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到2月27日,參加“閱益書社”第十二期的讀書活動。我囤的那些書,我想怎么做的筆記,或者支教朋友給我說的,我該如何做讀書會,都會在這里慢慢學習。
從2月1日開始,我打算每天寫500字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一般都寫什么呢?
1.好詞好句。
2.發人深省的文字。
3.個人的理解。
2018.2.2 《遠山淡影》讀書筆記
《遠山淡影》這本書,我1月初的時候買的。看了差不多快一個月,中間零零星星的看,最后也看完了。
因為想著自己寫讀書筆記,也沒有考慮文采、文筆、邏輯,完全由著自己信馬由韁的來寫。這樣比較好,以前寫小說的時候,往往把自己憋得難受。現在這樣毫無負擔的來寫,當然我不會考慮到去“閱益書社”投稿的問題,哈哈哈。
《遠山淡影》,英文名字叫《A Pale View of Hills》,是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該書同時也獲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
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悅子。現在來回想這個故事寫了什么,說實話,真的很模糊了。就如同它的書名一樣,遠處的山,淡淡的微影。看完了作品和作品后面譯者的自述。我才大概知道這本書講的是什么。
這本書有幾條線。
悅子的線。
書里講了悅子的大女兒,名字叫景子。二戰后,隨悅子去了美國,因為在美國不適應當地生活,最后自殺了。
悅子的二女兒,是悅子和第二任美國丈夫所生。全書的大時間線是悅子的二女兒妮基到悅子家里住了5天。在這5天里,悅子回憶了20年的故事。
——回憶,我發現,可能是不可靠的東西。
佐知子的線。
悅子的回憶里,佐知子是個單親母親,有個名字叫萬里子的女兒。佐知子是一個非常有個人追求的女子,她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對未來的向往。她不去伯父家里住,而要隨男朋友去美國,最后只能在神戶等未知的未來。
我一直不知道為什么作者要寫佐知子和萬里子的故事,故事的最后也沒有說清楚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我看了張曉意女士的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很新奇的寫作手法。
——某個人覺得自己的經歷太過痛苦或不堪,無法啟口,于是借用別人的故事來講自己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發現,悅子和佐知子其實是同一個人,景子也就是萬里子。
原來悅子的回憶里,實則是用他人的故事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那么為什么寫佐知子的故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種寫法很奇妙,雖然故事淡淡的,似乎沒有情節,也沒有多么美妙的語言。看完之后也有種似是而非的感覺。
但是,有些回憶,像這樣寫出來,那種來自故事主人公的無助,深切被同情了。
2018.2.3 阿三讀書之《老師好美》
這是嚴歌苓2016年出版發行的小說。今天中午跑到新華書店買了書,坐在新華書店冰冷的空氣里,看了兩個小時,本來打算接著看下去的,但中午估計水喝多了。
我看了第1章-第7章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高中女教師和兩個十八歲男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開頭,講的就是其中一個叫劉暢的男生在法院庭上,宣判殺人罪的事情。以女老師丁佳心的視角講述了這個故事。
