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學習焦慮,就是給自己報很多班,上很多所謂自我提升的課,然后動力永遠止于報名后的幾個月,很多課就不了了之了。
再或者很多課你堅持下來了,但是收獲卻很微小,并不像商家宣傳的那樣,可以提高你各種各樣的能力。學了,但感覺好像沒什么用,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我曾經也陷入過這樣的死循環,報很多課、學很多東西,結果卻是讓自己越來越焦慮,錢花了,卻得不償失。后來我才明白,擺脫焦慮、拒絕內耗,絕對不是說從你報了某門課程開始,而是源于當下。學習的核心其實是個體的專注力與學習力,而不是課程。
后來,我去培訓機構看很多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課外培訓班,很多課程泛泛而學,不喜歡又學別的,僅有的周末也被父母壓榨的所剩無幾。我突然就在他們身上看見的自己的影子,這世間,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終逃不開學習的焦慮。
2
相信大家都曾在網上刷到過很多因為網絡而走紅的網紅,有賣課的、有賣產品的,他們確實因為網絡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生長的道路,然后不斷鼓吹別人去走他們走過的路,再披上一些華麗的名字,“過理想的生活”“活出閃耀的自己”……很多人就跟著他們走上了一條逐夢的道路,殊不知你看中的是別人包裝好的閃耀光環,而別人看中的卻是你包里為數不多的人民幣。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他們制造的巨大粉色泡沫所淹沒,我們不得不認清的是:素人很難通過自媒體走上理想人生的道路。反而我們只會因為別人的成功,而不斷陷入想要獲得像他們一樣的成功,卻想而不達的內耗中。
年前一個在編的同學告訴我,她想辭職了。我問她:“辭職了準備去干嘛?”
她說:“去大理租個房子拍視頻。”我當時就覺得這個想法不太現實,但朋友要走之心強烈,只好與她說:“現在自媒體行業也不好做,突然辭職,沒有了收入去拍視頻怕不長遠。”
她只說已經想好了。
再問她有沒有粉絲基礎?她一臉茫然的搖搖頭,具體拍什么?她也是搖頭,說是過去了拍著拍著就知道了。
清明的時候,問起她拍視頻的事情,她回答說:“做自媒體比上班還累,她假期直播了兩場,累的腰酸背痛,還是老老實實去上班了。”
你看,自媒體這個賽道并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自娛自樂、抒發情感,但通過網絡創富卻極其困難。換而言之,自主創業其實比上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時也是時間與機遇的天時地利,少了一樣都很難在某個領域嶄露頭角。
3
如果我們任意拿出一個對標的立德人物,會發現他們都曾走過這樣的路線,就是在從零到一的這個過程之前,他們就已經在某一個領域悄悄聚焦了很久。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只是他們在成功之后不斷的裂變而已。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但一定不能照搬。我們最大的資源就是我們自己,因為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只需輸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經驗,總會遇見對的人。
朋友說:“不要去模仿別人,那永遠是別人身上的特質,不是你的東西。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就是做回你自己。”
所以她寫自己的書,上自己的班。在直播行業風口越來越盛時,她退出了直播圈,在自媒體越來越發達時,她選擇了越來越少人看的紙媒。她只說,她的性格不適合做直播,也不適合去寫太多迎合大眾口味的自媒體,最后發現紙媒還是讓自己最舒服的圈子。
我想她是活出了自己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圈子,做適合自己的事情,是悅己的。
4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問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么?”那段時間,我被家族的利益糾紛擾的很心累,我就想要有多努力、多強大?才能讓他們不這么有恃無恐。
有一天早上早起,看著遠山炊煙裊裊,山間煙霧繚繞,田野被山野環抱,內心是無限遼闊與平靜,我突然就覺得這世間的紛爭什么都不是了。
為什么要活在別人的目光中?為什么要為別人而活?這世間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你活的好與不好?生活終歸是自己的,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忘掉別人眼光,真正去做想做而能去做的事情,就是不被定義的人生。
后來,無意中在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告訴自己:我不要了
就在那一瞬間,你會發現你突然解脫了。有的時候,我們會在一些事一些人上,糾纏、擰巴、走不出來這個很正常,每個人都會這樣,不要被任何人打亂你的節奏。
當你站在山崗,會有風吹來,那是山澗自由的風,她、溫柔而有力,踏實而自由。
雖然現今網絡越來越發達了,每個人都能通過網絡自由創作作品發布到網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