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何說初診接待在心理健康指導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 ? 初診接待是建立良好關系的關鍵。初診接待的主要工作不在解決問題困擾,而在于給來訪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讓來訪者能很好的釋放和發泄自己的壓力和不滿,為后續的咨詢工作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為了解求助者的困惑指明了方向。
2、做好心理健康指導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指導室的準備;表現出指導師應有的儀態;使用禮貌用語;不可直接問求助者求助的問題;明確自己能否幫助到求助者;向求助者說明保密原則;向求助者說明心理健康指導師的性質;告知求助者的權利;確定咨詢方式。
3、心理健康指導的保密原則內容有哪些?在何種情況下保密例外?遵守保密原則的重要性是什么?
保密的內容有:指導過程,接觸過程,以及求助者的相關信息。
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司法機關要求提供;求助者可能造成對別人的傷害或虐待孩子或老人;出現危機,可以不保密,但要盡量縮小公開信息量。
保密的重要性是保護求助者的隱私,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信任的咨詢關系,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和幫助求助者相信人性和真誠。
4、在心理健康指導工作時,指導師在儀態方面需要怎樣的注意?
不做多余或下意識的動作。如玩鉛筆,敲桌子,抖動身體,吸煙等,或者吃興奮性藥物。要給求助者一個穩重、可信、文雅、得體的形象。
5、在詢問求助者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時,為何不可直接逼問?
6、什么是攝入性會談?
攝入性會談就是通過會談,了解求助者的客觀背景資料,健康狀況,工作情況,家庭狀況,以及求助者當前的感受、狀態,和接受指導的動機等。
7、會談法的種類有哪些?
攝入性、鑒別性、治療性、應急性、危機性。
8、會談法的要點是什么?攝入性會談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要點:聽比說重要;不評判、不控制的態度;區分和鑒別信息的類別;會談法的種類;背景資料的采集法;了解求助者的行為狀態和特點;如何提問問題;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攝入性會談法的注意事項:指導老師必須態度必須保持中性;提問中避免失誤;指導師除了提問和引導不能講與咨詢主題無關的題外話;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氣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談話主題;指導師不能給出絕對性結論;結束語要避免求助者誤解。
9、心理健康指導室應具備什么條件?
指導室要顯示其專業性 有保密功能,隔音要好,注意求助者進出門的保密性,提供舒適、有靠背和扶手、軟硬適度的座椅二到三把,不放私人物品。
10、為什么要向求助者說明心理健康指導的性質?
要告訴求助者,指導師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指導師僅僅是協助求助者達到自己的訴求,來訪者是主體,指導師是客體,指導效果和時間在于來訪者的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和自己的調節情況。需要一個過程,可能中間會有迂回和反復。指導師協助為輔,來訪者自我調節很努力為主,過程長短主要看來訪者。
11.背景資料采集有那些內容?
桑德伯格認為:人口學資料;求助原因和期望;現在居住條件;對家庭的看法;早年的回憶;出生和成長過程;健康及身體的狀況;所受教育及培訓內容和級別;工作記錄;娛樂;性欲的發展;婚姻及家庭資料;社會基礎;自我描述;生活的選擇點;對未來的看法;對求助者附加的資料。對于兒童和精神病人需要借助家人完成。
12.需要了解求助者的哪些行為狀態和特點?
外表和行為、交談過程中的語言特點、思維內容、認知過程、情緒、靈感與自制力。
13.如何提問?
1.問題不能太多。太多會造成求助者不問不答,不主動探究內在問題;或者責任轉移到咨詢師;產生不準確信息;責問性問題會讓求助者防御、解釋,或者沉默。2.提問的數量和頻率要注意,不能連續發問。避免提”為什么……”問題,改為”是怎樣的或是什么的”形式。不提多重選擇性問題,去掉選擇部分,改為開放性問題。3.不提多重性問題,不用修飾性反問,不提責備性問題,不提解釋性問題。
14.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是什么?
求助者可以接受;有效性;對求助者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