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之于機械
墨子堪稱當時天下第一的“機械師”。在墨子的著作中,對杠桿、斜面、滑車等等機械原理論述詳盡完備。比如他清晰地闡述了杠桿原理,指導民工制作滑輪裝置提升重物,還制作了守城利器 “連弩車”,其結構極其復雜,一發數十箭,反力甚大。故制造連弩車的木材兩端須一尺見方,長度視城墻厚度而定。需十人操作。還制造出“籍車”,全車由純鐵打造,一部分埋在地下,由多人操縱,能夠投擲炭火、石塊等,是古代最早的投石機。相傳墨子還親自動手用木頭制作了一只鳥,能不借助任何外力在空中飛翔。
據說有一次,楚國的著名機械制造家公輸般(魯班),為楚國制造了新的攻城器械,準備攻打宋國。為了阻止這場戰爭,墨子風餐露宿,長途跋涉,前往楚國試圖說服楚王收回成命。在楚王宮,墨子先是以辯才駁斥了楚王和公輸般伐宋的理由,盡管楚王和公輸般在墨子面前理屈詞窮,但仍然堅信自己有先進的攻城器械,打敗宋國如囊中取物。
所以,這場仗是勢在必打,任何人勸說均無濟于事。墨子見此,便說道:“你說你們有先進的攻城器械,那么,你們真能打敗宋國嗎?”說著,墨子便在桌上擺起實物圖來,讓公輸般用他制造的器械來攻打。公輸般多次演示了攻城的器械和技術,都被墨子一一擊退,公輸般失敗了。公輸般雖然失敗了,但他并不死心,便想陰謀殺害墨子,以阻止墨子幫助宋國。
墨子一眼便識破了公輸般的陰謀,堅定地說:“你的意思是想先把我殺了,再去攻打宋國,但是,你錯了,我的學生禽滑厘等300余人,正拿著我的守城器械,按照我的守城部署,等著你們去進攻呢。你們即使殺了我,宋國同樣也是攻不下來的。相反,卻落個被天下人恥笑的罵名!” 在看到攻取宋國已經無望的情況下,楚王不得不放棄這場不義之戰。這個故事可以使人看到墨子的膽略和才智,是如何的出類拔萃和勝人一籌。
墨子之于科學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人,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 如關于“倍”的定義。墨子說:“倍,為二也。”《墨經(上)》亦即原數加一次,或原數乘以二稱為“倍”。如二尺為一尺的“倍”。
墨子還對十進位值制進行了論述。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比較普遍地應用了十進制記數法,墨子則是對位值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阿基里斯是《荷馬史詩》中的善跑英雄。奔跑中的阿基里斯永遠也無法超過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烏龜。因為他必須首先到達烏龜的出發點,而當他到達那一點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
中國先秦也有類似的悖論,如莊子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墨子化解了這一千古疑難。他設想有一條線ab,從a端向b端前進,進到全長一半c,則斫(zhuó)去,剩余cb是全長的一半。再如前法取cb一半,剩為全長四分之一。如此取至無窮多次,最后必將到達線的最前端b。
這正是數學上的極限逼近原理,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數學領域的極限思想。墨子還在《墨經》中詳細闡述了小孔成像原理,得出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
“導致墨子反對音樂的原因竟是這個……
下期“陽明悟行學宮”將繼續與您分享“從墨子看理想人文情懷 五《墨子之非樂》”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