故事的每章都是“丁佳心-劉暢-邵天一”的口吻,分別來敘述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
丁佳心,高中語文老師,年齡36歲。是學生眼中的美女老師和知心老師,也是評選的優秀老師。
劉暢,高中學生,年齡18歲。家境優越,媽媽是女企業家,對劉暢卻疏于管理。由于得了考試綜合癥,所以轉學。因為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喜歡上自己的語文老師。
邵天一,高中學生,年齡18歲。家境貧寒,父母知識水平都不是很高,喜愛詩歌。在一次讓丁老師評詩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語文老師漸生情愫。
劉暢過完18歲生日后,由于忌妒,殺害了邵天一。
看完第7章,其實我自己也非常后怕。我曾經也是一名支教老師,在廣東支教兩年。在這期間,我也能隱約感覺到,班里的學生對我另類的感覺。我的做法,相當蠢,那就是逃避,盡一切可能去逃避。不搭理那個學生,不注意那個學生,甚至不關注那個學生。
學生很痛苦,我也很痛苦。但我的確不知道該怎么辦。
后來,我嘗試和他溝通,當我跟他說話的那一刻,他釋懷了,我也釋懷了。
其實當老師真的蠻難的。
2018年2月4日 阿三讀書之老師好美
今天感覺自己浮躁,讀書也讀得亂七八糟。只讀了三章,第8/9/10章。
第8章,是從丁老師的視角來寫的。第8章,寫得是對學生劉暢的感情,這是一個生在豪門,卻并不快樂的孩子。他表面上所有的風輕云淡,都是為了掩蓋骨子里那微不足道的不安全感。
第9章,是從邵天一的角度來寫的。寫邵天一如何嫉妒劉暢,如何在丁老師的冷漠與無視中,自我崩潰到極點。
其實看到天一和丁老師發生肉體關系的那一刻,我是緊張而獵奇的,有種從背部汗涔涔的感覺。有種心痛而堵得發慌的感覺。
第10章,是從丁老師的角度來寫的。寫她對于和天一的不倫戀,自己的解讀,她認為是自己將這顆名字叫“愛”的毒品給了天一,天一中了毒,不給不行。最后自己隱居到了深山老林。
其實,我估計有半年沒有碰文字了。包括今天寫公眾號的時候,很多東西都生疏了,文字也寫不出來感覺了。
真的要多啃書,不啃書不得行。
2018年2月5日 阿三讀書之老師好美
今天一口氣看了很多章,從11-19章,整整看了九章。
故事一點一點清晰起來,劉暢是如何一點一滴愛上自己的女老師。邵天一又是如何一點一滴由愛生恨。故事的情節我不多說了,今天摘抄一些,很有感悟的句子。
他是她今晚難以收拾的局面:請他進來,還要不傷情面不著痕跡地請他出去。
不得不說嚴歌苓老師的情節安排,真是一環扣著一環,環環相扣。只有專業的職業作家,才能將這種寫法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方。讓人有接下去讀的興趣。
只是我越往下讀,越是嘆息,越是后背發涼。當老師太不容易,一步錯,步步錯,最后清譽什么都沒有了。
2018年2月6日 阿三讀書之老師好美
今天因為從射洪到成都,下午又去書店,然后陪朋友去了醫院。在醫院里只看了一章,第20章。
能寫的比較少。
20章里面,丁老師回憶的都是她和劉暢之間的關系。這個清秀、個子不高、吊兒郎當、痞里痞氣的劉暢,已經漸漸在丁老師心里有了影子,沒有年齡,沒有師生。
但是對于這種關系清楚的認識,讓丁老師心里十分的彷徨與無措,她選擇了非常“絕情”的方式來抹殺她和劉暢的關系。
劉暢非常痛苦,她也非常痛苦。
2018年2月7日 阿三讀書之老師好美
今天在九方文軒books,將剩下的章節看完了。21-29章。
看完心里是難受的,為著丁老師、為著丁老師的女兒叮咚、為著劉暢、為著邵天一、為著那些無知而又可笑的人、為著這個風口浪尖的社會。
因為我曾經也當過老師,知道當老師的不容易和艱辛,也知道當面對男女之事時,很難說的清年齡這個問題。但看完還是深深被觸動了。
我看看哈,這本書我看了幾天,2.3-2.7,一共五天。
明天要寫一篇關于這本書的書評,發到公眾號里。
