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間慢慢的流逝,四月也過半了,我最后一次孕吐就是這個時候。期間由于斷斷續續的早孕反應(反胃、惡心、流口水),我一共減重6kg,從55kg掉到49kg,我的臉、四肢明顯比以前瘦了很多,這個時間是需要進行中期唐氏篩查的時候。所謂唐氏篩查,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AFP)、絨毛促性腺激素(HCG)和游離雌三醇(uE3)的濃度,并結合孕婦的預產期、體重、年齡和采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系數的檢測方法。唐氏篩查主要是為了排除胎兒唐氏綜合癥的可能,就是由于染色體異常導致的先天性愚型患兒。所以,這項檢查一般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我自己查閱了一下資料,唐氏篩查的檢查一般是35歲以下的孕婦才會做,年齡≥35的孕婦一般直接做羊水穿刺或者是無創DNA,因為唐篩的算法,年齡是一大計算因素,年齡超過一定范圍,容易唐篩不通過,一般醫院會直接讓你不用做唐篩的。
? ? ? 羊水穿刺檢查從名字上就知道大概是個什么樣的檢查了,就是通過B超觀察,用針管抽取孕婦的羊水標本來獲得胎兒的發育情況。屬于有創并且有一定感染風險的檢查,多數孕婦不愿意選擇做這項檢查。相對的,無創DNA實際上檢查的內容和唐氏篩查是一樣的,也是抽取孕婦的血清樣本,從母體里面的胎兒游離DNA中計算得出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排除三大染色體疾病。據說準確度相對于唐氏篩查的60~70%來說高達99%,就是價格上比較貴,是唐氏篩查的3倍多。
? ? ? 選了一天合適的日子,我和我媽媽照常早早的到了婦幼排隊掛號。醫生給我開了唐氏篩查還有一系列的其他常規檢查,其中包括肝功能、血液五項分析、尿液分析以及血型。我和醫生說我知道我是A型RH+型血,可是醫生還是讓我檢查這一項,無語。
? ? ? 于是,又是漫長的排隊與等候,到了采血處,護士直接取出了5只小血瓶,我不禁感嘆,這抽的血快趕上住院檢查的病人那么多了,孕媽不容易啊。這天的檢查算是比較順利的,基本上午檢查,中午出去吃個飯,回來后就能在機器上刷條碼取到部分結果了。不過,唐氏篩查的結果需要等半個月才能取到,于是我們拿了一部分結果后就直接回家了。
? ? ? 兩周過后,我們去醫院產科二樓機器上取唐篩的結果。報告單打印出來以后,我仔細的看了看,上面有顯示甲型胎兒蛋白(AFP)、絨毛促性腺激素(HCG)和游離雌三醇(uE3)三項的具體數值。除此之外便是篩查的結果,分別是21三體綜合征風險為1:570;18三體綜合征風險為1:50000;ONTD這項看不懂。這三個結果里21三體的風險判斷結果為臨界風險,報告單讓我去院里的優生遺傳室咨詢。看到臨界風險幾個字,我有點納悶,因為這一項的參考值是1:380~1:1000,按理說我的結果應該在參考值的范圍內的,為什么會被判斷為臨界風險呢?更納悶的是,報告單最下面有幾排備注的小字,分別寫明了判斷結果的含義。低風險報告表示您的胎兒發生該種先天性異常的可能性比較小,并不能完全排除這種異?;蛘咂渌惓5目赡苄?;臨界風險報告表示您的胎兒有發生該種先天異常的可能,并不是確診,請進遺傳咨詢并進一步確診;高風險報告表示您的胎兒發生該種先天性異常的可能性比較大,并不是確診,請進行遺傳咨詢并進一步確診??戳税胩?,大概就一個意思,唐篩醫院只計算胎兒異常的幾率,都不是確診。不禁讓我覺得,這個檢查的意義何在?
? ? ? 我自己納悶也沒轍,于是我拿著報告單去產科門診找醫生看。醫生也沒說其他的,直接問我做羊穿還是無創,我知道這兩個檢查的區別,于是我選了無創。之后,醫生讓我去優生遺傳室登記。去了那邊,我發現唐篩看結果的孕婦臨界風險的都跑這里來了,而且大都是幾率大于1:1000的。無奈,我和她們一起去排隊、繳費、填寫無創申請書,然后抽血,總之,又是一輪新的折騰與半個月的等結果。
? ? ? 回到家后,老公下班回來看了下我的報告單,他用理工科的思維跟我探討臨界風險的概率問題。說我生570個孩子才會有1個可能是唐氏兒,讓我放寬心。其實,我也不是很緊張擔心,只是折騰了一頓下來有些疲累罷了。不過反過來一想,早知道唐篩不是那么靠譜,我還不如直接做無創算了,這樣起碼我不會兩只胳膊都扎的青青紫紫的。順便吐槽婦幼的護士扎血管扎太深了,經常扎過頭碰到血管壁,導致我胳膊發青,用力按了都沒用。
? ? ? 又是兩周多過去了,我的手機上收到了無創DNA順利通過的短信通知。我還是去了趟醫院取回了報告單,起碼可以留個紀念吧。