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寫下這個題目時,心里是憤怒,哀傷,還有深深的無力。在春節即將來臨,普天同慶之際,一個尋親的孩子用他如花的生命,警醒著無數麻木的靈魂。當他跌跌撞撞,努力地向著世界討要溫暖時,我們卻無視他的疼痛,只當是尋常的網絡八卦,甚至一些網絡噴子們張著丑惡的面孔去詆毀和謾罵他。他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尚未成年,當一次次選擇希望又一次次被現實絕望的時候,他只能選擇用生命來祭奠他的尊嚴。
在這冬日的清冷里,我認認真真地讀完了劉學州的遺書,一時間淚流滿面。這是一個怎樣頑強而善良的靈魂,即使在最陰暗的角落也依然守望著光明。只可惜周遭的冰冷潮水般涌向他,他孤獨而彷徨地抵擋著,直至那光越來越微弱,帶著對這個世界的不解和失望,他決然離開了。
縱觀他短暫的一生,他一直在被這個世界圍剿。出生三個月即被拋棄,理由是他的父親娶他的母親需要彩禮,而他就是為了彩禮被出賣的親生骨血,我原以為人類相愛繼而延綿子嗣是個亙古不變的規則。而他父母這番本末倒置,匪夷所思的操作實在是擊碎我的認知,他母親后來還叫囂他如今的處境不是她的錯,是出錢買他的養父母,不然他可以被賣到更好的人家。我靠,原諒我說臟話,因為我實在找不出語言表達我的震驚,這一家人在不斷刷新我的認知。他的父親拿著賣他的錢交給姥姥姥爺作為彩禮,一家人還都自發地和諧了。在至親血緣的眼里,他是一個生命嗎?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在面對這些真相時該有怎樣的絕望?他被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認知,血也是這樣一分一分冷掉的吧?
他的養父母花了兩萬七買回了他,買賣途中金錢被層層盤剝,中間還有醫生的參與,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我也只能呵呵了。養父母的兩萬七輾轉到他親生父親的手里就只剩下區區幾千塊。他的父親靠著賣他的幾千塊娶了他的母親,這事兒怎么聽起來都透著詭異,不大像正常人類干出來的事。果不其然,這樣的婚姻到不了頭。兩人歡娛地生了個男孩后各奔東西,再然后又分別再婚再育,給他搞出一堆兄弟姐妹,這期間沒人想起過他或者不屑想起他,他就這樣被血緣至親們遺忘在這個世界。
劉學州的養父母雖待他甚好,但老天卻不打算善待他,養父母在他四歲那年因意外亡故,他便又從棄兒變成了孤兒,他再沒有了實質意義的家。養家的人較之生他家的人要人性很多,姥姥姥爺省吃儉用供養他,但老人的條件精力到底有限,他只能被寄養在親戚家輪流投遞,仰人鼻息。二年級開始他便讀寄宿學校,飽受欺凌,強咽苦水,因為他是個活在底層沒有爹媽的孩子。誰都可以罵他,欺負他,他被宿舍的孩子們騎在身下打罵,臉都踢腫了,還要對姥姥掩飾說是自己摔的。全校的孩子都發的雞蛋唯獨他沒有,小學六年被迫轉了五次學。到了初中,居然還遭到了老師的猥褻,無數的偶然都被他遇上了,他真真活得還不如一條狗。
在這種環境長大的他,當然極度渴望被愛極度渴望溫暖,所以當他得知他是買來的孩子,他當然要去尋找他的親生父母。人類尋本求源是根植于基因的信仰,那是與他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是他在無數個夜晚幻想擁有的父母至親。他當然要去尋找, 他何錯之有?(網絡噴子們說他不該尋找父母)
因為尋親的過程涉及到人販子,很多人便認為他既是被父母主動賣掉的,那么人販子就不必追究了。多么奇葩的理論!作惡無所謂,只要惡的源頭不是自己那就不能稱之為惡?平庸之惡令人發指。他因此又得罪了鄉里鄉親,與養家的人也生出些嫌隙,可憐的孩子只好背水一戰,因為他需要救贖自己,他要證明他不是個野孩子。
網絡上是別人父母傾其所有尋找丟失的孩子,那些找到的孩子和父母相擁,情感宣泄的畫面是他內心最深的渴望。他懷揣著夢想出發,他很快找到了他的父母,他無比欣慰,因為他不是個野孩子。但很快他的夢亦碎了,他居然是被親生父母親手賣掉的,理由只是他們需要彩禮。他在失望之余仍然選擇了原諒,他天真地體諒著他們的不得已,雖然在無數個夜里痛徹心扉。
他依然熱切地渴望被親生父母疼愛,可惜他的父母從來沒有把他當作一個生命來尊重。他們對他沒有愛,只有肉眼可見的敷衍,在被人質疑后,他的父母把所有的不堪統統歸咎于與他的相認。因為他的出現打攪了他們平靜的生活。連警察都會打電話告訴他,不該找他的父母,因為父母都再婚了,他如此做就是在打擾別人。一個人連尋找他親生父母的權利都沒有?可憐的孩子,恍然明白在這世間的生存何其艱難!