從2.8開始,就開始讀下一本書了。王安憶的《長恨歌》
叮咚,你不懂,人心都有個閥門,平常是藏著的,你都不會感覺它在那兒,但它是很容易給碰著的,一旦碰了那閥門,怨毒和仇恨就發射出來,遮天蔽日,如原子彈爆炸。
也許他長期以來就是可笑可憐的,太過認真,太過理想,其實一切就是那么一回事:無非男女
2018年2月9日 阿三讀書之長恨歌
這是這個月我的第二本書,王安憶的《長恨歌》。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也聽說過王安憶老師,前天在文軒books見到這本書的時候,二話不說就把這本書買了。
回來迫不及待看的時候,才發現,太難讀了。(此處應該有哭聲)
跟讀嚴歌苓老師的《老師好美》相比,完全沒有欲望接著往下讀。沒讀一段,長長的一段,估計一段有1000多字,真的好難讀啊。
每一段,都可以用來做為高中閱讀題,有題干,有中心句,有分段,能問個所以然來。
我讀了第一節“弄堂”,實在沒搞懂,講的是什么,搞得我又讀了第二段。
讀了第二遍,感覺還是沒搞懂,搞得我又讀了第三段。
心里有些畏難了,加上早上起來,看了我的公眾號掉粉了一個人,心里特別不痛快。索性就不看了。氣急攻心。
后來,因為要寫我的小說《捕風人》,在構思思路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看得那些1000字的閱讀理解,竟然都冒了出來。
我無比鄙視又無比憐惜地看了看床頭那本書,竟然有些感謝了。
《老師好美》的時候,我只管如自來水一般,嘩啦啦去看。但是看《長恨歌》的時候,我要費好多腦子呢。
2018年2月10日 阿三讀書之長恨歌
不得不說,每本書都是有年代感的。王安憶老師的書,讀來的確讓我如頭懸梁錐刺股,翻過來讀,翻過去讀,怎么讀怎么個走神。
本來打算用1個小時來讀《長恨歌》,結果,讀了半個小時,思緒就飛到天安門去了。
書,如果太淺了,讀來容易走馬觀花。
書,如果太深了,讀來容易瞌睡連連。
《長恨歌》,是一部有年代感,需要仔仔細細讀得書。
昨天讀了第一節“弄堂”,今天算是戰況比較大的,讀了“流言”、“閨閣”、“鴿子”、“王琦瑤”,到第5節。
每一節,真的都可以拿去做閱讀選擇題。
流言——講的是什么是流言,流言的特征,流言從哪里產生,又歸向何處。
上海弄堂里的做人,是悉心悉意,全神貫注的做人,眼睛只盯著自己,沒有旁騖的。不想創造歷史,只想創造自己的,沒有大志氣,卻用盡了實力那種。這實力也是平均分配的實力。
閨閣——在上海的弄堂房子里,閨閣通常是做在偏廂房或是亭子間里,總是背陰的窗,拉著花窗簾。
上海弄堂里的閨閣,其實是變了種的閨閣。
午后的閨閣,真是要多煩人有多煩人的。
鴿子——鴿子是城市的精靈
這城市里最深不可測的罪與罰,禍與福,都瞞不過它們的眼睛。
王琦瑤——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
王琦瑤是典型的待字閨中的女兒,那些洋行里的練習生,眼睛覷來覷去的,都是王琦瑤。
上海的弄堂里,每個門洞里,都有王琦瑤在讀書,在繡花,在同小姊妹竊竊私語,在和父母慪氣掉淚。
2018年2月11日 ?阿三讀書之長恨歌
今天看《長恨歌》是在回老家的車上,一口氣看了4個小節。
“片廠”、“開麥粒”、“照片”、“滬上淑媛”
今天的讀書摘抄自我的公眾號哈。
今天回老家的車上,三個小時的車程,一直在看王安憶的《長恨歌》,第6節到第9節,一直在講一個叫“王琦瑤”的十六歲“滬上淑媛”。?
她知道自己長得漂亮。正如作者所言,像王琦瑤這樣知道自己長得漂亮的女孩,無論有多么老實,都免不了是作態的。而我理解的作態,在現代或許叫“作”。?
但王琦瑤不同,她比較聰敏,天生有幾分清醒。要說作態,她也有,是不作態的作態,以抑代揚。身在人世中,卻不搶先也不落后,保持中游。?
王琦瑤做人,比較有的就是耐心,比人家多了百折不撓的耐心,無論得失,都是最有用的。柔弱如王琦瑤,除了耐心還有什么可做爭取的武器??
女人天生有幾分自知之明,活在云里霧里的,大多是家境比較好,或者如張愛玲一般未曾受過錢的苦,只知道錢的好處。?
