改成員必須要在對應的類中修改,并重新實例化,程序也必須重新編譯。JavaScript提供了靈活的機制來修改對象的行為,可以動態添加、修改、刪除屬性和方法。例如:先用類Object來創建一個空對象user:
var user=new Object();
1.添加屬性
這時user對象沒有任何屬性和方法,可以為它動態的添加屬性,例如:
user.name="jack";
user.age=21;
user.sex="male";
通過上述語句,user對象具有了三個屬性:name、age和sex。下面輸出這三個語句:
alert(user.name);
alert(user.age);
alert(user.sex);
由代碼運行效果可知,三個屬性已經完全屬于user對象了。
2.添加方法
添加方法的過程和添加屬性類似:
user.alert=function(){
alert("my name is:"+this.name);
}
這就為user對象添加了一個方法“alert”,通過執行它,彈出一個對話框顯示自己的名字:
user.alert();
圖6.2顯示了執行的結果。
3.修改屬性和方法
修改一個屬性和方法的過程就是用新的屬性替換舊的屬性,例如:
user.name="tom";
user.alert=function(){
alert("hello,"+this.name);
}
這樣就修改了user對象name屬性的值和alert方法,它從顯示“my name is”對話框變為了顯示“hello”對話框。
4.刪除屬性和方法
刪除一個屬性和方法的過程也很簡單,就是將其置為undefined:
user.name=undefined;
user.alert=undefined;
這樣就刪除了name屬性和alert方法。
在添加、修改或者刪除屬性時,和引用屬性相同,也可以采用方括號([])語法:
user["name"]="tom";
使用這種方式還有一個特點,可以使用非標識符字符串作為屬性名稱,例如標識符中不允許以數字開頭或者出現空格,但在方括號([])語法中卻可以使用:
user["my name"]="tom";
需要注意,在使用這種非標識符作為名稱的屬性時,仍然要用方括號語法來引用:
alert(user["my name"]);
而不能寫為:
alert(user.my name);
事實上,JavaScript中的每個對象都是動態可變的,這給編程帶來了靈活性,也和其他語言產生了區別。
1.5、使用大括號({ })語法創建無類型對象
傳統的面向對象語言中,每個對象都會對應到一個類。上一節講this指針時提到,JavaScript中的對象其實就是屬性(方法)的一個集合,并沒有嚴格意義上類的概念。所以它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式來創建對象,即大括號({})語法:
{
property1:statement,
property2:statement2,
…,
propertyN:statmentN
}
通過大括號括住多個屬性或方法及其定義(這些屬性或方法用逗號隔開),來實現對象的定義,這段代碼就直接定義個了具有n個屬性或方法的對象,其中屬性名和其定義之間用冒號(:)隔開。例如:
var obj={};//定義了一個空對象
var user={
name:"jack",//定義了name屬性,初始化為jack
favoriteColor:["red","green","black","white"],//定義了顏色喜好數組
hello:function(){//定義了方法hello
alert("hello,"+this.name);
},
sex:"male"http://定義了性別屬性sex,初始化為male
}
//調用user對象的方法hello
user.hello();
//-->
第一行定義了一個無類型對象obj,它等價于:
var obj=new Object();
接著定義了一個對象user及其屬性和方法。注意,除了最后一個屬性(方法)定義,其他的必須以逗號(,)結尾。其實,使用動態增減屬性的方法也可以定義一個完全相同的user對象,讀者可使用前面介紹的方法實現。
使用這種方式來定義對象,還可以使用字符串作為屬性(方法)名,例如:
var obj={"001":"abc"}
這就給對象obj定義了一個屬性“001”,這并不是一個有效的標識符,所以要引用這個屬性必須使用方括號語法:
obj["001"];
由此可見,無類型對象提供了一種創建對象的簡便方式,它以緊湊和清晰的語法將一個對象體現為一個完整的實體。而且也有利于減少代碼的體積,這對JavaScript代碼來說尤其重要,減少體積意味著提高了訪問速度。
1.6、prototype原型對象
prototype對象是實現面向對象的一個重要機制。每個函數(function)其實也是一個對象,它們對應的類是“Function”,但它們身份特殊,每個函數對象都具有一個子對象prototype。即prototype表示了該函數的原型,而函數也是類,prototype就是表示了一個類的成員的集合。當通過new來獲取一個類的對象時,prototype對象的成員都會成為實例化對象的成員。
既然prototype是一個對象,可以使用前面兩節介紹的方法對其進行動態的修改,這里先給出一個簡單的例子:
//定義了一個空類
function class1(){
//empty
}
//對類的prototype對象進行修改,增加方法method
class1.prototype.method=function(){
alert("it's a test method");
}
//創建類class1的實例
var obj1=new class1();
//調用obj1的方法method
obj1.method();
圖6.3顯示了執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