事已至此,他竟無路可走,無處可去,學校也放假了,諾大個天地,竟無他的容身之所。他渴望有個家,哪怕很小,只有一室一廳,租來的也好買來的也好,只要可以給他容身,他雖對父母很是失望,但依然貪戀哪怕一絲絲與他們有關的氣息。他同母親商量,可不可以給他一個容身之所?但母親的反應大跌眼鏡,在他母親的認知里,他就是來討債的,居然還敢要房子。于是他的父母倒打一耙,說他是個白眼狼,網絡乞丐,認親是為了找他們要房子。不明就里的網絡噴子們興奮了,他們舉起八卦的旗追打著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將平日被人欺辱不敢發泄的惡意統統傾泄到這個無辜少年的頭上。少年想起這些年他所承受的霸凌,他的血肉至親向他舉起的屠刀。他累了,他不過是想要一個家。想要一盞可以溫暖的燈火,可惜這個微薄的愿望對他來說都太過奢侈,他何錯之有?因為生而為人?
他為自己寫好了遺書,平靜地訴說短短十幾年的心路歷程,沒有恨沒有怨,彷佛在談別人的故事。我在他的文字里淚落如雨,我看見那個努力對著世界微笑的孤單的靈魂,善良而沉重。他在遺書里提到他剩下錢財的分配,一部分給養過他的姥姥姥爺,一部分給孤兒院的孩子。這世界對他如此冰冷,他卻仍然希望他的愛心可以傳遞下去,他是個渾身有光的孩子,哪怕在至暗里依然努力發光的少年。可我們居然放任他離去,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對不起,孩子,我們都沒有伸出手,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你離去。
然而更為可怖的是,少年身故后,很多人居然甩出一副痛心疾首大義凜然的說辭:為什么要尋死啊?不成熟,一點網絡暴力都受不了,別去看那些差評啊。就不應該在網上尋親,就應該去找專業機構,找警察叔叔,找街道找居委會……真心,我差點被氣笑了。我是說他們單純好呢,還是說他們裝傻裝得溜呢?抑或是他們一直被保護得太好?以為這世界只要有警察叔叔,街道居委會就萬事ok?
少年的命在他們眼里一文不值,一條鮮活的生命消失了,一個僅僅十五歲的孩子,你們怎么忍心還要來指責他?彷佛他就是該死,是自己找死。
在這靜夜里,一邊寫文一邊流淚,為這個不曾相識的孩子。我很想問:為什么?到底是為什么?朗朗乾坤,一個孩子竟活得如此艱難?作為佛家弟子,我本該說一句不該自殺,因為生命是父母所給,不能這樣輕賤自己的生命。但我說不出口,因為我深深地理解他,我甚至尊重他的選擇。因為我找不到他可以繼續留在這世間的理由,因為他的父母從未把他當做一個生命來對待,因為這世界從未善待過他。他一直很努力,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就可以自己打工賺錢努力養活自己,他努力尋找溫暖,努力想活成一道光,誠如他在網絡上發布的那張照片,他張開稚嫩的小手想努力握住那一抹陽光。
陽光很暖,生命很輕。他干凈的靈魂里容不得那么多的傷害了,放下那么多的傷,他輕得可以飛向天國。在他的筆下,死亡也如化蝶般唯美。他說生時很輕,死時亦凈。他翩翩飛去了,卻陡然照亮了我們早已僵硬的內心。
那個遠去的少年,希望我們為你流下的淚水可以洗刷積滿塵垢的靈魂,愿你的離去沒有被辜負。
來世山高水長,惟愿少年的你:鮮衣怒馬,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