這個十六歲的女孩,我仿佛在她身上,既看到了世事洞明的薛寶釵,又仿佛看了一身傲骨的晴雯,都是活得明白的人。
2018年2月12日 阿三讀書之長恨歌
今天在新華文軒看了長恨歌的第10節“上海小姐”。講的是王琦瑤無意中參加了“上海小姐”,這里面起主要作用的是程先生和李麗莉。
王琦瑤從最開始的漫不經心,因為中間無意與在片廠的導演見了一個面,反而激起了她越發想勝利的心。
順利得不像話,王琦瑤到了決賽。需要展示3套衣服,一套旗袍,一套洋服,一套婚禮的服裝。程先生給王琦瑤選的是粉紅色的旗袍、嫩綠色的洋服、純白純白的婚禮服裝。
程先生是一個比女人還懂女人的人。
光從這三套衣服上來看,就能看出來。
王琦瑤最后得了第三名,被上海名流稱為三小姐。
2018年2月14日 阿三讀書之長恨歌
昨天表弟來家里,晚上帶著兩個弟弟去吃了串串,看了電影。回到家已經11點了,實在沒有時間寫筆記了。便給了令牌,進來早上看記錄的時候,想不到慧玲已經把我的筆記添上去了。心里還是多感動的。
今天是情人節,晚上還要去小姨家團年。所以早早地我便把書看了,現在把筆記做了。
因為過年的緣故,看書的速度,不知不覺就放慢了下來。
今天看的是《長恨歌》的第12節,專門講的是一個二十六歲的程先生。在1946年的上海,一個先生和兩個小姐,是標配,由這標配能生喜,也能生惡。
故事里,程先生是一個溫和的人,一個書生氣息,又有著一江癡心的人。他心里喜歡王琦瑤,整個身心都給了王琦瑤。但偏偏王琦瑤的女朋友李麗莉喜歡程先生,而李麗莉對王琦瑤的百般好,反而讓王琦瑤為難了。她對程先生也是有幾分意思,可這幾分意思,全然不敢做出承諾。
王安憶將兒女之間的邊角料,描繪得相當細致。讀來讓人心里都不禁對著這些小女兒的惆悵而惆悵了。不過在現在這個時代,像這樣,喜歡一個人還要顧及其他人,恐怕是萬萬不會再有的了。
防火防盜防閨蜜,不就是這么說的嗎!
閨蜜搶了男朋友,閨蜜害人又害己。要是能被閨蜜搶的男朋友,恐怕一定不是喜歡你的男朋友。這樣容易就見異思遷的男朋友,要來又有何用。
所以像故事里這樣的程先生,還真是討人喜歡的。他喜歡一個人,為了這個人變得惆悵。我估計,也是因為李麗莉這個閨蜜姿色太平庸了。要是李麗莉也像大小姐二小姐一樣,難保不會動心。許仙不也曾經喜歡過小青。
總之,這樣的情節,這樣俗套的故事,非得用了王安憶的語言,才讓人有了想讀的沖動。原諒我最先說她的語言像教科書。
從2018年2月15日開始到2018年2月22日,過年的七天,真的過去的好快啊!在這七天,我看了一本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今天。
今天是2018年2月17日,今天是大年初二,今天是周六。你瞧今天有很多關于時間刻度的身份。我只記住了今天,我一口氣看完了一本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書。2017年2月份的新聞,一則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在自家上吊身亡的新聞,是這個故事原型的能量守恒。
正如魏小河所說:文學在這個時代真的好卑微。唯有作家的死亡,才能偶爾喚起人們的關注。寫這本書的書評,似乎也是在消費“房思琪”這個人物,也在熱點上面蹭了地板。
每次看書,我都喜歡書里面的人物,也喜歡和這個人物息息相關藕斷絲連的另一個人物。無論是《長恨歌》關于王琦瑤的解讀,還是《刀鋒》關于拉里的解讀,都逃不開這個輪回。
房思琪和李國華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約成這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他是誰?他是李國華,一個五十歲的補習班名師,一個施暴者。我是誰?我是房思琪,一個十三歲的女孩,一個愛上施暴者的被施暴者。這是一場毫無角斗的畸戀。
他說: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你不要生我的氣,你是讀過書的人,應該知道美麗是不屬于它自己的。
想了這些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李國華式的巧言令色,房思琪的思想自我麻醉,給這場畸戀找到了正確的突破口。可這就是故事生生不息的長河么?那太臟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的針,但在這里,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長達五年的性侵,長達五年的自以為愛情,在欲望的深淵里,找不到救贖的時光飛車。如果一切都可以重來,回到過去,讓這一切山水再不相逢,是否就是圓滿。
她可以看到欲望在老師背后,如一條不肯退化的尾巴——那不是愛情,可是除此之外她不知道別的愛情了。
這的確不是愛情,這是兒童性侵。沒有小說華麗的外表做掩飾,沒有故事里的語言做陪襯,這是血淋淋的性暴力。這是現實。
許伊紋和錢一維
喜歡一維一款上衣買七種顏色。喜歡一維用五種語言說我愛你。喜歡一維跟空氣跳華爾茲。喜歡一維閉上眼睛摸她的臉說要把她背起來。喜歡一維抬起頭問她一個國字怎么寫,再把她在空中比畫的手指拿過去含在嘴里。喜歡一維快樂。
喜歡一維。可是,一維把她打得多慘!
