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在肚子里的時候,我就很注意向媽媽們討教懷孕、生產及帶娃經驗。孩子生下來了,附在我身上的雷達工作地更加起勁了,時時刻刻掃射著有關養孩子的一切信息。如今,我的女兒已經一歲半了,有關這個小人兒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吸引我,讓我著迷。我想知道怎么對付她的大哭大鬧,想弄明白她咿咿呀呀的到底在說什么,想知道怎樣保護她的創造力……
這樣說來,我與伍罡的相遇幾乎可以說是必然,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我仍很慶幸,能在我的女兒尚年幼的時候,就看到他的《其樂無窮的戰斗》。
書不厚,255頁。排除序,只有31篇文章,且不是像小說那樣情節連貫,非得從頭看到尾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獨立的。雖然按著0-3歲、3-6歲、6-10歲、10-15歲的順序分了四章,但是如果你要從中間隨便哪一章哪一篇看起,或者從尾讀到頭,也沒有什么問題。也就是說,這不是一本邏輯嚴密的書,看的時候完全可以放輕松。帶孩子已經夠累了,就不要再為難這么向上的自己了。
不端著,不一本正經地擺大道理。道理很有理,但是不走心的道理講了也沒用,蜻蜓點水的過一遍也就是了,在思想上引不起波瀾,又如何真正的指導言行?把道理、理論、觀點都融于故事,融于日常生活,甚至融于肆意發揮的“胡編亂造”,讓人莞爾一笑的同時恍然大悟。主張什么、批判什么,讓人既明白又服氣。
不難懂,沒有故作高深的語句,沒有晦澀的專業理論。字里行間輕松愉快,甚至透著點兒江湖氣。我并不認為那些心理學、哲學、全書之類的沒有用,但是看下去也著實是痛苦,父母們都不是學生了,生活中事務纏身、壓力重重,前輩們專業、嚴謹、艱深的著作讓人望而生畏。閑暇時就看看這本不太專業、不太嚴謹的書,也能收獲育兒知識,挺好!
沒錯,這是一本可以快讀的書,但這也是一本經得起一讀再讀的書,(我會說我這一周看了兩遍么)。讀一遍感覺這個作者挺有意思,過癮!但他嬉笑語言下傳達的理念,其實是值得細細品味的,無論是真實故事還是只是戲說,都有著深刻的理論支持,作者“把專業的理論故意往俗里寫”,讀者從這俗里悟出“專業的理論”,明白所謂的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愛孩子原來是這么回事。
中國父母在養孩子這件事上非常焦慮:怕孩子磕著碰著、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長不高、怕孩子學不好考不上大學、怕孩子找不到好工作成不了家……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操不完的心。但是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并不是父母事無巨細、殫精竭慮了,孩子就能光宗耀祖了。相反的是,你越焦慮、越包辦,就越是在剝奪孩子鍛煉與成長的機會,越有可能在與孩子的成長規律背道而馳。真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一方面警惕自己的焦慮情緒,一方面要求自己:孩子的任何事,在第一反應想要以父母的姿態馬上去指導孩子之前,冷靜下,先觀察孩子在做什么,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
說實話,這樣的警惕和要求對我來說并不容易,我還需要多多修煉,既需要生活中的實際演練,也要多讀伍罡的《其樂無窮的戰斗》這樣的書籍,后者告訴我的是:為人父母不容易,需要技巧,需要斗智斗勇;為人父母也可以很容易,只要你把你的愛建立在理解與信任之上。養孩子是一場戰斗,一場與孩子、也是與自己的戰斗,一場你本可以樂在其中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