許伊紋二十幾歲,嫁給四十幾歲的錢一維。許伊紋念比較文學博士,學業被婚姻打斷,打死了。兩個人都是名門,都門當戶對。
許伊紋大夏天也穿高領的衣服,把胳膊和脖子捂起來,走在路上也要戴眼鏡。她既愛著一維,又怕著一維,怕到夜里都能被他的觸碰驚醒。
錢一維,一旦喝酒就家暴。新的淤青是茄子紺或蝦紅色,舊的淤青是狐貍或貂毛,老茶的顏色。
這場婚姻從錢一維第一次家暴就在消耗愛情的保質期,直到后來,許伊紋終于意識到,有些東西一旦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來開你的這段時間,我漸漸發現自己對生命其實是很貪婪的。我什么都可以忍耐,但是一想到你曾經可能把我殺掉,我就真的沒辦法忍耐下去了。什么事都有點余地,但是生死是很決絕的。
前些天看了《神秘巨星》,里面也講了家庭暴力。以愛之名,招搖過市的不是那一片癡心,而是被蒙蔽的眼睛。當有勇氣結束一段非人的折磨,又何必貪戀曾經的花好月圓。鏡中水月,從來都只是過眼云煙。
房思琪和劉怡婷
劉怡婷知道當小孩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人會認真看待她的話。她大可吹牛、食言,甚至說謊。
所以,思琪跟她說的話,那些語言里的譬喻,那些文字里的暗藏洶涌,她竟然一點都沒有發覺。
她們會用唇語互道晚安,她們分享每一次的開心與傷心,她們是靈魂的雙胞胎。可是她不懂臺北的思琪夜里房間傳來的哭泣究竟是為誰,也不懂思琪永遠的心不在焉究竟發生了何事。她從靈魂的雙胞胎里面,徹徹底底的缺席了。
一直到后來,劉怡婷在厚厚的原文畫上馬路邊紅線般的熒光記號,或是心儀的男孩第一次把嘴撞到她嘴上,或是奶奶過世時她大聲跟著師傅唱著心經,她總是想到思琪,療養院里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思琪,她的思琪。
她永遠在想思琪,事過境遷很久以后,她終于明白思琪那時候是什么意思,這一切,這世界,是房思琪素未謀面的故鄉。
許伊紋和毛敬苑
整部小說都是壓抑的,心里有種被大石壓住的東西,重重地讓人喘不過氣。同情房思琪的遭遇,心疼許伊紋的愛情。我想毛敬苑是整部小說,最溫柔的存在。
他喜歡許伊紋,就像那種高中生大學生面對自己中意的女孩,不敢直呼她的名字,只能背地里一遍一遍把她的名字在心上刻畫。不敢跟她表達心意,卻永遠在她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這樣心疼一個人,這樣戀慕一個人。
毛敬苑是整部小說黑夜中的一顆啟明星。如果作者讓我們看了太多世界的背面,那么毛敬苑這個人一定是向陽的正面,給人希望的存在。美好得不像話。
房思琪和許伊紋
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房思琪長得像許伊紋,還是許伊紋長得像房思琪,因為她們倆太像了。也許長大后的房思琪,就該是許伊紋的模樣,歷經了千辛,最后能得到自己的歸屬。
她們都是俄羅斯的洋娃娃,精致的外表,思密的心事,不愿與外人言的自尊,卻始終美麗、堅強、勇敢。但需要一段多么長的時間,才能從泥濘中脫身。
當我讀到小說最后,伊紋對怡婷說的那段話,仿佛看到了一個重生的許伊紋,也似乎看到了活在另一個世界上的房思琪。最終,渺茫的希望也是希望本身。
怡婷,你才十八歲,你有選擇,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從沒有小女孩被強暴,假裝思琪從不存在,假裝你從未跟另一個人共享奶嘴,鋼琴,從未有另一個人與你有一模一樣的胃口和思緒,你可以過一個資產階級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裝世界上沒有精神上的癌,假裝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有鐵欄桿,欄桿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你可以假裝世界上只有馬卡龍,手沖咖啡和進口文具。
但是你也可以選擇經歷所有思琪曾經感受過的痛楚,學習所有她為了抵御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從你們出生相處的時光,到你從日記里讀來的時光。
你要替思琪上大學,念研究所,談戀愛,結婚,生小孩,也許會被退學,也許會離婚,也許會死胎,但是,思琪連那種最庸俗、呆 鈍、刻板的人生都沒有辦法經歷。你懂嗎?
你要經歷并牢牢記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她的愛,討厭,恐懼,失重,荒蕪,柔情和欲望,你要緊緊擁抱著思琪的痛苦,你可以變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連思琪的分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愿世界上再也沒有房思琪。
2018年2月23日開始,今天看了3節,把第一部看完了。
13節 講的是李主任
李主任是誰,李主任名字叫張秉良,一位有權有勢的軍閥。李主任這一生見過很多女人,是比女人還懂女人的人。在上海小姐的選美比賽中,他本來是要把票給二小姐的,但卻一眼被三小姐吸引,最后竟然把票給了三小姐。
李主任看上了王琦瑤。
越往后看,你越會被王琦瑤吸引。這是一個很有思想,卻又自負甚高的女子。
王琦瑤做了李主任的妾,卻似妻般,真懂了李主任的心。
14節 愛麗絲公寓
王琦瑤搬進了李主任給她租的愛麗絲公寓,像不像長恨歌里,李隆基給楊玉環的廣寒宮。好像漸漸懂得了這本書的名字為什么叫長恨歌了。
王琦瑤就是那個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玉環啊!
15節 愛麗絲的告別
1948年的上海,動蕩不安,淮海戰役爆發,在滬人士都爭相逃離上海。李主任在一次飛機事故中不幸罹難。
此致,并未講王琦瑤接下來該怎么辦。
2018年2月24日 阿三讀書之長恨歌
第二部分里面外婆講的話,非常精辟和發人深省。
1.她想這孩子的頭沒有開好,開頭錯了,再拗過來,就難了。
2.她還想,王琦瑤沒開好頭的緣故全在于一點,就是長得忒好了。這也是長得好的壞處。
3.長得好其實是騙人的,又騙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4.長得好,自己要不知道還好,幾年一過,便蒙混過去的。
5.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爭著搶著告訴你,惟恐你不知道的。
6.所以,不僅是自己騙自己,還是齊打伙地騙你,讓你以為花好月圓,長聚不散。
7.幫著你做夢,人事皆非了,夢還做不醒。
作者的話,每一句沒有浪費的,把王琦瑤可愛又可憐的地方說了出來,把王琦瑤的武器和致命說了出來,把王琦瑤的高傲和卑微說了出來,也把世間如王琦瑤的女子都說了出來。
還有那遇美而做夢的旁人。多么清晰。
2018年2月27日 阿三二月份讀書
二月份我一共讀了四本書
《遠山淡影》——日本文學,敘事結構非常新奇,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文學視角。
《老師好美》——嚴歌苓老師的作品,雖然飽受爭議,但看完之后,還是會有共鳴。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個故事最讓人揪心了,但是作者的語言功底卻是很強大,可以試著再看一遍。
《長恨歌》——王安憶老師的作品。里面的語言,很深刻,需要認看一遍,再看一遍。里面的故事也非常有歷史滄桑和年代感,是要求你看完一遍,再看完一遍的。
三部女性作家的故事書,每個作家都有風格,但要說棋高一籌,還是這部《長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